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广明
工作任务要落实,这是人们常说的话,常做的事。类似的说法还有政策要落实、计划要落实、责任要落实等等。落实是行动、是实践活动,但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行为。要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通过努力办成事情。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人本来想捕鱼,但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垂涎三尺,这愿望肯定会落空的。想得到鱼儿,还不如回家去准备鱼网。没有行动,什么样的计划都会落空。马克思的一句话人们很熟悉:“一步行动比一打纲领都重要。”
落实都是由具体的人办具体的事。有时人们笼统地说事是大家做的,这个大家实际是具体有所指的,只是不便一一报出姓名而已。如果大家指不出张三、李四,没有具体的人,就是不真实的。舍去具体的人,抽象出大家,用于概括表达当然可以,但用于实实在在地抓落实不行。你没把任务交给具体人,笼统地交给大家了,实际上就是没有责任到人,无人具体负责、具体做事,就是根本没落实。抽象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很多具体的内容。用于思考问题,抽象思维是基本的思维。比如数学,1+1就是抽象的,不管是简单的算术,还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内容,抽象的东西不能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在琳琅满目的水果摊上,你既不说买桔子或是买葡萄,就是要买水果,卖货的还真就无法应对你了。前些年有个上市公司声称用了10亿元投资,但是却经不起追问具体干了什么。财务报表上显示购买了采矿权,可公司上下谁也说不出矿山在什么地方,可见报的是假账。
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抽象地落实,却可以有抽象的汇报。因为汇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众多的单位、人员的工作,事无巨细,毫无遗漏,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所以必然有取舍、有概括。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概括,要有对应的事实依据,从具体到抽象,反过来又可以以概括为导引,还原真实情况。如果汇报的内容光有空洞的概括,而没有事实做支撑,就是实际上没有落实,只是“抽象地落实”了。
“抽象地落实”不一定是简单地瞎说,用于作汇报应对上级或公众,说话不着边际是很容易被识破的,所以也有些技巧,常常给人以做点实事,有些成效的印象。比如竭力显示态度诚恳,以情动人。称颂上级的要求多么重要,部署多么正确,本地区本单位坚决拥护,贯彻坚决。说来说去,都是空话。有的说多次召开了会议学习贯彻,安排部署,往往也不是专门开会,很可能别的内容的会议有所涉及,即使真开了很多会,也说明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抽象地落实”,根本缺少的是说明成效的事实、统计数据。考之于实际情形,就会露馅。为什么出现这种“假招式”,恐怕不是因为糊涂,而是“太聪明”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又要沽名钓誉,起码应付检查时说得过去,于是来个“抽象地落实”。如果不认真考察其汇报的内容、仔细品味,还真可能让这些人唬过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一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也适用于党的各方面工作任务的落实。“抽象地落实”的形式主义歪风应该扫除!
出现“抽象地落实”这种形式主义做法,主要原因是不讲认真,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全党全社会树立讲认真的风气,把讲认真贯彻到方方面面工作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应该成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做工作要真抓实干,汇报工作要实事求是,言之有据。听汇报的,也要多了解情况,心中有数,不只听一面之词;对汇报的内容也要认真推敲,不应粗枝大叶。这样“抽象地落实”就没有藏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