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束
●巴金文革日记首次公开发表
《收获》杂志2014年第6期首次公开发表了巴金在1973-1976年之间的“文革”日记。1972年自干校归来,妻子萧珊去世后,巴金重新书写日记,六十四开的小本子上,如实地记录了巴金的所见所感,直抒胸臆、袒露心扉,为“文革”岁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证词。2014年第6期《收获》亲历历史栏目首次公开发表了巴金在1973-1976年之间的“文革”日记,并附上了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写的一篇日记释读文章《长夜漫漫》。巴金曾写有《我的日记》一文,在该文中,巴金列举“文革”中他几度写日记的情况:在上海作协“牛棚”中劳动,他写过“劳动日记”;也写过添加点自我批判的作料的日记。1968年,他想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存真”,写了不到两个月,就被造反派抄走了,“从此我就没有再写日记。我不斗争,不反抗。我把一切全咽在肚里……”周立民说,巴金在写这篇文章时,可能忘了,“他还留下了这份自干校归来后的日记。”作家的“文革”日记,比较有名的有张光年的《向阳日记》、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周立民在文中说,“巴金不曾解释过,他的这些日记写了撕、撕了写的动机,但我想用他以前经常说的话来解释,那就是心中有感情需要倾吐。在那样的长久压抑下,他不得不写。”“萧珊已去,以沫相濡的日子不再,心中的一切向谁倾吐?大概只有求助于纸和笔。”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在京成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文学评论工作,日前,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在京成立。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张江任会长,李敬泽、朱立元、程光炜、陈晓明、南帆等任副会长。研究会是由从事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以及作家和批评家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研究会将围绕文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针对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学术问题进行科研攻关,联系海外从事文学批评研究与教学的专家学者,并从事文学批评相关学术咨询和普及工作。张江在成立大会上谈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现实,批评也应如此,才能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从事批评实践,立足文学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据悉,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将创办《中国文学批评》杂志,以加强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建立。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颁奖
2014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颁奖仪式日前在宝山民间艺术馆举行。“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前身是“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设立于1981年,是新中国文坛第一个以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为表彰在世界范围内对儿童文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儿童文学创作者、工作者与相关人士,今年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更名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并列入“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的重要奖项。此次获年度作家奖的有巴西著名插画家罗杰·米罗、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获得特殊贡献奖的是加拿大著名出版人帕奇·亚当娜、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总社原社长海飞;获得年度单篇作品奖的有小河丁丁的《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任永恒的《一下子长大》、张之路的《拐角书店》、陈问问的《夏天的小数点》与舒辉波的《你听我说》;获得年度图书(绘本)奖的有刘旭功的《谁的家到了?》、蔡皋的《花木兰》、朱莉·福利亚诺与艾琳·E·斯特德的《如果你想看到一头鲸鱼》、彼得·布朗的《老虎先生发狂了》和高洪波的《掉牙小猪》;获得年度图书(文字)奖的有薛涛的《小城池》、殷健灵的《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15封信》与庞婕蕾的《微笑说再见》。
●“全球汉语文学奖”近日在北京启动
作为中国文学最新一项奖项,由全球汉语理事会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首届“全球汉语文学奖”近日在北京启动。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一位获奖者,奖金100万元人民币。据主办方介绍,该奖的评选范围为全球汉语作家,包括海外汉语写作的华人作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作家,也包括网络作家。该评选将邀请专家评选出10位作家,提交中国现代文学馆终审委员会,最终选出一位获奖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说:“这个奖项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汉语文学的原创性和多样性。”据悉,目前“全球汉语文学奖”征集推荐候选作家的工作已开始,截止时间为2015年2月17日,颁奖仪式定于2015年9月15日。
作家声音
●莫言认为创作时讲故事要有技巧和立场
莫言日前现身由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的“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他表示,中国当代文学是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平和思想的张力一点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当代作家的创作。莫言说自己人如其名,就是“少说话”。提到这个开幕式,他连称“尴尬”:“参加这样一个跟我有关的研讨会场面的确有些尴尬,但是没办法,人生处处有尴尬。”莫言举了个例子。他回忆,早先社科院外文所曾为作家帕慕克举办研讨会,但这个人非常有个性,当大家都认真准备好稿子开座谈会时,他讲了10分钟便抽身而去,表示“没有理由坐下听你们一群人讲我的是是非非”。“所以,为了让大家不失望,这两天我要参加会议。”莫言调侃道,好在题目不只是说莫言一个人,而是涉及中国当代文学,“我认为,讲述中国故事是一个需要非常认真对待、研究的问题:每个作家都有个性、都有自己一套讲故事的方法。当然这不是指故事会,而是文学创作通俗化的说法。”而这就涉及写文章一系列的问题。莫言说,讲故事有技巧和立场,同时讲故事的人也有自己的思想,但却不能将之直白的在作品中表现,而是要通过人物来“说”,尤其在讲述中国当代故事的时候更要如此。
●阎连科称最文学的地方恰恰是最世俗的地方
作家阎连科日前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我现在深刻地感觉到,我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难和读者沟通。我需要的是坚持,是放弃一切地往前走。从《四书》到《炸裂志》,我感觉到了我的写作和读者及批评界隔着一层,彼此都不予理解,也不愿理解。可我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变得越来越固执。难以沟通时,我的固执会让我索性把那堵隔阂之墙彻底竖起来。以前也许还在那墙上留着一扇门,大家可以推门而入,可现在不再这样想了。现在,我新的长篇已经开始写作了,它可能走得更远,我不再顾忌什么,非常决绝。老实说,世俗的力量非常强大,几乎没有作家有能力摆脱这些世俗。最文学的地方恰恰是最世俗的地方。年龄、岁月、衰老、疾病、烦恼和写作的力不从心等,这些东西无可阻止的到来,使我更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生命的尾声。直言说,我看到了死亡的逼近。一个常常不能忘记死亡的人,自然会不断想到写作的退役和搁笔。
●张炜认为写作“服务读者”是一种误解
张炜日前接受采访谈写作时说:写作“服务读者”是一种误解。他说:我只想做一个业余作家,生活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写作冲动来临了,又有时间,就坐下来写作。我没有采过风,也没有寻找过素材,因为没有这些需要。实际上一个人只要坚持了写作的业余性,并坚持原则,那么可以写的东西、写作所需要的“激情”,就一定会源源不断。现在发表文学作品的载体多了,几乎可以随时写作随时发表——也正因为如此,写作者才要苛刻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字,要严格推敲,学习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泥沙俱下的倾泻只会制造垃圾。所谓的作家,首先是能够与文字垃圾保持极大距离的那部分人。写作者常常有个误解,就是要“服务读者”。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心灵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利用公众趣味投机取巧,这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是可耻的。不倦地追求真理和艺术,才会是有意义的人生,才会对人类有所贡献。
●叶开称“教材体”选文祸害深远
作家叶开因出版作品《对抗语文》,将公众对语文教育长期积累的负面印象激发出来,引发大众热议。如今,他编写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上)》旨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现行语文教育,其写作姿态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现象。《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上)》是《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系列丛书的第四册。本册分为“时间与季节”“亲爱的动物们”“花树与果实”“火车与旅行”四个部分,选入穆旦、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海子、顾城、北岛、郑敏、孙毓棠、张枣、于坚、柏桦、食指、宋琳等众多名家的优秀诗歌作品。叶开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编写《语文书》的最初愿望,是想把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一些当代的状况,并且学会离开单薄的语文教材,进入更为广阔的文学、文化和智慧的海洋。在持续的编写和思考过程中,我慢慢延伸这个系列,把视野从文学作品中扩大到各种文类。我深感“教材体”选文的祸害深远,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把自己的目光稍稍偏离教材,而抱有一个更为博大的视野、更为宽厚的胸怀。
作品信息
●笛安《南方有令秧》单行本出版
作家笛安的小说《南方有令秧》单行本日前正式发售。这是一部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探讨女性贞节观念的小说。笛安认为,在古代人眼中,一块贞节牌坊意味着朝廷的表彰、家族的荣光;在现代人眼中,贞节牌坊意味着吃人的礼教、被压抑摧残的女性和背后的唏嘘。《南方有令秧》一书的故事从女主人公令秧16岁出嫁开始,一直延续到她32岁决心为牌坊而赴死。随着故事的深入,笛安的文字也从轻灵变得凝重。“这些微妙的变化非常重要”。“新锐作家”笛安向笔者谈起她的该小说缘由,把时间线一下子就拉到了她的大学时代。“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去过安徽,对那里的人文景观印象深刻。”笛安说,“2011年底,我想起导游讲过给一位年轻女孩立贞节牌坊的故事。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其实很惨。古代女性是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有自我实现的途径的。于是我就想,有没有一个女孩子,以‘贞节牌坊作为她自我实现的唯一方式呢?”笛安用了近3年时间完成该小说。她说,每一个情节的推动都需要有大量的知识支撑——人物言行,吃饭穿衣,一草一木的描写都要符合那个时代,甚至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大事件也要成为重要的情节推动。她最害怕小说出现“历史的硬伤”。
●老舍之子舒乙推出《作家老舍》
日前,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作家老舍》。该书作者是老舍之子舒乙。他耗费8年时间,用笔回忆了父亲的一生。据舒乙介绍,《作家老舍》中的文章大致可分为5类:老舍身世,老舍在国外,老舍作品,老舍身后,老舍作品研究和拓展。书中还发表了一批最近10年发现的老舍未公开的照片。其中有5张为1949年前拍摄。舒乙亲自选定了书的封面材质——一款墨绿色的纯棉布,因为“纯棉的手感特别接近父亲为人朴实的一面”。老舍的大部分作品写的是北京底层人群。老舍曾对舒乙说:“我不用体验生活,王大妈什么样儿,赵大爷什么样儿,小妮子什么样儿,全在我脑子里,我只要一想,他们就会钻到我的笔尖上来。”舒乙回忆,父亲平时在家是严肃而沉默的,因为他每天不是在写作就是在思考如何写作,没有节假日,大年三十还在写。舒乙说:“父亲写得慢,字斟句酌,年轻时候一天写3000字,年纪大了只能写1000字。但禁不住每天写啊,一辈子留下了1000多万字的作品。”当完成了一天的写作,若逢有朋友到访,老舍立刻就像换了一个人,非常热情、幽默。“他有一肚子故事,非把你逗乐不可。只要老舍在场,其他人都不用说话,听着就行,他的笑话永远讲不完。”舒乙说。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改编成电视剧
改编自严歌苓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电视剧《四十九日·祭》日前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该剧由张嘉译、宋佳、黄志忠、胡歌、张歆怡等出演,以审判的形式讲述南京被日军攻占前及日军进城之后49天内发生的人间惨剧,反映绝境中的生命意义与人性救赎。编剧严歌苓表示,对比电影版,自己在人物设定等许多方面作出了调整,她认为这是“最愉悦的一次作品呈现”。曾经担任过电影《金陵十三钗》编剧的严歌苓,再次担任电视剧《四十九日·祭》的编剧。自己的作品一再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严歌苓的态度依然是谨慎和认真,对于《金陵十三钗》反复被搬上荧屏,严歌苓觉得很欣慰,“小说《金陵十三钗》在西方出版后,很多人才知道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这么大一件事。南京大屠 杀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事件,一定要想办法让世人了解。”在《四十九日·祭》开播之前,已经有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珠玉在前,电视剧版如何拍出特色?严歌苓表示,受篇幅所限,电影版必须舍弃很多对南京大屠杀的思考,电视剧版中新增了大量素材和新鲜感受,将原著改为长篇,情节和角色设置上也有许多的调整,电视剧增加了“前史”和“后史”,人物故事也会有一些改编。此外,剧版中,女主角玉墨不会说英语,她没有“凋零”而是作为战后幸存者参与了大屠杀清算,女学生书娟也比电影版更阴郁。严歌苓表示,总体上,剧版更接近原著,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能在电视剧里更完整地展现,“身为作者和这部剧的编剧,这是我最愿意也最愉悦的一次作品呈现。”严歌苓说。
●宁肯推出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
宁肯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日前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三个三重奏》以第一人称叙,讲了三个故事,类似室内乐三重奏。国企老总杜远方在逃亡中,带着巨款,来到滨海小镇,作为陌生的房客,住在了小镇上一所小学的女教师家中。两人会发生什么?怎么发生?几乎在杜远方逃亡的同时,得到过杜远方资助的省一把手大秘居延泽被调查,审讯地在一片废弃的厂区,类似北京798艺术区一个艺术工作室,白色艺术家施展最前沿的色彩学试图让大秘开口。《三个三重奏》第三个故事是叙述者“我”的故事,宁肯以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方式处理了目前在中国头等热门的贪官题材,但宁肯真正感兴趣的是权力演进的历史、权力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对两性的影响、对人的异化。三个故事,不同维度的讲述,杜远方的故事,居延泽的故事既独立成章,也相互关联,而以注解的形式出现的“我”的八十年代的故事就像背景音乐,在精神气质上与另外两个故事形成对立反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宁肯将尖锐的政治批评与深刻的人性解剖结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他创造了自己的故事与文体。”阎连科说:“宁肯创造的世界充满思考和令人不安的惊讶,就是放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也有自己独有的舞姿和歌声。”
海外文坛
●国内首部契诃夫戏剧全集出版
2014年是契诃夫逝世110周年,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契诃夫戏剧全集》总四卷,收录契诃夫所有戏剧作品。这也是国内首次有出版社将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以“全集”方式呈现。近年来,契诃夫名剧《万尼亚舅舅》《海鸥》《三姊妹》等登上话剧舞台,这也推动了译文出版社出版《契诃夫戏剧全集》。此次译文出版社精选名家权威译本,其中焦菊隐译本《海鸥》《伊凡诺夫》《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五部是契诃夫最著名的代表作;李健吾译本《契诃夫独幕剧集》是契诃夫独幕剧最全最珍贵的译本,自上世纪40年代后已绝版;童道明译本《没有父亲的人》《林妖》等两部早期戏剧补足了契诃夫戏剧中译本的遗漏。
●萨尔维尔获得2014年度龚古尔文学奖
2014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和勒诺多文学奖于当地时间11月5日在巴黎德鲁昂饭店揭晓。法国66岁女作家莉迪·萨尔维尔凭借作品《不哭》被授予本年度龚古尔文学奖。《不哭》聚焦西班牙战争,通过追寻作家乔治·贝纳诺斯的足迹以及记录萨尔维尔母亲的话语而展开,讲述了发生在两个不同阶层、持不同政见的年轻人身上的爱情故事。有报道称,萨尔维尔1948年出生于靠近法国图卢兹的小村庄,其母患阿尔茨海默病,为小说原型之一。《不哭》堪称萨尔维尔最具私人特质的小说——母亲、阶级、愤怒、流亡、极端政治,这些主题在书中交织。萨尔维尔文坛生涯起步较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她改行从事精神病医生职业,35岁才匆匆完成第一部小说《宣言》的手稿。龚古尔文学奖在法国的影响力独树一帜,目前奖金只有10欧元。不过,作家们并不计较这微乎其微的奖金数目。一旦获得龚古尔奖的青睐,其作品便如鱼跃龙门,身价倍涨,给作家本人、出版商都将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荣誉。
●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搬上舞台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岁末之作儿童剧《小飞侠彼得·潘》日前在京举行建组会。《小飞侠彼得·潘》发表于1904年,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詹姆斯·巴里最为著名的剧作,故事主要讲述了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潘与永远不想长大的小女孩温迪在“梦幻岛”上和小伙伴们一起收获友谊并与海盗船长虎克斗智斗勇的奇幻故事。该作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公演后大受欢迎、好评无数,“彼得·潘”的人物形象更成为当时英国乃至欧美国家孩子们心中完美的偶像。中国儿艺版的《小飞侠彼得·潘》由廖向红执导,董妮担任文本创作。董妮表示,此次改编将考虑中国孩子及其家长的观赏需求,刻意避开阴森与恐怖,把奇幻、瑰丽、明快作为主体风格,比如,原著中的美人鱼是“熟知神秘事物的邪恶生物”,而剧本中的美人鱼则美丽而善良,这既是对传统童话中“人鱼公主”形象的借鉴,也更符合于主人公温迪的知识来源。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表示,选择将世界经典童话著作搬上儿童剧舞台,体现了中国儿艺坚持中国经典、外国经典和现实题材三者并举的创作导向,只有学习和借鉴外国经典,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剧的繁荣发展。
●村上春树推出随笔《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村上春树随笔集《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日前由南海出版社出版。《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收录村上春树的52篇风趣随笔,配以画家大桥步的52幅美丽插画,村上以幽默的语言写下蔬菜的心情、关于大萝卜的怪谈、挑选好吃鳄梨的超能力、和海豹接吻的感觉……囊括了形形色色的有趣话题,被誉为“日本最好喝的乌龙茶”。《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中有最有趣、最真实的村上春树,平淡得恰到好处的笔触,描绘出耐人寻味的生命细节,让人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有趣的东西,找回遗忘许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