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电影的思想性危机

2015-01-04 05:17张芳
电影文学 2014年23期
关键词:思想性李安危机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前十年期间,我国华语电影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体制的改革,我国华语电影若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势必需要与时俱进踏上转型之路。然而,在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华语电影不可避免地遇上了思想性危机,暴露出许多思想性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华语电影的转型进程。在此,本文将从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出发,着重分析李安电影的思想性危机,希望以此来警醒我国华语电影人。

[关键词] 李安;李安电影;思想性;危机

追溯我国华语电影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前十年这一阶段不仅是我国华语电影崭露头角、迅速崛起的见证时期,而且也是我国华语电影实行现代化、思想化的转型过程。在这大约三十年间,我国华语电影涌现出具有求新立异思想的第五代电影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李安、王家卫等,他们因在少年时代经历了国家社会的大动荡,经历了我国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于是乎他们一边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与专业技能推动着我国华语电影的进步,同时又不得不承受着国内外大政治背景的影响,面临着华语电影的思想性转型,学术性开始慢慢替代政治性。但是,综观那些年间的华语电影作品,不可否认我国华语电影在思想性转型过程中产生了危机性,为此本文将从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出发,着重分析李安电影的思想性危机。

一、李安及李安电影

对于李安导演,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这位生长于台湾的中年导演至今已执导了多部较为著名的电影作品,如1993年的《喜宴》、2000年的《卧虎藏龙》、2005年的《断背山》,等等。这些电影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实现了李安在拍摄影片时的多种尝试,李安将他所接受的东方传统教育及电影学思想与西方现代电影文化相互融合,最终拍摄出许多具有知名度的电影作品,并为其赢得了较高的世界电影地位,成为亚洲迄今惟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

纵观李安导演的诸多电影作品,可以发现其形象地利用光影来实现对传统与现代伦理矛盾的揭露,实现了对东方与西方文化冲突的影像揭示,李安导演以一种全新视角向观众展现社会百态,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然而,若是客观评价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其既具有成功、新近的一方面,同时又具有保守、平和的一方面,这与李安接受了东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台湾的基础教育以及李安经历了台湾电影划时代的运动,因而李安对电影有了更扎实、更理性的认识与思考,但这种环境又影响着李安在影片拍摄时对政治、道德伦理、文化观念等的处理,导致影片思想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而另一方面,李安又远赴美国学习了较为先进、多元、开放的电影知识,好莱坞电影商业运作机制对李安影响极大,这也促使了李安在后来的电影道路上更多关注商业成功、票房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李安电影的风格特征,李安的电影作品总是给观众一种平和感,而不是刻意性的剑拔弩张,只是这看似优点,却映射出李安电影的思想危机。因为平和的另一方面是其电影作品政治性话题的弱势化,是其影片主题思想性的趋简化,还是其导演立意与作品意蕴的保守化,而这同时也是我国当代华语电影所暴露出的通病。

二、李安电影的思想性危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力推行,中国华语电影逐渐走出国门,开始向世界电影实现交流与学习。虽然说能够参与到国际电影节中已是我国华语电影的一大进步,但我国华语电影若想入围并获得戛纳电影节的奖项,这对于我国华语电影来说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思想性与艺术性是电影节评选影片的重要标准,然而我国华语电影虽多,可是能够同时达到这两个标准的电影作品却少之又少。就连已荣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李安其电影作品也存在一些缺陷,出现了思想性的衰减与危机,具体有如下三个思想性危机。

(一)电影话题政治性的弱势化

接受与认同了好莱坞电影商业运作机制的李安导演有着自己的一套电影理念,他试图能够完美地将商业与艺术相融合,从而拍摄出极具吸引力且充满艺术张力的成功电影,以获得国际电影的关注及认同。对此,李安在台湾接受的后新电影理念以及美国学习的电影理念影响着其电影作品话题的政治性,立志于拍摄出能够吸引国际关注目光的电影作品的李安在影片话题选择上也偏向商业与艺术的融合,一般都挑选具有争议性、世界性、低成本创作的电影话题,而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电影话题就只有政治与性。但由于政治性电影话题过于敏感且区域性的政治话题具有局限性,不了解本国区域性国情的国际评委不易于理解电影话题的内涵性,不易于中西方观众对影片的理解,于是李安折中考虑,将社会中的性话题融入家庭话题中,以希望最大限度地获得中西方观众的接受及认同心理。

于是乎,观众总会在李安导演的诸多电影作品中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即家庭与性都是其电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李安导演则巧妙地通过家庭与同性恋的电影话题来影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政治性问题及政治现象,这为李安早期的电影生涯开创了一条独特、便利之路,只是这种转化与包装恰恰引发了李安电影的思想性危机,导致其电影话题政治性发生弱势化。因为李安导演将极具敏感性、激进性的性话题或暴力话题隐藏在平和的家庭电影话题中,仅是利用这些敏感性话题充当辅助作用,以牵扯出家庭矛盾的深层原因,而没有真正在本质上触及那些具有争议、敏感的政治性话题。如《断臂山》,李安弱化了影片中的同性恋情感问题,而重点向观众传达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情感;又如《色·戒》,影片中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的禁忌性行为被李安进行了感性的美化。但是,这样的处理却无形中弱化了电影话题的政治性。

(二)影片主题思想性的趋简化

观看李安导演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会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感悟。但是,观众往往只停留在对电影作品表面、浅层次的思想感悟上,而影片主题深层次的思想性却被李安含蓄内敛包裹在故事内容中,其影片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并非观众能够轻易感知。当然,这并非怪罪于观众的认知水平不够,主要原因在于李安对影片主题的思想性进行了简化处理,在趋简化的影片主题思想引导下观众自然只能停留在对电影作品浅层面的认知与感悟当中,而很难真正领悟影片中那些被隐藏的深层次思想。李安对影片主题思想性的趋简化处理就如一把双刃剑,利弊相当,一方面如此处理能够满足广大观众通过观看电影获得放松与视觉冲击的审美目的,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李安电影的思想性危机。

如在《饮食男女》这部电影作品中,李安导演突出了影片恋父情结的主题思想,观众可以通过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中感受到父女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对伟大父爱的渲染。相信许多观众都能从这个讲述父女关系的故事中感受到父亲对女儿以及女儿对父亲的浓厚情感,但是在这种充满弗洛伊德式恋父故事包裹之下却不着痕迹地隐含了另一个较为复杂性的主题思想,那就是女儿对父亲以及父亲对女儿那种难以言喻的极端复杂性情感。影片中的父亲在其妻子去世十六年之久依然没有再婚,而是独自艰苦地拉扯三个女儿长大成人,父亲在女儿心中的形象是伟大、无私的,她们对父亲除了怀有感激之情外,还具有一种超越父女之爱的情感寄托。因此,该部影片还隐含着另一个主题思想,即被压抑的情欲,影片中的父亲为了女儿后半辈子没有再娶,他承受与压抑着缺失情欲的生活,将所有精力与情感全部寄托在三个女儿身上。只是,这个主题思想在影片中被简化,甚至被隐藏化,李安更多的是向观众传达简化过的父女情感。

(三)导演立意与作品意蕴的保守化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前十年这30年间,我国的社会环境一直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各个领域都经历了体制改革问题,当然电影领域自然包括在内。体制改革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在于能够促进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而坏的方面在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导演立意与作品意蕴趋于保守化,从而限制了电影作品内涵的整体高度。许多导演在体制的影响下,其拍摄电影的思想观念过于保守化,他们所拍摄的电影作品不敢过多涉及敏感政治性问题,因而即使导演在拍摄之前其创作初衷是大胆、进步的,但为了令其电影作品顺利通过审核,他们不得不采用一种保守的创作方式,将影片的真正立意与深层意蕴包裹起来,以不清晰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让观众自觉去思考影片中没有明显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情感。

就如李安导演在拍摄具有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喜宴》一样,李安并没有大胆而直接地表现出中西文化存在哪些优劣之处,而是采用保守的方式通过中西结合的家庭成员关系来实现揭示,但这样的处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导演创作立意的自觉性,同时也会影响影片意蕴的深刻性。又如涉及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断臂山》,在表达两位男主人公微妙情感关系的部分时,李安导演也只是保守性地停留在表面影像表现上,而没有触及同性恋在社会当中的敏感性问题,甚至于在影片的最后李安导演还直接转换了影片原本的立意,以自然与人的情感关系替换了原来具有争议性的同性恋人关系。再如禁忌男女关系题材的影片《色·戒》,这部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禁播,只因影片中涉及许多情色影像,而这些不被当时的社会体制所接受及认同,因而一部具有深度的影片只能被冷落在一角。如此可见,保守化的导演立意与作品意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视听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这也是李安电影思想性危机的另一种体现。

三、结 语

时代不断变化发展,体制不断实现改革,我国华语电影势必需要与时俱进踏上转型之路,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着我国华语电影的发展。在我国,30年前的政治与文化环境在如今早已变化万千,我国华语电影也开始逐步向学术性的电影创作思想转型。然而,纵观这30年间的华语电影,其暴露出的思想性危机着实让人担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纵然是获奖无数的著名导演,但李安电影同样存在着电影话题政治性的弱势化、影片主题思想性的趋简化、导演立意与作品意蕴的保守化的思想性危机现象。不过,幸好在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李安电影的成功转型,这为我国华语电影人树立了一个警示的榜样形象。

[参考文献]

[1] 齐钢.日常生活、身体和文化鸡尾酒——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李安影像叙事[J].理论与创作,2009(03).

[2] 张健,张春晓.欲望与戒律之间的矛盾与平衡——李安电影的主题轮回[J].青年记者,2008(27).

[3] 高忻.论李安电影的艺术特色[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02).

[作者简介] 张芳(1988— ),女,山东东平人,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猜你喜欢
思想性李安危机
找准“德性” 灌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凸显思想性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起承转合+思想性
停电“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追求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课引入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以《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复习》一课为例
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