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模式下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创新研究:唐人神集团案例

2015-01-04 00:51:19宋利亚,徐芳
金融发展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唐人代偿产业链

一、引言: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形成与挑战

唐人神集团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致力于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30年。集团位列全国饲料、肉类前10、11强,跨入我国制造业500强。2011年3月集团在深交所上市。饲料销售是唐人神集团的主业。2014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69亿元,同比增长41.4%,实现利润总额9.18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饲料销售收入为95.24亿元,占集团销售收入的94.59%,饲料销售利润为8.69亿元,占集团利润总额的94.63%。目前集团在全国拥有51家饲料子公司,2614名饲料营销员。庞大的营销体系有助于稳定提升饲料销售业绩,但行业地域性限制和终端养殖户的天然弱势成为饲料发展的制约瓶颈:一是受制于运输成本,饲料销售区域性极强,通常同一销售商覆盖半径不超过50公里,加之品牌众多,经销商林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二是生猪养殖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风险集中、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低、自身资金少、缺乏合适抵押担保,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主业发展受限的同时,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趋严等多方面挑战,使集团必须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2011年9月,唐人神集团出资1亿元创新设立湖南大农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称“担保公司”),与集团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相匹配,专门为养殖户购买“骆驼”牌饲料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经过近4年反复探索和实践,确立了“担保公司+合作银行+养殖户”(以下称“合作三方”)的产业链融资模式(以下称“唐人神模式”),在合作三方之间构建了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了共赢发展。截至2015年3月末,累计发放担保贷款2.87亿元,覆盖养殖大户1610户。本文重点研究在全产业链模式下,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得以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有效构建的机理。

二、创新: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的三方构建

唐人神模式操作流程为:需求发掘(饲料营销员初筛有贷款需求的养殖户,向担保公司推荐)——担保考察(实地察看初筛客户,独立全面评估风险,对合格者提供全额担保并提交银行审核放贷)——银行复审(对大额贷款再次实地考察,自主决定贷款)——贷后管理(以担保公司为轴心,饲料营销员协助现场监督回收,合作银行自主参与)——代偿追索(养殖户不能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担保公司先行代偿,并行使追索权利)。以下详述合作三方各自风险分担及其运作机理。

(一)担保公司

根据三方合作协议,担保公司收取养殖户3%的担保费并承担的100%贷款风险。银行贷款到期后若养殖户无力偿还,担保公司将先行全额代偿。担保公司风险分担的底气源于:

1.信息充分对称。唐人神深耕生猪市场近30年,谙熟市场布局及走势,尤其其庞大的营销机构积累了包括区域饲料销量、养殖户经营状况等“大数据”,能迅速准确地筛选出信誉度良好、猪场环控达标、养殖经验丰富、抗风险能力强、养殖规模大(母猪100头以上)、饲料需求量大、饲养效益好的优质养殖户。信息对称本质上是风险“过滤”,唐人神集团对此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打消了银行因风险识别困难而难以直接介入的顾虑,得以大幅跟进养殖信贷市场。

2.收益覆盖风险。从集团角度来看,担保贷款推动饲料销售利润大幅提升,可以有效弥补担保公司代偿损失,达到此亏彼盈、盈多亏少的效果。2011年以来,随着担保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集团饲料销售收入和利润平均增幅分别达22.55%和28.04%,2014年集团饲料销量突破200万吨,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双双达到95%,同比分别增长3.95%和3.08%。担保公司也实现了良好盈利,担保收入和利润4年来平均增幅分别达462%和176%,2014年分别为890万元和105万元(见图1)。调查显示,推荐了担保贷款的饲料子公司的销量增长率比集团饲料平均增长率高10%。尽管近三年因生猪价格低迷,代偿偶有发生,但风险可控。截至2015年3月,累计代偿72户,发生额1125万元,占累计担保额的0.44%。代偿后实际收回725万元,占代偿发生额的64.44%,预计后续可收回380万元,代偿损失率为1.78%。

3.风险控制措施。担保公司配备专业风控团队并严格落实以下措施:一是操作性强的反担保。包括:道义担保,贷款20万元以下的养殖户提供1—2个道义担保人;生猪质押担保,贷款前签订生猪收购合同,养殖户承诺无力还贷时,由集团按市价收猪还贷;其他抵质押担保,如林权、猪场股权、养殖水面经营权、养殖栏舍使用权及土地使用权等。二是贷款资金实物支付。养殖户贷款资金直接进入担保公司在银行设立的资金池,养殖户按用料进度在贷款额度内从饲料子公司提料,担保公司分次将养殖户贷款资金划入饲料子公司,保证贷款资金封闭运作、专款专用。三是建立贷款风险基金。2014年末基金余额为2106万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贷款户按贷款额10%交纳,贷款发放时即扣划,支付贷款本息后返还,2014年末余额为1300万元;另一部分由饲料子公司按以下标准交纳:(1)按贷款额的10%交纳,以明确饲料子公司及营销员推荐贷款的责任。如贷款本息按期归还、用料达标,续贷时可免交,2014年末余额为216万元。(2)按贷款额所对应饲料销量等级从利润中提取,销量正常则每万元贷款每月提取20元,销量下降则提取100元,2014年末余额为590万元,以激励提升饲料销量。四是提取风险储备金。担保公司按规定足额提取各项风险储备金,其中,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按担保余额的1%提取,2014年末余额为599万元。若发生代偿,先行扣划贷款风险基金,风险储备金次之。五是贷款大户重点监控。对贷款100万元以上的养殖大户,饲料子公司派驻1名专业人员,实施用料指导、疫病防治等驻场服务和风险预测、资金流监测、到期还本付息等贷后管理。

4.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保障。唐人神集团全产业链模式对生猪养殖环节的风险处置极具优势与便利。如养殖户无法归还贷款,根据协议,集团可以回购养殖户生猪加工出售抵偿所欠贷款,或行使先前抵押的猪场使用权,派驻专人继续养殖,以盘活抵押物并产生新的现金流偿还贷款。全产业链模式强化了对养殖户的契约约束力,防范了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了贷款归还履约率。

(二)合作银行

对养殖户所发放的贷款,无论从协议约定还是实际代偿来看,由于担保公司100%兜底,只要担保公司及其后盾唐人神集团经营正常,合作银行几乎不承担贷款损失风险,仅丧失了以该项资产获取高收益的机会。其风险分担机理如下:

1.低风险低收益。截至2015年3月末,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累计回收贷款本息8787.31万元,其中本金7972万元,利息815.34万元,没有发生一笔逾期付息或不良贷款。按三方合作约定,养殖户贷款利率按1年期央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5%执行,即2014年11月22日前执行6.9%,之后央行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目前执行6.15%,分别比该行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该区域其他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低1.63、2.08个百分点。据测算,若按合作银行涉农贷款平均利率计收利息,对养殖户担保贷款则少收293.8万元。对于合作银行而言,承担较低风险与获得长期、稳定但较低的收益是基本对称的。

2.多方合作博弈。合作利益的分配既是妥协的结果,又是达成妥协的条件,从而形成合作三方利益链。唐人神集团作为大型优质企业,明显处于市场优势地位,是众多银行的争夺对象,在选择合作银行时,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作为贷款终端消费者的养殖户处于利益链弱势方,为了使合作循环运行,担保公司代养殖户进行议价,通过公开、竞争、透明的招标运行机制遴选合作银行,形成能被各方接受的贷款市场利率,从而实现价格发现功能,使合作三方利益趋于合理均衡。

3.收益叠加效应。合作银行自2012年8月参与产业链担保融资之后,收获了综合叠加效应。一是有效拓展信贷市场。截至2015年3月末,累计投放合作担保贷款2.21亿元,贷款余额1.37亿元,同比增长76.63%,占该行全部贷款余额的43.7%;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成功进入信息不对称市场,成为其对外开展业务的宣传名片。二是派生稳定的存款沉淀。包括按用料进度分次放贷进入资金池的资金以及担保公司按贷款额20%交存的保证金等,2014年末余额5818万元,占该行存款余额的23.49%。三是节约信贷交易成本。目前合作三方的市场交易行为实现了组织内部化,形成对合作银行成本较低的交易环境。如合作银行对贷款20万元以下的养殖户免予实地考察,贷后管理、代偿追索均由担保公司负责。20万元以下贷款笔数占47.3%,减轻了合作银行对分散养殖户的信用考察成本和风险监督成本。四是获得央行支农再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契合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唐人神生猪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为央行精准支农提供了良好平台。央行支农再贷款的注入以及较低利率,减轻了合作银行成本传导压力,有利于促成合作三方风险分担机制的形成。截至2015年3月,合作银行累计获得央行支农再贷款3.7亿元,余额1.75亿元,占其全部贷款余额的54.8%;支农再贷款利率(3.1%)比合作银行平均存款利率低1.5个百分点,从而使合作银行对养殖户利率优惠后仍有3%以上的利润空间。2012—2014年合作银行支付央行支农再贷款利息后,担保贷款净利差分别为3.39、3.28和3.37个百分点。

(三)养殖户

养殖户是生猪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最底端,风险不确定性最大,包括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疫病防治风险、外源融资风险、生猪售卖风险以及法律诉讼风险等。如何有效降低养殖户整体风险,使其积极参与产业链融资,成为促成并扩大三方合作的主旨所在。

1.重点缓解外源融资风险。根据信贷配给理论,由于养殖户自身缺陷,过去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仍然难获贷款。但自三方合作以来,养殖户从融资中直接受益:一是贷款可获得性显著提升。据统计,共有1610户养殖户获得1728笔担保贷款,累计金额2.87亿元,其中68.2%的养殖户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贷款能帮助养殖户获取规模利润。在猪场、人工投入等固定成本衡定情况下,规模经济效益取决于变动成本。养殖户融资后将腾出饲料资金购买更多种猪、仔猪提升养殖规模,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机会更大。以平均每头出栏肉猪养殖成本800元计算,担保贷款相当于扩大35.88万头养殖规模,平均每户增加223头出栏肉猪,44%的养殖户迈上2000头出栏肉猪的规模养殖台阶,即使以最低肉猪价格10元/公斤计算,扣除贷款利息后,担保贷款使每个养殖户平均增收5.46万元,抵御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的能力更强,更加关注长期收益。二是融资成本处于可承受的合理区间。养殖户担保贷款成本包括银行利息(6.15%)和担保费用(3.0%),若不通过唐人神担保贷款渠道,养殖户独立申请银行抵押贷款利率为12%以上。如前所述,唐人神着眼于扩大合作和平衡各方利益,充当了分散弱小养殖户的贷款议价人,合作银行在担保公司100%代偿等条件下让渡部分利益,使得养殖户贷款财务成本有效外溢。三是代偿缓冲机制效果明显。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养殖户经营困难,或贷款期限与养殖周期不完全匹配导致养殖户流动资金紧张,可由担保公司先行代偿,占全部代偿的98%。养殖户再通过展期或续贷继续获得资金扶持,渡过难关,避免未到出栏期生猪被收还贷或冻结抵质押资产而无力翻本的情况,赢得价格反弹的机会,可持续性养殖得到保障。

2.有效规避不可抗力风险。生猪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即属于此,是养殖户面临的最大风险。剔除养殖水平与规模、疫病防控等相关因素外,由市场自动调节形成的“猪周期”,决定着养殖户赚钱或赔本的基本格局。而科学养殖可以规避不可抗力风险,唐人神科学的数据和宏观的视野有利于对生猪市场形势的把握,能帮助养殖户增强对猪价周期的认识,指导养殖户遵循市场价值规律,适时适度收缩或扩张养殖规模,有效规避养殖“羊群效应”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3.降低或防控关联性风险。帮助养殖户降低其他可控风险以抵消部分不可抗力风险,使整体风险下降,从而使合作更具可能并扩大规模。一是疫病防治风险。养殖户与唐人神集团合作,使用“美神”种猪和“骆驼”牌饲料,能享受免费驻场专业疫病防治技术指导,降低养殖损失。还可购买生猪保险规避疫病风险。二是生猪售卖风险。卖猪难也一度困扰规模养殖户。要实现出栏肉猪成本效益最大化,通常养殖时间不超过150天、体重不超过110公斤,全程料肉比不超过2.3∶1。唐人神按市价优先回收出栏生猪的兜底合同,解决了养殖户及时出栏销售特别是价格下跌时恐慌性抛售难题。三是法律诉讼风险。正常代偿需求养殖户,可以获得担保公司给予的还款缓冲期,仅赖账不还且退出养殖市场的养殖户,才面临资产冻结、抵押物处置等法律诉讼风险。从合作实践来看,此类风险仅有1例,涉讼金额20万元。

三、结论:唐人神模式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

(一)可持续: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动态合理均衡

唐人神模式创新了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总体实现了市场机制下的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目标。从三方合作中显而易见,没有任何一方没有承担风险,也没有任何一方未从中获利。市场参与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中各担其责、各得其所。唐人神集团杠杆撬动信贷资金,将众多分散养殖户牢牢收归其市场麾下,饲料销售放量增长,利润大幅提升;合作银行借助大型企业集团的实力与增信,拓展了常规市场之外的信贷业务,优化了信贷资源配置,收获了多重综合效益;长期信贷配给受限的养殖户不再是银行的“弃儿”,他们作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利益链上赢得了重新定位和适当份额。抗风险能力得到市场考验。本轮周期内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且难以左右,近三年价格一直低迷,毛猪每公斤最低不到10元,比2010—2012年高价位下降近10元,唐人神模式经受住了价格波动、疫病灾害、信用风险导致的代偿冲击。合作三方行为模式大致成型并仍处于动态调整优化之中。现有风险分担格局既是参与各方反复博弈的阶段性结果,也将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合作的深入,不断实施帕累托动态改进。激励与约束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交流、理解与妥协以及风险、收益与均衡,是长期合作共赢的基石。

(二)可复制:财务可持续、流程标准化下业务全覆盖

唐人神模式复制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如上所述,唐人神模式的管理运行机制经过不断调整优化,已趋成熟并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为复制扩大业务覆盖面提供了可行操作范本和可靠运行机制。受担保公司注资额影响,目前担保贷款仅限湖南省内,担保业务也仅覆盖到其1/7的养殖户,尚不能跨省开展业务。但2014年省外饲料营业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由36%提高至58%,省外饲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省内担保贷款的成功探索以及省外担保业务的发展需求,推动唐人神在财务可持续、流程标准化下加快该模式省外复制步伐。2015年唐人神集团拟将担保公司增资至3亿元,将杠杆撬动15亿元担保贷款,将业务范围扩大覆盖至其全国养殖户。此外,唐人神产业链融资模式也可复制于生猪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如饲料原料采购、猪肉制品终端销售等。

(三)可推广:类似产业链的适应性特征与启示

唐人神模式的创新思路和运行方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形成产业链核心企业带动下的市场主体多赢格局的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弱势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常适用于具备以下特征的产业链:一是存在类似“企业+农户”这种“大而数量少、融资易+小而数量多、融资难”的产业链组织结构.包括:有处于产业链优势地位的核心企业,具有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经营能力、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绝对优势,承担着产业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调度和枢纽运作,控制或影响产业链的运行方向;有规模偏小、分散经营、自有资金不足、技术水平薄弱、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的众多上下游中小企业。二是产业链集群度相对较高,市场竞争充分。三是核心企业有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结成“信用共同体”,并将产业链信息、信用、信贷金融资源进行整合的需求。推广运用的方法,不外乎核心企业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撬动金融资本,借此做大做强产业链。当产业链高度整合后,不仅限于设立担保公司,还可以设立财务公司等,将担保、融资服务产业内部化。

(四)可调控:减少通胀、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

生猪生产与市场供应既关乎物价稳定,又与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唐人神模式促使生猪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交易成本内部化转变,能进一步优化养殖规模结构,使之由分散走向集中。据统计,我国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猪场产量已经占到总产量的40%。金融支持的规模养殖使得行情波动时退出意愿较低,在行情低迷期间支撑作用更强,同时,规模养殖户对未来的科学预期影响生产决策,进而影响行业的产能及产量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的“逆周期”操作对原有猪周期形成了一定的对冲作用,降低猪周期的波动幅度,当规模养殖进一步发展壮大,能有效稳定生猪市场和价格。金融对生猪养殖的有效支持,是对生猪市场调控的经济手段,先于冻肉收储、能繁母猪补贴等被动滞后应对措施,让市场决定价格,有利于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减少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实现央行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1]段作强,刘春华,孙一昕.农业产业链下的信息、信用与信贷链接:东营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4,(1).

[2]程永娟,孟枫平.农业产业链融资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衡霞.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分担机制的理论诠释——以资阳市六方合作机制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猜你喜欢
唐人代偿产业链
陆伦根:肝硬化代偿期管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8
谢雯:肝硬化再代偿的全面认识
肝博士(2024年1期)2024-03-12 08:37:24
唐人路上 花瓣飘香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2:20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中国唐人御工坊 中国唐人琴苑
对联(2019年11期)2019-05-19 05:04:24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戏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8:28
产业链春之奏鸣
古代也有交规,唐人超速要“打屁股”!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