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新“椒傲”

2015-01-04 04:21许中华
共产党员·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甜椒社员蔬菜

许中华

在范杖子村,说起侯鉴,听得最多的一句就是:“这位村书记,我们打心眼儿里服气,他是大家伙儿公认的好村官。”这是对侯鉴最为公正的评价,让我们沿着范杖子村的发展轨迹对这一评价去探根溯源。

领办合作社 走上致富路

范杖子村是一个有788户、3018口人,而耕地面积仅为5100亩的山村。这里曾与许多贫穷落后的山村别无二致,2004年以前村里一度负债20多万元,百姓收入也不高。侯鉴是土生土长的范杖子村人,但他有思想,有见识,不甘于平庸,不甘于家乡贫穷。1992年,刚20岁出头的他就到村上工作。2004年4月,在侯鉴的倡导下,范杖子村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发展棚菜事业。会后,侯鉴3次到朝阳市蔬菜花卉局寻求“建棚宝典”,自费到山东寿光实地考察。经过深思熟虑后,范杖子村决定从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种植品种入手,发展特色产业。在市蔬菜花卉局的帮助下,确定了一种凌源当时无人栽种的蔬菜——甜椒,选择一个在国内外都深受欢迎的优良品种——红罗丹。

万事开头难。不少村民怕有风险,持观望态度,侯鉴便挨家挨户做工作,帮助大家转变思想观念,并从上级争取来一批免费种苗,当年便有37户试种。结果一炮打响,每个大棚的收入都达2.5万元以上,是当时种植黄瓜收益的两倍多。

事实最有说服力,第二年,甜椒种植面积由一开始的37个棚猛增到237个棚。侯鉴借势牵头注册成立了甜椒协会,负责提供信贷担保、技术指导、销售等服务。到2007年年末,甜椒协会会员达800多名,建棚900多个。侯鉴用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2007年村“两委”换届时,他被大家一致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2008年,在甜椒协会基础上,范杖子村创办了凌源市农峰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党支部,侯鉴兼任合作社的理事长和支部书记。合作社不仅把全村农户聚集到甜椒生产上来,同时辐射发展了河北平泉县榆树林子镇沟门子村、吴家店村和内蒙古宁城五化乡山头村等地区,这些地区现已成为合作社的省外甜椒种植基地。如今,合作社已有社员1960人,甜椒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成为东北最大的甜椒特色产业生产基地。

侯鉴把合作社管理和党建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坚持以党建引领规范发展,以服务凝聚党心民心,以合作带富一方群众,以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干部和大户新建了4个合作社,并联合建立了店地王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党总支,下辖5个支部。每个合作社党支部都实行党建项目化管理模式,做到党员工作项目化、任务目标化,有效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富民、兴社、强村的整体目标。

科技来引领 迈入快车道

几年来,在侯鉴的运筹帷幄下,合作社实施“四个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检测,实行产品准入制度,禁止使用有残留的农药化肥,积极开发酵素菌肥等有机肥料,打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统一包装,打造品牌优势;统一销售,实行经纪人统一调配的方法;统一服务,建立一支高效的经纪人队伍和市场管理人员队伍,使市场管理科学、有序,效益突出,保证优质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目前,合作社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高质量蔬菜1.8万吨,远销广州、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并进入国际市场。

侯鉴始终把科技放在合作社建设的第一位,先后与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4家知名院校以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微滴灌、黄板杀虫、秸秆反应堆等13项新技术,甜椒、尖椒等42个优良品种,定期聘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提升甜椒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化品质。为了鼓励社员学科技、用科技,侯鉴坚持组织开展科技高产大比拼活动,举办“椒王大赛”,向“生产状元”颁发荣誉证书和丰厚的奖品。

由于在科技培训方面的特色做法,更因为合作社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在全国反季蔬菜栽培中的引领作用,范杖子村先后被省农委、省委组织部和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辽宁省和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而这样的基地全国仅有11个。范杖子村还荣获了“朝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辽宁省农村社会建设试点村”“辽宁省十大魅力新村”“辽宁省农村社区建设样板村”等称号。

创新解难题 不断增效益

思路决定出路。合作社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发展,往哪个方向发展,这是侯鉴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建社之初,侯鉴就意识到,产业要做大,让农民富起来,突破口就是市场建设。于是,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村里建了小市场和一部分库房,并在两年后扩建成大型农贸市场和特色蔬菜批发市场,建设面积达4万平方米,蔬菜收购点多达90个。合作社通过市场化运作,先后参加大连、北京等地举办的蔬菜产品交易会或农产品博览会,扩大了甜椒销售渠道,建立了甜椒销售网站,搭建了新的销售平台。

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可市场的成功并没有让侯鉴止步。他颇有远见地说:“市场只是发展的基础,打造品牌才能拓宽发展空间。我们的目标市场是全世界!”于是,合作社开始了品牌创建工作,先后注册了“丰远”“凌川”“天性”三个商标,通过建立网站、参加全国农产品博览会、特色蔬菜展销会和发布产品广告,予以广泛推介。如今,这三个品牌的产品已畅销国际市场。

侯鉴带领大家创业致富也并非一帆风顺,资金和土地这两个合作社建设的瓶颈问题就长期困扰着他。直到那次随团到山东考察,外地的成功经验做法让侯鉴受益匪浅。考察归来,侯鉴很快在合作社内成立了凌源市首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分社,帮助社员协调贷款和物资。侯鉴率先垂范,累计为社员担保贷款上百万元,到2014年10月,社内为建棚社员担保贷款500多万元,扩大了社员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发展标准园区土地调整的难题,合作社又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分社,指派专人做群众工作,调整规划土地。土地加速流转也直接推进了天性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宏大地蔬菜水果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等多家高科技农业园区的建设……

一心为群众 建设新农村

值得骄傲的是,范杖子村已连续10年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或刑事案件。在不远的未来,一个集蔬果采摘、旅游观光、农家餐饮于一体的新范杖子村将展现在大家眼前。2014年7月11日,无论是对侯鉴本人还是范杖子村来说,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这一天,范杖子村党总支升级为范杖子村党委,侯鉴被任命为村党委书记。侯鉴履职时颇有感触地说:“范杖子之所以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准产业是关键,成立合作社是方向,群众支持是保障,村党委班子未来的路将更远,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才是真的践行好群众路线。”

村里富了,钱该给谁花、怎么花,成为又一个新考题。近些年,范杖子村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做了大量惠民、便民和利民的好事、实事。在侯鉴的带领下,范杖子村已建成农资销售、餐饮服务、客货运输等一体化、多功能的商业街,硬化街道1.2万延长米,安装路灯150盏,建高标准人畜供水工程两处,垃圾堆放点10处,文体广场两处,道德牌楼两处,图书室、活动室、孝心大讲堂等一应俱全,组织开展以讲科技、比经营,讲团结、比文明,讲孝道、比新风,讲善举、比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四讲四比”和评选“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明星”等活动,村、社党组织还联合开展了社员篮球比赛、结对帮扶、爱心捐助等活动……

因为出色的成绩,侯鉴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辽宁省劳动模范”“朝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为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连续三届当选为凌源市人大代表。如今,在侯鉴的带领下,范杖子村正迎着朝阳,在凌河源头的黑土地上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中国新“椒傲”。endprint

猜你喜欢
甜椒社员蔬菜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奇怪的蔬菜
蔬菜
甜椒炒童子鸡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蔬菜也“疯狂”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