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编剧束焕《泰囧》《煎饼侠》《港囧》是这样编出来的

2015-01-05 10:30
电影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徐峥王宝强大鹏

对话编剧束焕《泰囧》《煎饼侠》《港囧》是这样编出来的

一部成功的喜剧片,编剧的功力至关重要。历数近几年优秀喜剧片的创作班底,束焕的名字总在其中。今年42岁的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该系教师,除了《人在囧途之泰囧》和《港囧》的主要编剧,还担任了《煎饼侠》的剧本监制。在朝阳区某高档小区,束焕跟记者分享了他的喜剧理念,以及新作《港囧》的创作缘起。

情感代入很重要,因为“所有的喜剧,到头来都是对生活的解构和自嘲。”

采访束焕时,他还没看《分手大师》,谈到此片的人物形象,他倒有不同的想法。“对于配角,创作者可以说:‘反正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怎么奇葩都行;但对于主角来说,应该让观众看了以后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人’——代入感很重要。

《煎饼侠》虽说是一个快消品,但不少观众看过后很感动——大鹏回归到童年的梦想,他跟我很像,只是他做了我想做没做的事情。“这就是代入感。至于大鹏身边一些人,怎么奇葩都没事。但我不会把主角写成那么一群奇葩。”

当时做《泰囧》时难在要找到一个新的主题、价值观,而这是在徐峥、束焕、丁丁实地去了泰国之后形成的,即“境由心生”。三人到了泰国,发现那里的人生活从容、祥和,虽然物质方面一般,但幸福指数很高,觉得可以把泰国作为一个象征,让人很自然地想到生活中还有比“成功”更可贵的东西,这个主题自然而然就找到了。

文章做在徐峥和王宝强价值观的反差上:徐峥压力大、焦虑、渴望成功、忽视家庭,王宝强则乐观、内心强大、活在当下。到了泰国,王宝强如鱼得水,徐峥则举步维艰,因为世界是内心的外化,所以王宝强和这个世界是和谐的,徐峥则跟这个世界排斥,但随着旅途的继续,徐峥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世界的样子,取决于你的态度和选择。因此他开始慢慢调整,最后和自己的生活和解了。

束焕最崇拜的喜剧大师是卓别林,他推崇卓别林说过的这句话:“我从人类的悲剧出发,建立我的喜剧体系。”束焕觉得,所有的喜剧,到头来都是对生活的解构和自嘲。它研究的对象,其实还是生活本身。“一个电影,让观众笑完就忘了,也没问题。但是你的不能让观众笑完,为刚才的笑感到羞耻,不会笑完以后出来想:什么玩意儿。这可能是底线吧,但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一定要有情感融入。”

三个人一起工作非常靠谱,形成了一个小的三权分立。两个人聊容易顺拐,有盲区,三个人在一起,互相制衡,总有一个相对客观。

“严格按照编剧法则,在观念统一的前提下,把工作量化、细化、标准化,类型片剧本不能靠灵感和状态,而是一个精心计算的东西。”

去年三四月份,束焕忙完央视春晚,就听大鹏说要拍《屌丝男士》大电影。不久,大鹏和苏彪到束焕家谈构想,大鹏带了两个点:一个是他自己演自己;一个就是“刷脸”,请好多明星客串。大鹏对于自己演自己有些担心,觉得自黑会不会有问题,束焕觉得可行,便在这个基础上聊故事。

他们一起想了很多电影做借鉴,用束焕的话说,他完全不介意拍一个中国版的《大制骗家》,那是英国导演弗兰克·奥兹1999年的喜剧电影,讲述贫穷的包芬格一心想拍电影和当电影制片人,千方百计想要挤进好莱坞的故事。《煎饼侠》最后很快确定这个方向,也就是电影中很常见的“戏中戏”结构设置。

“‘戏中戏’类型的电影,用我们的行业术语讲,就是因为它‘皮儿薄’:它可以迅速建立一个观众能够理解的情境,而且好出戏。电影‘东北F4’、包括邓超那段,由于‘戏中戏’的结构,首先就建立了一个喜剧前提和喜剧困境,他们设定不知道自己在演戏,他们的反应才会那么有意思。”

学院派出身的束焕很推崇影片的专业化和类型化。类型这个问题,在“囧系列”一直都很明确,《人在囧途》其实是借鉴了一个好莱坞电影《飞机火车和汽车》(又译:《一路顺疯》),只是编剧将它本土化了。所以后来的创作,都离不开这个路子。

在剧本写作中,束焕更倾向于依赖视觉化的东西,会在创作时列一些图标。拿《港囧》来说,情节到情节的故事推进架构会使那张图上充斥很多豆腐块。他有个习惯,每当写完剧本的第二稿,就让助理拆分成各种表格,跟理想中的曲线走向做一个比较。他也经常会跟学生拆解《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创作,希望他们能“在结构方面找到一个方法”。

虽然学文,但束焕业余更爱好物理、数学。这两个都有着极强理论性的学科,建立在假设、定义、公理基础上——跟束焕对创作规律的尊重异曲同工。他最大的心得就是规范,尊重类型,尊重创作规律,整个剧本没有游离、不知所谓之处,紧紧围绕主线在做,而这方面的标杆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为了这个标准,他至今仍感叹《泰囧》中还有遗憾,有些地方信息量不够丰富。

“语言的包袱靠积累,情境的包袱是头脑风暴一起想起来的。”按束焕的经验,喜剧需要多一些大脑。

《人再囧途之泰囧》剧本的出炉,是三个人合力的成果——束焕、徐峥和丁丁。束焕觉得,三个人一起工作非常靠谱,形成了一个小的三权分立。两个人聊容易顺拐,有盲区,三个人在一起,互相制衡,总有一个相对客观。有时候想一个桥段,总会有人跳出来泼冷水,但仔细想想,可能真有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就听导演的,他有最终解释权,但这种情况几乎没有,都是三个人都觉得行了,再往下推——这是束焕认为最理想的合作模式。

当时,徐峥跟束焕是邻居,徐峥天天去束焕家串门,有时候晚上7点来,凌晨2点才走。《泰囧》的剧本徐峥大概改了两三遍,才形成导演台本。

聊《港囧》时,两人见面的次数更多,“在他那很小一个房间,也有个板,整天聊。”这次执笔的是束焕,写作持续了一年半。他的习惯是一个剧本完成后,放段时间,不马上改。“你要是放了一个月之后,自己就会发现问题,这就是创作中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区别。往往旁观一个片子是不是烂片很简单,但自己拍的话,可能拍的就是烂片。以前做《爱情呼叫转移》和《火星没事》的时候对自己可满意了,写完之后觉得好,别人也说不错,然后就不愿意改了。现在再看自己的东西,第一稿都会觉得很烂。”

这种习惯其实跟束焕接受春晚小品的编剧训练有关。束焕从2009年起为央视春晚编剧小品,差不多是蔡明的“御用编剧”。囿于审查因素,春晚小品会面临太多次修改。他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义,可以让自己保持好的创作习惯,即不断地修改。“创作过程中再怎么都不可能是机械的,运用你的灵感,头脑风暴什么的,使得生长出来的东西经常跟你想的不一样,所以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你经常要回到你的前一个步骤来检验你的成果。”

猜你喜欢
徐峥王宝强大鹏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刘德华教王宝强洗手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徐峥:理财不““囧”
那些年,追逐爱情的女汉子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