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
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套精美的系列丛书,以《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冠名,包括五部专著、三册乐谱、三盘光碟(DVD),全书总计约二百六十余万字。这部音乐学理论著作的鸿篇巨制,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囊括了中国歌剧音乐剧近百年历史发展进程、创作思潮、美学品格、风格样式、文学特性,以及表导演艺术、专业团体艺术生产模式和生存现状等内容,涵盖了歌剧音乐剧这一“外来”艺术品种在中国从萌生到当下发展态势的各个方面。其中,在以历史眼光全面观照不同时期歌剧音乐剧总体艺术走向的基础上,对八十余年来中国舞台上产生的几乎所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较高艺术价值的一百余部重要的歌剧音乐剧作品,作了较深入的专业分析和创作经验总结,将作品和人(创作一表演者)置于中国近现代和当代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历史和艺术的评价。
这套以专题学术论著为主体,配以经典唱段曲谱和经典演出场面声像制品的系列丛书,清晰地凸显了中国歌剧音乐剧的发展脉络,全方位展现其历史与现实状貌。全书就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论述的专业性和深刻性、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发展对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言,皆是对此前同类著述所达到水准的超越,是一部称得上研究中国歌剧音乐剧的权威之作。
通览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引起我思想强烈震动和共鸣的是研究者坚持科学历史观与歌剧观的独立学术品格。
首先,关于歌剧的概念,研究者从瓦格纳“用音乐展开的戏剧”和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的理论契合点出发,将中国歌剧的形式来源明确归结为:西方歌剧、中国传统戏曲和近代中国话剧,认为这是“中国歌剧家族中多样化风格和类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艺术渊源”。由此导出了统领全书架构、贯穿全书始终的“泛歌剧观念”——“不以西方歌剧(尤其是严肃歌剧和乐剧)作为衡量中国歌剧风格和类型的唯一标准,而是根据中国歌剧产生与发展因接受中外文化影响侧重面不同而形成的自身特点,将各时期专业艺术家创演之歌舞剧、正歌剧、歌曲剧(即所谓“话剧加唱”式歌剧)、民族歌剧和探索性歌剧,都视为中国歌剧家族中的一员”。对此,研究者在书中从不同角度重申,坚决反对用西方歌剧、特别是欧美正歌剧的形式规律和技术规范来衡量、臧否中国歌剧,进而认定某些剧目或体裁“不是歌剧”。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证明,本书提出的“泛歌剧观念”完全符合中国歌剧的历史与现实。
其次,关于歌剧音乐剧艺术中最核心的两大元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研究者同样认为,不能将西方“自律论”和“同化论”音乐美学家的相关理论泛化为普遍真理,不能以“绝对音乐”的标准随意否定音乐在综合性舞台戏剧艺术中的表现意义和价值。在这里,研究者并不质疑“绝对音乐“关于音乐艺术本体特征的元理论,认为“这个理论原本是非常高妙而深刻的”。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任何高妙理论一旦离开了它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便无可逃遁地暴露出它的浅薄和狂妄”。其理论的锋芒,直指那些将汉斯立克和苏珊·朗格理论生搬硬套于歌剧音乐批评和歌剧价值评判的“西方某些音乐美学大家”,认为他们的那些无视歌剧艺术特征的种种论断是“断然错误的和不可接受的”。这掷地有声的鲜明观点,将研究者基于科学历史观和歌剧观的独立学术品格跃然纸上。
全书的另一大亮点,是作者在艺术批评中对历史书写负责的严肃态度和严谨学风。面对全书论述的中心对象——产生自不同时期的中国歌剧音乐剧代表作,尊崇“论从史出”通例,艺术评价环节是本书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对此,史家手中的笔,其分量真可谓有千斤之重。作者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场,以事物发展的历史眼光,将这些经过一定时间和观众检验的舞台艺术作品,还原到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文化格局中进行审视。作者认为,歌剧音乐剧作为在中国近代文化土壤中成长的新的艺术形式,自有一个从萌生到逐渐成熟的历史过程,其间某些阶段出现稚嫩、拙朴、粗糙乃至偏差,都是可能的,有时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基于此,在进行评论时,多取纵向比较的视角,“以某阶段出现的剧目在艺术本体创造上是否较之前阶段剧目有了发展和进步,在审美实践中是否受到观众的喜爱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作为对不同时期歌剧音乐剧艺术评价和历史定位的基本标准。唯有坚持从艺术成就、同行定评、社会影响三种因素综合的角度进行考量,力求客观、公允,符合历史与艺术的真实,方能防止在艺术史论类著述中发生主观性偏斜的误判。
本书又一亮点,是在分析论述中国歌剧音乐剧艺术特征时强烈的本土文化创造意识。作者认为,我国歌剧家族中五种不同类型的歌剧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在中国音乐一戏剧传统基础上融会外来艺术形式及本国历史经验,适应题材表现需要和观众审美取向所做的创造,各有其艺术价值及值得总结的创作经验。在具体论述时,尤对以《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为代表的民族歌剧样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其中,对这一类型歌剧运用中国戏曲板腔体结构展开音乐戏剧、形成主要人物核心唱段的创造格外珍视,更是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带谱例的专业分析,如《白毛女》中“恨似高山仇似海”、《小二黑结婚》中“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刘胡兰》中“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红霞》中“凤凰岭上祝红军”、《红珊瑚》中“海风阵阵愁煞人”、《洪湖赤卫队》中“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和“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江姐》中“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奉献”和“五洲人民齐欢笑”、《党的女儿》中“万里春色满家园”、《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娘在那片云彩里”等等。作者认为,这些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歌剧唱段及其音乐结构与展开手法,是“中国作曲家对人类歌剧艺术做出的独一无二的创造和贡献”,集中折射出作者对发展中国歌剧的艺术自信。
全书研究视野之宽阔及感性视角之深入、真切,是本书的又一亮点。作者认为,仅从史料记叙和书本知识中“讨生活”的歌剧音乐剧史论研究是“少有出路”的。只有深入到歌剧音乐剧创作者、表演者和艺术生产运作机构中,方能获得见证历史的鲜活资料,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在成书过程的5年时间里,课题组成员行程2万公里,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访同行数百人,实地考察中央、地方和军队系统各主要歌剧音乐剧院、团和高等艺术院校歌剧音乐剧创演活动。通过座谈采访、追溯历史踪迹和复制、购买、交流等方式,搜集到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课题组特别强调“剧场工作”和“剧场感性体验”的极端重要性。怀着极大热情,走进剧院、排练场,贴近编创者和表演艺术家,以研究者、实践参与者和普通观众的多重身份,大量观摩歌剧音乐剧舞台演出,或反复观赏录音录像,以获取对歌剧音乐剧独特艺术魅力的真切感受。正是凭借研究者对这门舞台表演艺术丰富、细腻、真实的感性经验积累,才最终写出这部见戏见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歌剧音乐剧史论著作。
在全书的字里行间,不论是历史叙事,还是针对歌剧音乐剧创演实践的本体分析和艺术批评,皆透露出作者对发展中国歌剧音乐剧事业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使命感。作为这套系列丛书的组成部分,《中国歌剧音乐剧生存现状与战略对策》以“咨询报告书”形式独立成册。此册内容是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透析“我国专业歌剧院团发展历史与生存现状”及“音乐剧专业剧团及创演、营销体制状况”,继而从我国文化体制的实情出发,遵循歌剧音乐剧艺术生产规律,分别提出“关于进一步繁荣我国歌剧艺术的建言与对策”和“关于振兴我国音乐剧产业的对策与建议”。这些建言与对策,内容涉及我国文化发展战略、艺术院团体制改革、歌剧艺术整体布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剧目生产、音乐剧产业误区及其乱象整治等。细读之后,深为作者发展中国歌剧音乐剧深远的战略眼光和一整套切中时弊的改革举措所折服。不少有价值的建言,作者以恳切的态度,对现实存在的某些无视艺术常理的问题发出“直言忠告”,在书中大声疾呼,一再重申,期望能引起国家有关领导部门关注,一片赤诚之心令人感佩!
这项有价值的研究,由音乐学者、歌剧音乐剧研究专家居其宏教授主持,带领南京艺术学院六人团队完成。课题组领军人物宏阔、深厚的学术修养,为课题研究和全书写作确定了科学立场、方法和架构,加之居其宏本人在歌剧音乐剧研究领域长期的耕耘和积累、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广泛的学术影响,是这项研究课题顺利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内因。此外,贯穿全部研究过程的是这个学术团队对待国家科研课题高水平要求的精品意识及言而有信的负责任态度。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存放资料的工作间曾因电器故障遭遇一场火灾,全体成员辛苦两年多收集来的所有资料,一夜之间化为灰烬……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他们并未止步或后撤,而是一如既往,把课题组对科研基地的承诺视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和对国家的承诺,加倍努力,补回损失。在音乐学界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居其宏教授,更是身为表率,五年间几乎没有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全天候运转,全方位推进全书写作,终于带领这支“信得过”的学术队伍,在我国歌剧音乐剧研究领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果。
谨以此文表达我的敬意和祝贺!
(责任编辑 荣英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