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善网
学情,从广义来说,是指学生内在学习条件的总和,包括品格、知能、心性、习惯、体质等,但狭义层面的学情仅指学生的知能素养。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教师的设计多么严谨、周到、细致,总会出现一些超乎预设的情况,既有外在因素的作用,又有内在因素的催生,而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则是学生的知能素养。课堂上,学生的许多反应不仅会与预判发生偏差,还会出现诸多随机的生成,因此,“开放的课堂不囿于教师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流程而展开”[1],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生成,调整教学预设,适应学生的知能实情和求知需求,促进他们知能素养的充实和提升。
一、预判与学情的差异
预判是指预设中对学生知能素养的判断,这是教师备课时必然会在显意识或潜意识中发生的心理活动,直接决定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和训练的安排,因此,预判是十分重要的备课环节,是预设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学生的知能素养存在诸多变量因素,它们具有模糊性和难测性,使得预判与学情难免会存在差异。
1.难易差异
难易是相对的。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判断不尽相同,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对学生感受的直觉判断和理性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使得教师对学情的预判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难易反应通常会在课堂中才显露出来,这让临场随机性变成是对教师智慧的巨大挑战,却也是精彩课堂生成的动因。进行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的教学时,似乎不必对“翡冷翠”给予解释,这是个“易点”,一是注释已有解释,二是文中内容与此地名并无紧密关联。然而,课堂上,学生却常常读破这个题目,有读“翡冷翠山/居闲话”的,有读“翡冷/翠山居/闲话”的,也有读“翡冷/翠山/居/闲话”的,有点儿令人啼笑皆非,但这就是学情。教师要根据课堂情况生成一个讨论环节:“大家认为怎样读才正确?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思路,从文题入手,把握文本,却又不失为依从学情。
2.繁简差异
对待同一内容,教师眼中的繁简与学生心中的繁简常常出现错位与冲撞,不同学生对同一内容的感受也有繁简差异。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适应他们的能力现状,调整教学策略。鲁迅的《春末闲谈》,教师常常误以为学生会觉得很“繁”,讲螟蛉的文字写得太多,似乎有点儿旁逸斜出,中心难以把握。但课堂中学生却会清晰地讲出螟蛉和蜾蠃关系的真相,揭示出古人用“螟蛉”比喻义子的讽刺性,一下子就能很好地解释文章了,教学也变得异常轻松。
3.深浅差异
教学内容的深浅判断不能从教师、经验甚至“共识”出发,应当从学生的情绪反应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就语文审美客体而言,其表情达意有的深奥,有的浅显,这似乎是个易于解决的论题。然而,面对内容、构思、表达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文本,教师与学生的判别与感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吻合,知能素养高低有别的学生的领会程度也各不相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鉴赏水平和标准来衡量、要求学生,那只会让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文本时望而却步,远离语文的美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层次,适时调整预设程序和内容,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沉浸到文本的美好境界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和熏陶。
4.有无差异
学生固有的知与能对接受新知、获得新能有着促进、推动的作用,这是我们常讲的“基础”,这基础有“有与无”“厚与薄”之分。就语文学科阅读欣赏而言,它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的网络系统。阅读欣赏能力的形成需要丰富厚实的知识储备和持续足量的鉴赏实践。这一切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系统的可以凭依的教材,需要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日积月累,使得教师对学生知与能的有无、深浅、厚薄的判断就不可能很精准,就需要在备课时准备充分细致。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教师总能做到“讲不到但一定要备到”,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有效调适策略
1.变通与固守
课堂中,当学生对教学内容表露出异样情绪反应时,最频繁运用的课堂调适策略是变通。在了解学生异样反应的原因后,变通应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出发,采取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和最能激发学生兴致的手段,切中内容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迅速地打通文脉,给学生带来豁然开朗的快感,使他们的鉴赏性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然而,通常情况下,变通不是要把教学内容推倒重来,而是必须固守对阅读文本的准确把握。钱钟书《论快乐》一文,睿智深刻,满篇珠玑,但学生读后却只能抓住几个觉得深沉的句子,抓不住其中的“快乐观”。即便是那几句“深沉”的句子,对其内涵也阐释不清,理不清文本的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丢开从思路出发整体感知文本的设计,让学生从喜欢的句子入手,分享、交流、讨论各自的理解和心得,把共同的理解浓缩成短语,加以理解与整合,做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这时文章的观点和架构就会一目了然。这就是“变通”的神奇。
2.传授与共振
对“现场”发现的学生不具备或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及学生在社会、文化现象等方面认识欠缺的能力点,教师应以传授的方式告知和剖析,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典型体现。因为有“意外”,教师课前或“无备”,或“略备”,此时此刻则是对教师学识的检验,是对教师临场发挥水平的考验。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与社会、文化经验,还要传授激情加技巧,不能是机械刻板的“学究式”的平铺直叙,喋喋不休。因此,传授要能振动学生的耳膜,渗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的心与教者的声音合拍。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共振”之一。欣赏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虽然教师课前可能会准备涉及其审美艺术的国画、书法、舞蹈和戏曲的图片和影像,但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就“唐朝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一句突然冒出“太极拳里也有虚和实”的话。这时教师就要将太极拳与中国艺术联系起来,指出太极拳也是一门艺术,包含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要素,博大精深,内蕴深邃,还可以在课堂上亮出几个动作,讲析太极拳的要领:根于脚,发于腿,控于腰,形于手。虚实交互,阴阳交替,形成丰满的气场,带动人体气脉的流转,达到健身强体的效果,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其实,虽然当前信息技术较为发达,随时可以“百度”,但课堂的突发“问题”总不能用一句“我来查查”应付。教师要不断地“充电”,学养深厚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音乐、雕塑、绘画、美学、哲学、宗教、掌故、轶事、野史……这些都是语文学养的构成部分,教师必须加以强化,不可轻视。endprint
3.顺势与回归
原生态的课堂总会比表演式的课堂有更多的思想火花迸发出来,这些现场生成的火花总是给教师带来惊喜,带来看点,带来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带来“压迫”,甚至“下不来台”,这是对教师能力极限的挑战。教师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及时有力地给出评判,既要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又要有对文本内涵的洞察度和关联度的精确鉴别。评判本身是顺势引领,是教师驾驭课堂的功力所在,做到评判准确,注重说话技巧,便能在课堂中收放自如,最终又回归文本。吴文英的言情词《风入松》,“一丝柳,一寸柔情”“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那种缠绵悱恻、痛彻心扉的情思深深打动着学生,课堂也就自然会展开对爱情悲剧美的品赏和对其产生时代和人生根源的探究。联系现实,还可以讨论早恋的利弊,谈到爱情的美好与归宿以及婚姻的责任,埋下正确爱情观和婚姻观的种子。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不过,最终是会回到词本身那真挚的感情和精湛的艺术匠心上的。
4.深解与简出
认识的肤浅往往导致对对象的厌倦甚至拒绝,丧失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因此,深度解析学习内容是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学生理解了的,要检验理解的深度;理解粗浅的,要促进其走向深入;理解难度大的,应化难为易,从浅处入手,找到“阻障点”,帮助他们取得突破。当然,深解不能超出年龄段的认知极限,必须尊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给学生以亲切和蔼的面孔,不能用他们听不懂的抽象概念话语吓退他们,其效果会适得其反。此外,深解后要用简单明了的话语给予表达,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刻下清晰的记忆,留住深刻与精彩。就语文阅读欣赏而言,审美评价必不可少,但重心应放在审美品味上,在品味中获得审美体验。美文《梧桐》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屈而又淡泊的情怀。有学生认为,梧桐遭遇是因为缺少机遇,便将主旨提炼为人要善于抓住机遇,否则就有可能被湮没甚至毁灭。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他忽略了文章关键句“梧桐就是梧桐,无论后来做了什么,其性未改,其质未变,其爱乐的身体和灵魂不死”。这是文章的魂,可见作者要表达的是对人生坚贞不渝意志和洒脱淡泊情怀的执着追求。不仅如此,文中语言充满古典意蕴,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古文功底,“根在清源,天开紫英;星宿其上,关禽来鸣”自不用说,“梧桐的年轮,那是清晰完整的金质唱片,记录了难以计数的乐谱”等的诗意表达比比皆是,简洁纯净,精致独到,曼妙无比。而且,在最后从主旨和语言这两方面收束,简练而利落。
5.等待与牵引
对于学习内容,学生有时反应迟钝,其表现多样:有的茫然不解,近乎“失语”;有的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自主应用束手无策,“听得懂而不会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能的欠缺,又可能是思路障碍,还可能是某个难点阻隔,再者可能是教师指引失当。在课堂应急时,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办法,其基本策略是相同的,即“等待”。教师不应越俎代庖,要让学生真“知”与真“能”,哪怕学生出现方向偏差,不必急于拉回,给点儿教训不是坏事,“可以在犯错的时候学习知识”[2]。当然,等待时,教师要给予点拨,指点迷津,“牵引”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祝勇《寻找翠翠》中阐述对形象的象征意义,学生很难一下子就把握住,教师要给予牵引,但首先是要等待,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有一个从暗到明的过程,当他们仍然不能回答时,教师可就文中“她是我心底的一个梦”进行设问,打开学生的鉴赏思路,在欣赏意境中获得对人性的思考。
三、结语
真实的课堂总是充满挑战的,当然,也会留下诸多遗憾。为了少留遗憾,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学养,面对教学对象知能素养中的变量因素所引发的各种“意外”,能够发挥智慧,采取有效策略,游刃有余,才能创造精彩纷呈的课堂风景,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能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书社,2005:97.
[2]M.W.艾森克,M.T.基恩著.高定国,肖晓云译.认知心理学(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45.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
(责任编辑:孙建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