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资金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2015-01-06 01:17蒋海洋
厦门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厦门市科技发展

蒋海洋

发挥科技资金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蒋海洋

厦门市积极贯彻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厦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文件精神,围绕“美丽厦门”产业升级行动计划,着力“创新机制、建新阵地、抓新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营造大环境、拉动大投入、搭建大平台、推动大合作、争取大资源”,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整治、海洋资源、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工作,大力推动社会发展科技事业,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惠及民生三大梦——健康幸福梦、食品安全梦、环境生态梦,让科技成果惠及百姓民生。

2011 -2014年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投入及取得的效益

1.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科技资金投入

自2011年以来,厦门市不断增加社会发展科技领域投入,通过组织开展生物与新医药、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关键技术攻关,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明显提高。据统计,四年来,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共支持社会发展项目901项,资金投入38445.1万元,占全市科技研发投入的26%,其中,重点支持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发展,投入比例达31.71%。

表1 2011-2014年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科技资金投入 (单位:万元、个、%)

在市本级科技创新与研发资金大量投入基础上,厦门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资金支持,共争取17.6亿元,其中,市本级为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国家科技计划配套约5.26亿元。科技资金的不断投入为解决全市资源、环境、医疗等重大社会发展问题提供科技支撑,对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取得的效益

通过四年的建设,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效益显著:建设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5个;建设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1个;建设省级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森林模范城市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思明区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社会发展科技领域获得国家级奖项共75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0项、技术发明奖2项。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共134项,其中人口与健康领域和生物与新医药领域获得的成果丰硕。

图2 2011-2014年厦门市社会发展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图3 2011-2014年厦门市社会发展领域获得市科技进步奖

厦门市推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具体措施

社会发展科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的特点,但与民生联系最紧密,可谓息息相关。因此,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效益更多体现在社会效益,如改善空气质量、环境治理等生态环境问题,预防自然灾害、食品安全、抗震防风等公共安全事故,提升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水平,推动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新药研发能力以及发展绿色建筑等城镇化建设。厦门市采取十大措施,充分发挥科技资金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

1.营造良好环境,提升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厦门市是科技部首批授予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启动了“科技惠民计划”,推动科技惠民计划从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三大领域向城镇发展和社会管理方向延伸,编制了《厦门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成立了“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促进领导小组”和“厦门市科技惠民工作领导小组”等。厦门市通过政策引导、组织领导、宣传培训及项目带动等措施,积极营造全民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科技创新研发水平

四年来,厦门市投入市科学技术创新与研发资金逐年增加,投入总额达14.7亿元,支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重大产业技术攻关等技术创新活动,其中,社会发展科技领域投入约3.8亿元。启动了“厦门市体外诊断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冠心病急症的远程诊断和区域协同救治”“低值海洋水产品高值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实施”“纯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I期)”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提升厦门市的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据统计,目前生物与医药领域储备项目库中已入库1655个项目,共有11个在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有2-3个有望获得新药证书。通过创新资助,厦门市社会发展领域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3.建设服务平台,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公共服务

厦门市集中财力投入10亿多元,先后建设4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引导产业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已建、在建的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28个,资助金额3.24亿元,引导投入资金14.57亿元。包括海西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厦门生物医药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海峡(厦门)中医药科技平台、闽台诊断产品创新创业园、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中试研发基地、现代病理诊断中心、病毒药物靶标研究和成药性评估关键技术平台及厦门化学创新药研发平台等。通过多领域布点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公共性、共享性、服务性,为初创期中小微企业节约成本、降低生存风险,为成熟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服务平台。据统计,平台已提供研发试验、检测等服务数十万次,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4.培育特色企业和优势产品产业,推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是厦门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2014年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为280亿元,较上年增长30%,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涌现出一批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如厦门大学与万泰沧海公司合作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是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宫颈癌疫苗属世界第三、国内第一;未名医药的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是世界上第一获准正式用于临床的神经生长因子药品;此外,艾德生物的肿瘤个体化诊疗产品、大博医疗的骨科Ⅲ类植入产品、中药厂的八宝丹、金达威的辅酶Q10和维生素D3、蓝湾科技的高纯氨糖等均在市场上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5.开展交流与合作,架设海内外合作、产学研合作的桥梁

厦门市成为首个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产学研合作成果显著。厦门市支持厦大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院成立省级“医用生物制品协同创新中心”“闽台重大疾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厦门大学、海沧区政府与市科技局联合共建“厦门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成立“厦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筹建“海峡两岸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厦门市政府已与以色列国家农业研究开发总院ARO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开启农业技术合作推广;厦门市科技局会同海沧区政府与在厦科研机构、企业积极合作,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开展科技招商,已建立与世界制药巨头美国默克、瑞士罗氏的联系渠道;一批台湾生物医药企业拟在厦投资生产、研发,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升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核心竞争力。

6.争取社会资金,为社会进步服务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联合市发改委、海沧区政府推荐厦门生物医药港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使厦门成为福建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选试点的城市。试点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医用检查检验仪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实施期三年,2014年国家资助经费1.5亿元,将连续支持3年;此外,国家开发银行也将给予试点领域项目低息贷款支持。四年来,厦门市共获得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约17.6亿元,其中厦门特宝生物、北大之路等单位5个项目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第一批立项,共获得 2256.36万元资助,引导企业资金投入近1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杠杆,引导企业成为创新投资的主体,为社会进步服务。

7.发挥优势资源,提升临床医学研究水平

从2010年开始,厦门市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医疗卫生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12项,建设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省级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个,资助金额达11468万元,引导投入资金5.47亿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专业领域内整合设备、科研、人才等资源,展开技术攻关,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打造特色专科,达到优势专科领域内的国内领先水平,让百姓知道看糖尿病就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心脏病就到厦门市心脏中心、看生殖健康疾病就到解放军第174医院,同时让厦漳泉及周边百姓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并惠及金门同胞。

8.推动大发展,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厦门市继 “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低碳城市试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后,现正努力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围绕大海湾、大山海和大花园城市战略,按照“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共同缔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温馨和谐、青山碧海”的美丽厦门,打造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将厦门本岛建成低碳生态岛,全市基本建成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健康宜居的美丽厦门。

9.抓住大机遇,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12年,厦门市思明区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同时获批的全国15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排名第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主题是突出对台区位优势,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承接台湾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形成海峡西岸现代新型服务业的集聚区及两岸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区,探索海峡西岸乃至全国沿海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0.抓好民生科技工程,打造科技惠民三大梦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宗旨就是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的受益者是百姓。厦门市不断创新,通过组织实施大平台、大项目,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打造科技惠及民生三大梦,即:食品安全梦、健康幸福梦、环境生态梦。其中,厦门市心脏中心“胸痛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暨科技惠民示范”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建设,获得市科技资金1000万元支持,项目运行两年来,已成功救治5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救治时间低于75分钟,远低于国际标准的90分钟,取得了极大的惠民成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承担的“厦门市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重大平台项目,重点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开展攻关,目前该技术水平已达海西一流,且在军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到目前已出生试管婴儿4000多个,另有1000多个试管婴儿正在孕育之中,为无数家庭带来幸福和欢乐,成为科技惠民拥军的典范。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科技资金投入总量偏低;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三是科技体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下一步,厦门市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将贯彻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创新驱动,支撑引领。以“推动社会进步,科技惠及民生”为核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抓手,重点支持人口与健康、生物与新医药、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及海洋资源等领域,一是加快生物与新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体外诊断产品、基因药物、疫苗等优势先导产业;二是加快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深海研究、海洋工程以及海洋产品的研发和海洋技术产业化;四是加强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五是推动绿色节能城镇化建设。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民生科技产业,全面推进“美丽厦门”建设,为厦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者单位: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猜你喜欢
厦门市科技发展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