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2015-01-04 02:10赵秋静
大陆桥视野 2015年4期
关键词:主体大学大学生

赵秋静

大学文化价值认同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赵秋静

大学文化的根本使命在于塑造完整人格。文化育人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大学文化传递出的信息进行不断反思和追问的求真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分化与自我认知提升的主体。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一种被支配、被管理的从属制度框架内,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与主体地位的持续缺失的矛盾冲突,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育人的效力。反思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注重培养其主体意识,使其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体悟当代社会共存共荣及主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统一。

大学生 主体意识 文化价值认同

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完成文化育人、文化引领、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必须重新审视和确认大学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的逻辑起点。既然大学文化的使命在于对教育对象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那么,大学文化建设的起始点就不应该是目标和内容本身,而是教育对象的思想现状、兴趣需要和能力水平。

一、大学生群体接受思想文化的反思性选择特性

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社会网络化、文化多元化对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来说,冲击和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差异性、选择性、独立性、务实性明显增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关心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能力的施展,注重个人利益、个体价值的实现。但是在我国大学校园管理及大学文化建设中,大部分高校管理者将自己看做是全权负责人,学校与学生实际上是一种主从关系、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造成在实践操作层面的大学生主体性缺失。这与大学生日渐觉醒的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不断激化。因此,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斤斤计较的情况。

著名社会冲突论者科塞认为:“冲突对其发生于其中的关系并不总是反功能的;冲突经常是为维护这种关系所必需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冲突本身,而在于对待和处理冲突的立场、态度和使用的方法。首先要求我们正视大学生群体接受思想文化的反思性选择特性。

大学生接受思想文化的本质,不是“认识论”所说的“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也不是“反应论”所说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反思性选择”,是对作为“接受客体”的思想文化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和重组的过程。

他们是靠自己所在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反思和体认学到的东西,而不是作为被动者接受学到的东西。因此,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接受、服从、被管理的角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群体对大学文化所传递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规范、理想信念进行不断反思和追问的求真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是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分化与自我认知提升的主体。

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

价值理性的回归长期以来,我国一味开发大学文化的社会价值,重视服从特定社会规范和要求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促进个体价值实现、人格完善的目的性价值。经济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使相当多的大学变成了加工学生的“生产流水线”,将学校简单地看做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加工厂”,将学生按统一模式来培养,已经顾不上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和人格建构的完整。大学生群体也相应地认为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仅仅为获得一张文凭,并由此换来一份“好”工作。

在多元文化冲击与挑战中,大学文化要摆脱被动地应付和解决问题的局面,关键是清除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开始尝试确立一种以人为目的的文化价值观和方法论,要把满足个体的精神性需要当做现实的任务和目标,把个体主体人格的培养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的理念,实现“使人成为人”与“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培养目标融为一体。这种价值理性的抉择,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首先要求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大学生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大学管理与建设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自身主体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可大体描绘为大学生在与大学文化互动过程中形成的通过自身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卷入大学文化建设活动。

通过参与,人不再是管理的对象、工具和手段,人的存在和发展成为目的。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过程既是对价值理性的回归,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时代呼唤。

三、搭建平台

在参与中实现大学文化价值认同所谓大学文化价值认同,就是大学生群体在学习与实践中通过交往、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文化价值结构以顺应大学文化价值规范的过程。“如果说大学生通过文化事业载体只是充当了文化消费者的角色,那么大学生通过校园文化则是扮演了文化生产者的主角。因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学生自觉建构的文化成果。”

1.学校自上而下打造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参与平台与机会。(1)管理者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大学生是自身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二是指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公民,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是他们基本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校方和管理者的恩赐。各部门管理者、各级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团委、社团组织,在观念上要实现由“管理大学生”向“大学生管理”的转变。建立健全激励、保障、约束学生正确行使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学生有序、平等地行使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使权力的运行过程公正、公开、透明。学校的各项管理原则和规范条例,尤其是那些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文的制定和实施,理应包含对学生需要、权利、意志的尊重;包含对学生积极主动、畅通参与的激励和保障;包含公正、平等、民主参与的方式方法的拟定。用制度化的条文规定明确大学生参与校园建设和管理的权与责,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

(2)创新文化载体,搭建学校与学生间交流的“直通车”,充分利用网络。大学生群体对信息异常敏感和好奇,他们既有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又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是社会信息化的主动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网络的普及一方面加剧了多元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又成为学校与学生无障碍沟通的一个重要媒介和渠道。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网站,但是大多是单方面的发布信息和公告,能够实现学校与学生双向互动的并不多。北京大学“未名BBS”站,校长兼任BBS站长,通过“院系沟通”“学术研讨”“热点讨论”“电脑网络”“乡情校谊”等板块,学生轻松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心声,表达自己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因此,一些新闻媒体经常从“未名”上收集新闻线索。吉林大学在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学生与网络中心共同建立了由学生自主管理运营的“牡丹园”网站,制定“站规”,由全体师生监督,学生版主管理。网站首页包含书记信箱、校长信箱、网络资源下载等内容,站内涵盖学习、娱乐、交友、互助等琳琅满目的板块。“牡丹园”成为学生与校方、老师、外系以及其他校区学生沟通交流的最重要平台,也成为学生重要的接受文化熏陶和洗礼的精神家园。

举办学生听证会。学生听证会就是校方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针对学校建设或学生事务中的重大事项,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听证会或者讨论会,向他们公布信息、征询意见。学生听证会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关注,但是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学生模拟听证会”的阶段。山西中医学院2008年举办校园文化建设听证会,参会的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对该校校园科技文化节、社团科技文化活动月、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社团活动等开展情况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积极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学生听证会、学生座谈会等是大学生参与治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的重要体现,是一种人本的大学文化价值观的展现,更是一种有效的主体人格塑造活动。

成立学生维权机构。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如果学生失去必要的权利,就会直接导致他们主体地位的丧失,而自身利益也必然受到损害。江西财经大学创建了“大学生维权中心”特色文化,定期收集学生针对校园维修、绿化、图书馆、食堂以及课程安排、专业培养方案等各方面的问题。信息的发布、整理、解决、公布,由信息公证处、解决部、宣传部、编辑部、网络部、办公室等6个部门协调进行。通过畅通的沟通与反应机制,激发学生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此外,也可以通过创办学生申诉委员会、学生事务仲裁委员会等机构来激活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拓展学生参与管理的空间,保障学生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进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大学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3)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及公益性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题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题;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华中师范大学坚持25年举办“一二·九”诗歌邀请赛,参与范围覆盖湖北省所有大学200多万学生,给广大学子创造了一个和同学友人与知名作家进行思想交流碰撞的机会和平台,通过跨校赛诗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审视、阐释、解读社会上的新鲜话题,畅想理想与责任。

南开大学开展“杰出南开人月”活动,缅怀先贤、省身立志。井冈山大学开展“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风采活动,利用假期深入老区农村,记录下革命先烈的生动事迹,同时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激发了学生心理体验和情感认同。

公益性实践活动是激发大学生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最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第二课堂。要保证这一课堂的有效性,关键是要建立大学生公益性实践活动运行的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如校团委设立指导负责公益性实践活动的总会,各学院设立分会,制定管理和运行的办法条例,包括志愿者的选拔、培训、奖惩等。

2.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联结学校与学生的纽带作用。(1)实现学生会、社团组织管理运行的民主化、科学化。学生会、各种社团、协会是高校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这些组织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各种学生组织的发展和运行,造成一部分学生想尽各种办法加入学生会,为将来进入社会积攒个人资本;相当一部分学生退避三舍,躲进自己的小圈子里。致使这些学生组织无法真正发挥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要想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和作用,各学生组织和社团就必须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组织发展和运行原则,代表绝大多数学生的合理利益诉求、尊重学生的意见要求,上传下达。

(2)对各种学生组织给予必要有效的授权和帮助。大学生群体参与学校建设管理的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往往也仅限于次要事物,流于形式的表面参与,未涉及关键问题、实质性内容。让学生自下而上地参与决策过程,校方及管理者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利益需求,简化信息沟通的程序,不仅没有降低效率,反而会增强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投入相应的人员和精力,通过充分放权和有效帮助引导的方式实现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实质性、高质量的参与管理,有利于学生在参与中对所接受的思想文化进行积极的、理性的审视选择,在参与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理念的构建。

对大学生群体文化主体性的理解、尊重、认可,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激励。在大学生主体性的释放中,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同化力得以显现,大学文化的思想引领、人格塑造、行为约束的任务目标得以完成,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塑造与大学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得以实现。

大学生群体在参与中实现由自我意识向主体意识的转变,在参与中体悟当代社会共存共荣及主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在尊重、理解、对话、沟通中确立一种时代性的思维。

[1][美]科塞.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3.

[2]陈秉公,陈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知群体”中引领的规律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9.

[3]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5.

[4]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2.

[6]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6.

猜你喜欢
主体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