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梅
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16世纪中叶,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从巴洛克音乐时期起,小提琴就在音乐活动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论是独奏、室内乐、交响乐甚至是流行音乐。小提琴以她优美动人的声音与华丽的曲线造型征服了几乎所有人的心,被誉为“乐器中的皇后”。然而,有着天使般声音的乐器却是世界上最难驾驭的乐器之一。小提琴的演奏技术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但与演奏家的相关也与作曲家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几大小提琴演奏的重要学派,如“意大利学派”、“德奥学派”、“法比学派”、“俄苏学派”等,每一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技法特点、音乐理念、代表作品与演奏家。到了20世纪,随着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几大学派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互相取长补短,因此现在的小提琴技术的发展较之以前更加全面和科学。
小提琴传入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早期,但中国小提琴艺术真正起步则始于民国初年学堂音乐教育兴起时。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不但产生了大批的优秀小提琴教师,培养了众多在国际上获奖的小琴家,而且还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中国风格的小提琴作品,中国小提琴艺术在国际小提琴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相比小提琴演奏水平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小提琴演奏理论的发展则要缓慢许多。国内有关小提琴演奏的理论文献较少,现有的几本文献多为教师个人的教学体验总结,较少从理论的层面来进行探讨。可喜的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刘洪教授的著作《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术——5区位训练体系》作为一本值得阅读的探索小提琴演奏基本技法的理论著作,弥补了我国小提琴技术理论研究的缺陷。著作中,作者尝试建立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注重科学性、实证性和系统性的小提琴技术理论体系。
一、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
刘洪教授所提出的“5区位训练体系”是一种独特的小提琴训练体系,它建立的前提是将小提琴演奏作为一个全局性的、完整的系统加以观察。在作者看来,小提琴演奏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一直左手或一只右手,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是完全孤立地存在的,这个训练体系研究的对象就是演奏主体——人和客体——琴之间配合默契的结构系统。小提琴演奏是由身体多个部位的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参与的过程,而其中最关键的部位有4个,即左手的姿势、头(颈)部的姿势、右手的姿势、腰腿的姿势等。“5区位训练体系”就是建构在对这4个部位运动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并且创造性地加入了第5个区位,即弓与琴弦的接触运动结构。
这5个区位构建了小提琴演奏的基础部分,蕴含了所有的演奏动作,并由此演绎成丰富多彩的小提琴演奏技术。“5区位训练体系”为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建立了一个立体的、完整的、系统性的整体运动架构,在分析具体技术时,就可以针对性地把出现的问题嵌入这个系统结构中来分析解决。毫无疑问,“5区位训练体系”的提出是符合小提琴演奏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运动规律的,它也从观念的层面上解决了以前小提琴技术理论研究侧重技巧的局部深入,而较少关注演奏的整体性和相互协调性的问题。
本论著八个章节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综述近代小提琴技术理论的发展,并提出“小提琴演奏的5区位运动结构”的论题;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阐述小提琴演奏的5个区位的结构和功能,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每个区位的技术原理和技术发挥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第七章至第八章),分析和讨论了5个区位相互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如何合理运用这些相互作用来提高演奏水平。
从整体框架来看,论著紧紧围绕着“5区位训练体系”展开讨论,首先是理论的提出,然后就理论体系展开详细的论述,最后谈的是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论著的结构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在涉及到具体演奏技术时,作者也遵循从理论解释到实践指示的表述过程。例如在第四章(右手区位),作者先从人体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论述右手的动作原理,然后论述了右手控制弓子所应当具备的5种能力,最后就10种常见的弓法给予了实践指示。很显然,这样得出来的实践指示,其说服力要远远高于那种经验总结般地说理,同时也增强了该论著的学术性与规范性。
此外,“5区位训练体系”还是一套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体系。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借助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没有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小提琴”理论之内,因此其在科学论证与理论探究方面都得以加强(此内容将在后文详述)。另外一个方面是,实践指示的多元化特征。在这个系统中,小提琴演奏者和学习者首先需要清晰地了解小提琴演奏运动的基本结构,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细致入微地对乐曲、对演奏做清晰、准确、有条理的技术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在练习和演奏时的自我监控、自我纠错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演奏技术的优势②。由此可见,“5区位训练体系”并没有教条般地制定每种演奏技术细节,而是在掌握小提琴演奏运动的规律基础上,充分尊重了演奏者的个体情况,提倡演奏者自主练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5区位训练体系”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作者对小提琴演奏内在的规律探究之后,通过理性思考得出来的。在笔者看来,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提琴演奏理论从“经验谈”层面了上升到了真正的“学科理论”的层面。
二、扎实的理论建构基础
任何一种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必然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经过后人不断深化研究而产生的。尽管作者在将其新的体系命名为“5区位训练体系”,但从论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在总结了前人的理论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成果,再加上作者本人的演奏与教学实践,最后融汇在了“5区位训练方法”的体系之中。从论著的所例举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作者博览了大量有关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中外文献。其中包括大师级小提琴演奏家与教育家的文献,如卡尔·弗莱什《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拉斐尔·布朗斯坦《小提琴演奏的科学》、尤·伊·扬凯列维奇《论小提琴演奏与教学》、梅纽因《梅纽因论小提琴:辅助练习6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引用这些大师的观点,而是将其加以对比,以获得更为科学的结论。例如,第二章第三节论述换把技术时,作者列举了国外各种教程和演奏家对换把类型不同的划分方法,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最后得出了更为科学的结论:“换把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有滑音的换把和无滑音的换把。滑音在演奏中不单单是一个技术上的手法,更是与表现特殊的音乐风格有关。当乐曲需要滑音时,或适当的滑音并不危害艺术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滑音的换把。”在第四章第三节论述连顿弓的演奏技术时,作者同样列举了国外小提琴演奏家与教育家的观点,总结后得出结论:“在这些建议中,大多数学者并不反对通过紧张的肌肉活动来获得连顿弓技巧。而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可以用一种更为轻松的方法来演奏连顿弓,那就是将肩臂的大动作与灵活的腕指运动向结合。”可见,该论著中许多观点都是在充分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后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后得出的。endprint
尤其值得赞称道的是,“5区位训练体系”理论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小提琴理论本身,而是在汲取了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的。相关学科多达9项,包括人体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神经学、人体生物力学、音乐表演心理学、体育竞技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学、音响物理学等学科。文中的第四章中,作者借用了手臂的骨骼与肌肉的生理解剖图来说明运弓的生理性原理,“从肩部开始,每往下一个关节,它的活动范围都比上一个关节要小。越往下的骨骼结构越复杂,调控弓杆的能力越强,但力量越小。因此演奏的动作越大、越要用力,就要涉及到肩臂结构,动作越小、越细致,就需要腕指结构的配合。”这种结论在以前的各种小提琴理论文献中都未曾见到,无疑是具有创新性与科学严谨性的。此外,在论述小提琴发音原理时,作者引用了音响物理学的科研成果:在论述左右手运动互相干扰时运用了认知心理学的科研成果。文中还有大量运用相关学科科研成果的例子在此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利用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将使得“5区位训练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三、注重实用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这本论著中,刘洪教授对这一哲学观点深有领悟!其实,在论述“5区位训练体系”理论时,每一章的后面都谈到的是与该区位有关联的小提琴技术训练。而从全书的结构来看,作者花了将近三分之~的篇幅来论述“5区位训练体系”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训练的指导作用。第七章论述了小提琴演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演奏动作的协调。作者从5区位协调配合的两种类型、双区位之间互相协调和配合、多区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第八章关于小提琴常见技术困难的诊断和解决方法。作者列举了一些小提琴演奏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从5个区位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与诊断,从而给出了多元化的解决途径。为此,作者专门设计了一张表格来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领悟解决问题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论著的附录中,作者针对一些小提琴常见的技术如“拇指放松和定位”、“揉音”、“左手伸张能力”、“换把”、“连顿弓”等多达30种技术设计了专门的练习曲来加以训练,教师以及演奏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方法。30首练习曲对小提琴演奏者与学习者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是本论著的亮点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了现代的摄影技术对演奏姿势采用了真人示范拍照。照片配以文字说明后,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小提琴技巧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本书还运用了录像截图技术对一些小提琴大师的演奏录像进行了截图,以求得能够清楚地说明小提琴演奏的动态过程,从而为小提琴演奏的学习提供很好的范例。例如,在第七章中作者将小提琴演奏家格鲁米欧在演奏中调整夹琴的动作,一帧~帧的截图下来,将演奏家为了达到力度层次而采取的不同技术的过程清晰地展示给了读者。
总而言之,本书的实用性并不在于作者给出了多么权威的技术提示,而是在于作者提倡的从5个区位的角度对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途径,从而提高小提琴演奏者自我练习的效率。
结语
小提琴理论论著《新概念小提琴演奏技术——5区位训练体系》的出版在中国小提琴理论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者在总结前人实践和理论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5区位运动结构概念,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面梳理了小提琴演奏训练和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和难点,具有显著的理论创新性。本论著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将以前小提琴教学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论著的出版标志着小提琴从一门“技艺”成为了一门真正的“学科”!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本论著也有一些瑕疵。例如,把小提琴的弓杆、弓杆和琴弦也当成是一个区位,笔者认为并不合适。因为,前面4个区位都是以人的身体部位作为主体的,承担了运动实施者的地位。而弓弦位置则是以弓和弦作为主体的,是被实施运动的对象,因此将其并列为第5个区位不太符合运动的逻辑,还有待商榷。此外,从学术规范的角度来说,尽管其在附录中列举了大量的参考书籍,但是在文中却没有一处引注,这显然不符合学术的规范,希望再版的时候能够得以更正。
(责任编辑 张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