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视角下的连锁企业商贸流通体系优势培育路径

2015-01-04 02:54徐锡志郑州财经技师学院郑州450003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货物

■ 徐锡志(郑州财经技师学院 郑州 450003)

商贸流通体系优势的形成

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的商贸流通体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它是通过企业的精心设计,在上下游企业的供需链、配送体系、送后服务体系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创造出较高的业绩和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如图1所示,商贸流通体系优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设计从而形成自身体系的优势:一是宏观层面上商贸流通企业在市场中的准确定位,依据自身定位建立适合其长期稳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结构,落实自身竞争优势;二是通过企业自身具备的独特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区位优势、企业家才能及人脉)优势,为企业带来较好的供应来源、较高的管理水平、较为便利的基础设施等,转化为企业独特流通体系优势,使得其他竞争对手望尘莫及,保持其动态配置和更新,不断优化流通体系;三是将商贸流通体系优势扩展到整个流通产业,通过兼并或并购其他产业,并通过供应链和资源的流通带动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流通和发展,反过来带给商贸流通企业更多的供给,从而达到在行业外优化商贸流通体系,扩充其优势。

表1 我国GDP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图1 商贸流通业优势形成图

外包视角下的连锁企业商贸流通体系现状及问题

如表1所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品批发和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156998.4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237809.9亿元,并且零售额随着经济发展在GDP中的比重值逐渐增大,说明我国零售行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

商贸流通企业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如批发和零售行业、货物配送行业等,如果连锁经营商贸流通企业事必躬亲,则需要较为全面的设施基础,如此带来的后果是自行建立商贸流通各体系花费较大且专业程度不够,通常借助外包形式通过专营的商贸流通配送企业,从而达到既节约了货物流通的成本,节约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又享受了专业、及时有效的商贸流通各项服务。2011年中国仓储协会关于商贸流通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说明,31%的商业企业选商贸流通企业的标准是以经济性为主要考虑标准;39%的连锁企业对商贸流通企业选择的标准是商贸流通体系的服务质量;30% 的连锁企业选择商贸流通企业的标准是商贸流通企业的供求关系。但无论连锁经营企业的主要考虑标准是什么,出发点都是希望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高质量的商贸流通服务。但是由于基于外包业务的商贸流通企业的介入,对连锁经营企业有一定的冲击,并给商贸流通企业带来了契机,使得地区或企业分工越来越深化,从而提高各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为使得外包形式发挥高生产率的作用,必须提高各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克服其自身存在的发展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缺乏流通体系优势等问题。

(一)对商贸流通业及商贸流通体系缺乏正确认识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不仅包括交通运输业,还包括零售业和餐饮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重点行业,是连接商品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纽带。商贸流通产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市场经济结构优化和成熟程度的表现,但人们对其作用认识远远不足。大多数人们认为商贸流通仅限于货物的运送,商贸流通体系仅限于货物运送体系,将企业管理的重心放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极少关注其产品流通,建立自己的简单物流运输和商贸流通体系,更不会将产品的流通纳入企业重点战略之中,缺乏正确的认识。或是将其货物流通外包给专业商贸流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的选择不够重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内部资源,促使商贸流通效率提高,促使企业发展,同时利于经济转型时期中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对商贸流通企业可以提供的服务了解很少,抑制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

(二)商贸流通体系混乱且流通中心功能单一

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销售和物流基础上的,但其业务广泛的特性及企业的设置导致商贸流通体系的混乱,很难发挥商贸流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商贸流通中心点的建立往往依据原有超市、供销社点或是旧的仓库改建而成,对货物流通提供的服务业仅限于商品的配送、存储等功能,没有完整的商贸流通体系和必要的分拣设备等,导致其功能相对单一,缺乏商贸流通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般连锁大型超市的选择是外包给专业商贸流通企业,借助商贸流通企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操作,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佳状态,但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体系的不完善性导致商贸流通中心的专业度和基础设施的低水平,商贸流通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总体水平较低,商贸流通服务效率低下以及较低的经济效益。

(三)商贸流通体系信息化程度较低且管理水平低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指导,只有融入了信息技术,才能使得企业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我国当前的商贸流通体系保留了传统形式,不能及时较好的将信息化融进企业运营和管理平台当中,使得商贸流通企业在业务营运中缺乏真实有效的指导,使得业务也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商品运输部门,对商品只有简单的运输和配送,缺少对商品信息的整合和规范,缺少利用信息网络对商品配送路径最优规划、库存管理最优控制、效率最高设计。此外,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平台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由于信息管理平台的不完善,导致在商贸流通体系中存在管理成本较高、管理效率较低的现象,使得整个物流体系的效率很难脱离效率低的状态,在商品零售方面,缺乏有效的促销手段和销售管理方式;在商品配送方面运行效率低,据统计,国外平均一个连锁店配送70个左右销售中心的货物,需要的运送车辆也仅是4辆左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平均一个连锁店配送8个销售中心的货物,需要的运送车辆也是4辆左右,显而易见我国商品流通的效率远低于国外水平。

连锁企业商贸流通体系优势培育路径

(一)深化对商贸流通及其体系的认识并提升专业人才素养

由于我国对商贸流通业的认识和错误理解,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缓慢,滞后于其他国家的发展。如何快速发展一个产业,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商贸流通产业的定位和范畴,商贸流通连锁企业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念,商贸流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应当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充分发挥其“加速器”作用,带动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商贸流通产业不仅包含物流配送企业,还包括批发和零售业,因此在整个商贸流通体系中不仅包括商品的配送体系,还有商品的销售环节和商品售后服务体系。最后,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企业发展引进活力。在正确认识商贸流通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产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信息化技术,培育其将信息技术和商贸流通产业有效结合能力,以及引进先进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定期分类组织企业员工的继续学习和培训,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从而充分发挥“第三利润源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连锁经营商贸流通企业特点规范商贸流通体系

由于商贸流通中心的功能单一性,导致商贸流通企业的效率打了折扣,不能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助推器功能。应当结合连锁经营商贸流通中心的特点,丰富商贸流通中心的功能,不仅作为商品配送和存储的地点,而且是货物销售和宣传的中心。不仅要根据每个商贸流通中心的特点丰富商贸流通中心,还要充分规范商贸流通产业的整个运营体系。

第一,优化商贸流通业的商品销售体系。商贸流通的销售体系是指批发和零售行业的服务,包括货物的储存和展销过程。首先根据货物的储存条件需要,建立符合条件的仓库或储藏室,维护好货物的物理特性和本质属性;其次是建立较好的销售体系,涵盖正常的销售手段和节假日的促销手段,如节假日的价格折扣促销或是送赠礼品的手段。第二,优化商贸流通业的商品配送体系。商品配送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便利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商品输送的路径选择、规模配送的企业联合等,首先表现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只有建立了便利的交通资源和配送路径的选择才能优化配送体系。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是货物流通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积极投资和建设基础设施,为物流配送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选择恰当的配送模式,在外包的视角下,通常选择第三方物流,避免了自营配送模式的高成本、低水平,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水平依旧远低于国外水平,应当完善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模式和恰当的配送模式,真正达到节省花费达成合作双方的合作目的和利润实现;商品的配送路径要综合考虑运送物品的特性,准时将货物完好无损的送到目的地,实现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路径选择;最后是要联合其他配送公司,以避免出现空箱运输或是半箱运输的状态,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作用,或是形成规模经营,达成双赢状态。第三,优化商贸流通业的售后服务体系。售后服务体系是考核一个企业体系完整的重要标志,优化商贸流通业的售后服务体系,要提高商贸流通体系的售后服务水平,配备较为专业和熟悉产品特性的人才,以提供给顾客最好的服务。

(三)提高商贸流通体系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商贸流通产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整个企业的管理层面信息化建设、提高批发和零售的信息化水平、商贸和服务配送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售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在管理方面,商贸流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是企业管理系统和信息化的结合,以信息化和电子化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的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透明化、公开化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商贸流通产业中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进行信息整合、配送管理、售后服务和信息追踪,实现商贸流通体系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从而节约管理成本;在配发和零售体系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其仓储和销售手段的信息化,通过建设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对商品的库存数量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订货或促销,以保持商品的新鲜特性或是防止滞销;在商贸和服务配送方面,要建立商品流通的电子信息,能够让顾客时刻观察到自己商品的运送路径和动态信息,以增加流通商品的安全特性,或是在货物发生意外时及时补货或其他补救措施;在售后方面,则表现在其货物保质期内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或产品售后咨询,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交流方式和产品的记录方面。无论是管理,还是销售、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都实现了商品和服务的透明化操作,而透明化操作则会吸引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与商贸流通企业合作,从而获得较高收益。

1.杨洁.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结构研究[J].商业时代,2014(18)

2.袁永友,龙伟,陈继元.中部城市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品牌塑造与差异化发展探讨—以服务外包园区为例[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6)

3.忻红,李欣钰.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环境分析[J].商业时代,2013(13)

4.汤向俊,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及其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货物
逛超市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进出口侵权货物刑事执法之法律适用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