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
还能不能愉快地吃饭了?
李晓
有没有发现,现在约个朋友见面吃饭,难了。
我有好久没见到老宋了,很想他。我给他发微信:“宋哥,见见面,吃个饭吧。这样的年纪,见一面,就少一面。”老宋来了一个神回复:“到那边去,还早着呐。”老宋没有见面的意思,我干脆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见一见面。”老宋从手机发来视频请求,我挂掉了。两个大男人,在视频上相见,总觉得还是有点忸怩。
我和老宋这样的老友,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朝朝暮暮,天涯海角,整天微信往来频繁。有时打了一个喷嚏,也要在微信里叽咕几句。彼此之间,仿佛肚子里的蛔虫蠕动也知道了。但是,我有天突然发现,我们之间的距离,随着这看不见的“蛔虫”蠕动,有些隔膜疏离了。
一个人,一旦把自己生命里微弱的信号也发射给对方,看起来没距离,实际却寡淡了。这样的一个微信圈子,把彼此每天的24个小时串连起来,就让见面的机会与冲动愈发少了,还不如在微信群里卿卿我我,嘀嘀咕咕。如果遇到了艰难坎坷的生活,微信里那些励志的心灵鸡汤,也是批发兼零售般此起彼伏而来。
是的,纯粹不带功利的见面吃饭,少了理由。
我的心是失落的,不甘于这样的微信往来,决定游说几个老友会面一次,一起吃顿饭。
几经努力,那天来了七八个赏脸的人,都是微信里聊得火热的主儿,可是一见面,彼此之间竟没一点亲热的感觉,有两三个人还打着呵欠翻着白眼,感觉很不耐烦,其他的也是聊完天气就不知如何打开话匣了。我们当面聊天的功能竟然退化了?
趁菜还没有来的间隙,我想同大伙叙叙旧,可说些什么好呢?要说的,感觉平时都在微信里说了,冷场!于是,大家都埋头刷屏,玩着各自的手机。
菜上来了,都是菜馆里新开发的菜肴。饭局气氛终于热烈起来:几个人起身,拿起款式各样的手机,从各个方位一阵猛拍,再把图片迅速发出去,并获得点赞,然后心满意足。有位手机偏偏这时出了问题,不能为菜肴“消毒”,他一脸焦躁。
中年后我已经很少喝酒了,但那天我还想举杯,试图把久别重逢后的气氛推向一个高潮。想起以前聚会喝酒,一个朋友喝高了,抱住我,把他家银行存折的密码都告诉我了,有托付的意思,现在回想,还是有点感动。而这次,酒没人喝了,保重身体,这个可以理解,可一群拿着饮料罐的男人,感觉再没有那种在酒桌旁赤膊痛吃的亲热劲儿了。
好不容易凑成的饭局,就这样冷冷清清地吃着。吃饭时,大伙依然在手机上不停刷屏,看八卦。那天正有一对男女明星感情死灰复燃的新闻,几个人立即在微信里发表意见,比过好自己的日子还操心……
众人就这样边吃饭边玩手机,40分钟后,潦草地吃完饭。几个人还在玩手机,最有钱的那位适时摇摇颈项去上厕所,我去把账结了。
打着招呼,众人匆匆散去:“下次再聚啊!”
嗯,下次,我们再一起玩玩手机,顺便吃吃饭。
(潘光贤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