阿明
11月1日,《2013年度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在上海出炉,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名列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三甲。(据11月2日《东方早报》)
至此,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这个被称为“最靠谱看病指南”的榜单,在其每一次出炉之际,均会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在今年的排行榜上,北上广医院占据半壁江山之多情况依旧没有改变。
这份榜单由数千名医学专家评审而出,从专业角度看,毫无疑问,上榜医院和科室具有全国顶级的专业水平,患者可按图索骥,直奔某个上榜医院而去。然而,看病除了讲技术,还要讲服务,讲看病经历和看病成本。技术再好,几千里奔波而去连个号都挂不上,这样的医院难道还能说是 “最佳”吗?
医院是否最佳,最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专家、学者,还应该有其服务对象——患者。应当承认,当前各地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导致这些大医院长年人满为患,给广大患者就医带来很大不便。“最佳医院”的标准不仅要包括一些专业条件,也不该排除医学与社会、医生职业精神、医院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而这些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恰恰是患者,而不是专家。如果评比的标准中没有这些选项,那“最佳医院”之说就难以令人信服,也就难以体现出其示范意义。
笔者赞赏“更需要在这种全国统一性的医院排名之外,加上地区性排名”的呼声。所谓地区性排名,就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数据量、样本量和百姓的认可程度等信息数据,推出省级、市级“医院排行榜”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更多医院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分流患者产生作用。
老百姓眼中的“最佳医院”,不一定非得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但一定对治疗包括小病和常见病在内的疾病都很拿手,最关键的是,看病一定不能太拥挤,费用一定不能太高昂,医护人员一定要富有人情味,且看病不必跑很远的路,不必为异地就医报销问题而发愁。不然,最佳医院排行榜便成为看病指南,却失去了其更大的专业价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