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绿色发展 促进能源革命——第四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论坛

2015-01-03 07:15
电器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储能电池电网

议题1:能源开发与高效利用

中国核电技术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奇蓁

我国核电正掀起一轮新的建设高潮。截止2015年2月中旬,国内核电运行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kW。其中,中核11台共859万kW,占42.7%;中广核11台共1151万kW,占比57.3%(见表1)。

截止2015年2月中旬,国内核电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841万kW,其中中核10台共1032万kW,占比36.3%;中广核13台共1538万kW,占比54.1%;中电投2台共250万kW,占比8.8%;华能1台共21万kW,占比0.7%(见表2)。

表1 我国在运核电厂装机总容量表(截止到2015年2月中旬)

表2 我国在建核电厂装机总容量表(截止到2015年2月中旬)

图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供需总量平衡、能源结构、环境生态、能源输运以及对国外资源依存的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在全部一次能源中,核电仅占0.8%;此外,在世界核电占总发电量比例中,中国核电比例最小,仅为2%左右,法国最高,约为74%(2010年数据),因此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要深入论证内陆核电,保护厂址资源,推动核电技术创新,抓紧示范核电建设。纵观我国核电站分布,大体在沿海省份,除了河北省以外,多半沿海省份已经建设了核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向中西部延伸,内陆地区经济加速发展,对能源和电力的需求日趋增长,例如2007年初南方各省发生了大面积、长时间的雪灾,造成了广大地区长时间的断电,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推动内陆核电的发展。此外,除提高电网的抗灾害能力,核电站是紧急情况下不依赖燃料运输的支撑电站。据数据显示,我国备选厂址可满足3亿多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其中40%为内陆厂址。

福岛核事故绝对不可能在中国发生。中国不会出现如此高的地震,并且中国没有如此大的海啸,因为海啸与海水深度和距离有关,中国的大陆架很长,海啸一般半米左右,南海海啸最大时约2米左右。此外,福岛放射性物质流出事件令人们担忧,主要由于福岛核电站三道屏障不完整,压力容器破坏导致水流进反应堆厂房,这些厂房不是钢封面的,不能很好地防泄露,水随着潮涨潮落进进出出。即使发生极不可能发生地核事故时,内陆核电厂亦可以采取措施,实现严重事故工况下放射性污水地“可贮存”、“可封堵”、“可处理”和“可实体隔离”。

能源技术革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立洗呈

能源革命是一个宏观概念,包括生产革命、消费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其具体实现形式就是通过产学研各界开展高级合作,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和热情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积极抢占绿色能源技术的制高点。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世界上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已经出现,页岩气开发,油气资源深度开发,煤炭清洁化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技术开发以及电动汽车、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在不断发展,逐渐取得突破。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经济增长点,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对于能源技术,我国需要确定一个更加清晰的方向。在能源技术革命研究中,技术方向、技术路线非常重要。举当年高清电视发展的例子,有的国家采取模拟电路的技术路线,失败了;有的国家走了数字化路线,成功了。恰恰因为技术路线正确,做出技术路线的正确决策,才能够取得未来的技术领先优势。我国需要结合国情和能源禀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研究我国能源技术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我国需要在能源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基本格局,以保持2030年后能源供给自给自足的局面。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未来能源的发展势必与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相碰撞,依靠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的分析,在能源生产、能源传输、能源消费方面进行突破,以实现能源清洁、互联的均衡发展。在能源生产方面,应大力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绿色新能源,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动力的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传输方面,打破传统能源传输介质束缚,更新能源传输方式。随着能源生产的多样化发展,能源消费转向就地消费为主。在能源消费方面,实现能源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为消费端因地制宜地选择能源消费类型提供可能,是能源就地消费的有力保障。同时,能源消费流量及状态数据可以被实时采集,便于能源间的协调控制与均衡发展。

议题2:电网安全与输变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装备安全运行与动力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予恕

目前,我国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领域已经创造了世界先进技术。《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将我国特高压装备的发展研究纳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规划之中,大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扩大行业发展优势,形成

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自主创新引领能力。

输电装备的安全运行保障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发展,我国在保证输电线路装备安全运行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众所周知,输电线路导线舞动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危害之一。对输电线路舞动的分析与防治属于动力学范畴。输电线路导线舞动是指输电线路导线在不对称覆冰及风力的作用下引起的一种低频率振动现象,其频率为0.1~3Hz,振幅为导线直径的20~300倍。

输电导线舞动的防治策略和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压重防舞器、动力减振器防舞器、失谐摆防舞器以及最近提出的线性零频减振器防舞器等。通过分析非线性减振器与输电导线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得出结论:非线性减振器的线性固有频率影响了输电导线各阶固有频率附近的共振频率范围,但其非线性刚度对减振器与输电导线的共振频率范围无影响,输电导线各阶固有频率附近存在共振频率禁带,共振频率禁带的大小与各阶模态函数的平方正相关。多个非线性减振器与单个同质量的非线性减振器相比,具有更宽的共振频率范围。

输电线路的构成,除了导线,还有杆塔和基础。杆塔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结构,它除承受静载荷外,还承受着风载、导线质量及舞动的动载荷,有时还需考虑地震载荷等,而基础则承受着杆塔和导线的载荷。目前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多数是对杆塔、基础和导线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振动等计算分析,以便确定其结构参数的大小。但是在输电线路送电过程中,它们是互相联系耦合的一个整体,建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理论结果与线路实验结果互相验证,以便做到安全、经济和可靠的运行。

输电线路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其理论基础是动力学,建议应给予足够重视,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技术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创造条件。

电磁脉冲及电力系统防护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锡凡

我国电网在自然或人为引起的电磁危害不言而喻,不论是发电厂、输电系统还是配电网,都难以幸免。

电力系统遭受EMP袭击将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会引起社会混乱。以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对美国电网防护EMP袭击的研究报告为例来进行分析。地磁爆引起魁北克大停电的案例。1989年3月13日发生的太阳磁暴,对北美和英国电力系统产生巨大的破坏。魁北克电网全部瘫痪,600万居民断电,英国南部电网两台400/275千伏自耦变损坏。新泽西Salem核电站500千伏/1200兆伏安变压器被漏磁引起的高温彻底损坏。

电磁脉冲辐射的主要来源包括太阳黑子引起的磁暴、高空核爆、人为的电磁干扰。数据显示,全球受EMP影响造成的经济使处理事故和恢复供电更加困难,其他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供水、金融等系统瘫痪,都给电力系统恢复带来困难,包括燃料供应等。

电力系统必须对电磁脉冲辐射的袭击进行防护,把破坏后果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并提出从分析和计算、试验与仿真、组织与协调、电力系统分析和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开展研究。

防护电磁脉冲主要做好三个关键环节,即:对电力系统的防护、减轻袭击的破坏后果、电磁脉冲弹袭击后的修复。要保护电力系统在受到电磁脉冲辐射袭击后仍能维持正常运行是不可能的。因此,防护原则应该是在灾后能迅速恢复对重要用户供电,通过特殊接地等措施保护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等,以及供气系统贵重设备免受E2、E3损坏。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对电力系统而言,电源布局和输电接线方式要适当考虑自然灾害,包括地磁爆、极端天气及电磁脉冲辐射等造成的破坏后果和恢复情况,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保护系统等应有合理的抗电磁干扰水平。同时加强变压器、断路器等关键设备抵御GIC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备用机制。

运行、调度人员应对防范EMP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并应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发经济有效的措施,防护EMP对我国电网的袭击。

能源革命与可靠性电力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禹胜

脉冲辐射(EMP)下是很脆弱的,可能导致几个月或更长时期的电力系统瘫痪和灾难性的后果。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力系统有巨大破坏力。早期高频电磁脉冲(E1)对SCADA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通信系统、计算机造成破坏,可造成配电网绝缘子闪络。中期的中频脉冲(E2)与雷电的电磁脉冲类似,相当于成千上万个雷电。在E1为之扫清保护后,可直接损坏电力系统主设备。晚期电磁脉冲(E3)类似地磁暴,主要对输电线路和低频设备造成破坏。由此可见,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力系统的巨大损失达1~3万亿美元,恢复需要4~10年,而防护费分摊到每个用户仅为20美分/年。所以,基于对魁北克大停电的分析和研究,2011年1月16日,美国有议员提出《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法案》。该法案明确针对三种电磁脉冲进行防护:高空核爆、电磁武器、自然产生的电磁脉冲。所以,我国也应该积极防范EMP袭击,引起危害可能对国防安全造成影响。

电磁脉冲造成的大停电难以恢复,大量一、二次设备同时被干扰损坏,电磁脉冲辐射会首先破坏通信系统和控制设备,

中国必须尽快由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能源的综合优化问题更为凸出。其要点是一次能源中的清洁替代及终端能源中的电能替代。如果不能实现能源的这两个替代,就无法持久地保障国家安全、环境安全及社会发展。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天然能源,包括化石类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用户直接消费的能源形式则被称为终端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作为终端能源既低效,又不环保。为了使终端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原本难储存或难输送的可再生能源,或者使化石类能源的利用更高效、安全、清洁,都需要先将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的形式,如电能、氢能等。其中,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占比往往被用来从一个侧面衡量社会文明的程度。而电力则是一次能源与终端能源之间的枢纽桥梁, 在能源的两个替代中均处于核心地位。

各种一次能源在其对应类型的发电站中转换为电能,通过电网输送,供广域的电力用户消费。不论从哪个视角来看,电网都被公认为是最复杂的人造系统之一,包括地域分布之广袤、时间尺度的多样、模型维数之高、非线性之强,以及潜在风险之大。电能又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商品,其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必须在每个瞬间都保持住,任何内外故障引起的电力不平衡都必须立即消除。智能电网的框架在能源革命中,需要深化其内涵,并拓展到与非电环节及其交互。包括在能源革命的整个进程中,如何主动发挥一次能源与终端能源之间大范围协调优化的核心纽带作用,在支撑环境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同时,提高全局能效,减少能源流全程中的风险。智能电网的框架是上述目标中的核心环节,但还不是全部,概念上至少存在着以下拓展的必要性。

从整个能源流的视角看,电力系统除了要根据智能电网概念来发展本身,还需要在能源流大规模的两个替代中, 主动地承上(一次能源)启下(终端能源),兼顾左右(与其他二次能源协调),提高整体能效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全局可靠性的视角看,一次能源的开发、二次能源的转换及终端能源的消费模式都会影响到电力可靠性;反之亦然。因此必须将电力可靠性问题放在能源流整体中考虑。此外,还必须计及相关的非能源环节的影响,包括与资金、减排、物流、人才、信息、政策与监管等环节可靠性的交互作用。

从信息融合的视角看,智能电网框架强调了信息系统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但外部环节中的事件必然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及潜在故障的风险。因此,信息物理融合的理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拓展。

虽然中国在电力安全性的预警防御技术上引领世界,但至少还不能满足下述需求。这包括充裕性问题被粗犷处理为固定比率的备用容量;即使对于稳定性的研究也还不能真实反映上下游环节及信息可靠性对电网的影响;缺乏对电力系统外部环节的自适应能力。应认真考虑极端灾害的风险, 将停电防御范围相应扩大,研究其外部灾害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在科研体制中,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占领前沿的同时,也应该鼓励瞬间即逝的发散思维。智能电网的框架尚未完整地反映能源革命赋予电力系统的使命。在大规模的两个替代中,需要深化其内涵,外延其范畴;在能源革命的推进中,更好地支撑环境安全和经济安全。

议题3:电工新技术与未来电网

“智能化”是微电网发展的不变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强

未来电网将是大电网与微电网的结合体,即超大型骨干网架和分布式微电网级决策的人工方式。而这只是实现电力系统改造升级的一个方面。大电网的坚强架构是微电网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微电网具有污染物零排放、接纳清洁能源、超强调节能力的特征,恰好为大电网提供补充。从根本上来讲,优化是智能电网最本质的特征。智能意味着电网能自主自动完成更多的人工操作,避免更多的失误,节省更多的时间,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未来电网的发展,是研究如何做好电网优化,把“好”做到“更好”。微电网的发展,智能化是不变的趋势。智能微电网具有微电网的所有特征,特别是零碳排放的特征。

的结合体。未来电网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调度,能实现电力系统的完全闭环。一旦发生大事故,对于调度控制来说,计算机的准确性与速度将大大高于层它能自动实现发电、储电、自用电以及与外部配电网交互电量的趋优化控制,优化微电网内部的保护系统、控制系统还能实现微电网与外部配电网“并网”与“离网”之间的干扰极小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传统科学与信息科学紧密结合,未来的电力系统应具有机器人的性质。电力系统应该实现人对于用电需求的各种意志,并能自主自动进行事故研究判断与处理,未来的电网调度、远程控制、需求响应的技术发展仍有更多的空间。在全球气候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化石能源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大前提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充分利用尤为重要。清洁能源的污染零排放、可再生的特性让开发者看好前景,但其不稳定性也给电网技术发展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如何缓解间歇性能源接入对电网的冲击,如何把新能源发电储存起来,成为电网调峰的新武器,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今后深入探讨。

现在电力储能的“标配”是蓄电池。而这种延续已久的储能方式也有缺陷:价格高、寿命短、体积大,有时候甚至需要专用的大厦进行蓄电池的存储,而且,电池的更换与报废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建立智能微电网群将使电网的灵活性大幅提升,而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新能源发电储能提供了新思路。压缩空气机储能即用弃风、弃水、弃光的电来压缩空气,将空气压缩在一个能装200千帕的容器内,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将压缩空气喷放出来,冲动涡轮机,带动机组进行发电。压缩空气储能有三个典型优点:①使用寿命长;②环境友好,零碳排放;③冷—热—电三联供,综合利用效率高。举一个例子对比,同样储能20万千瓦时,同样使用40年,锂电池的平均寿命为8年,即每5年就要更换一次,全寿命周期投资需10亿,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平均寿命为40年,全寿命周期投资只需要1.8亿,其使用寿命与经济性远胜于锂电池。这套系统在储、发4万千瓦时电的情态下,能够供应1800吨120℃的热水和温度为4~5℃的2万2千平米的冷气覆盖面积,供暖所用热量约可覆盖1500户,而4~5℃的冷风正好是夏季蔬菜和水果保鲜所需求的资源。这种电热冷三联供的储能系统被证明是最节能的储能系统。

融合为未来电网技术设备带来革命性发展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健超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网发展插上翅膀。现代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未来电网发展趋势。从技术的角度讲,是现代电网技术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高电压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融合。描述未来电网的特征:抵抗自然灾害和防止人工失误的能力将大幅增强;占地面积将变得更小,造价较低更具有竞争力,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降低到公众可接受的程度;更加灵活,允许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轻松接入,适应更多的运行方式与用户需求,并将电力转换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做得更多、更加可靠、更加经济,是未来电网最主要的特征。各种智能设备就地分散接入“电能总线”和“信息总线”;各种设备灵活可控,大幅度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

未来电网的融合趋势还包括交流和直流的融合。曾经还在区分直流和交流两种输电方式的优缺点分。现今柔性直流输电、多端直流输电等输电方式的出现,都说明新一轮的电网技术融合与设备升级正在酝酿。融合的最大效应,是“1+1>2”。未来电子技术与电网技术的融合,是协同增效的过程,会促进相关技术的加速创新,其技术附加值会大幅提升,给电网技术设备带来革命性的发展机遇。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其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对于电网状态的测量与监视技术发展,也是未来电网研究的重头戏。与一般无线传感器有所区别,电网的传感器有一部分位于高电压,这对电网的无线传感器提出很多要求:不用电池,用能源收集器供电;特低的功率,所需要的功率仅为0.1微瓦;需要很强的通信能力。同时,电网运行维护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正在研究的一个方向便是电流电压功率的非接触测量,能直接减少线路运维工作者进行危险操作的次数。

你是否能想象一台变压装在一个手提箱中呢?实际上,这是换流器和传统变压器的融合,固态智能电力变压器,它的传输功率密度比常规变压器大2个数量级,重量却只有75磅,是以前变压器的百分之一,甚至能被装进手提箱里。这种变压器在输配电系统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研究,是限流器与其他设备的融合。固态限流器与断路器的融合,限流器与动态电压恢复器联合使用,限流器还能提高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供输送容量。开发新的设备,如果单纯考虑单一功能,单一的设备,其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但如果一机多用,多功能使用,则更加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

具备功能融合的特性是未来设备发展的趋势,但技术创新需要漫长的过程。发展微电网不是盲目用弱电系统改造传统设备,一定要把握技术融合的判断依据是协同增效的原则,而发展技术融合的脚步仍旧会不断前行。

安全性、比能量、使用方便将是未来新电池的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欲生

现代用户对电网可靠性越来越重视。这不仅需要电网的智能化,同时也需要大规模储能。大规模新能源并入电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大、难以人为控制的特点,直接并入电网,会影响供电质量。为了实现稳定、均衡的供电,将电能“存”起来,其技术研发更加迫切,开发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具有重大意义。储能电池在推动各领域技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同时,各行业对电池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制造与成本等考虑因素不断增多。以铅炭电池为例,具备低成本、安全、原料易得、可靠、产业化技术成熟等显著优势。铅炭电池已经成功应用于城市微电网、风光储能电站、风电路灯等系统,还能为各种电动汽车提供动能,是符合我国产业布局和制造水平的一种储能电池。电网用电池是个新事物,要根据规模大的特点,发展电网储能电池。可研究的方向如超级电容器用于智能电网调频;铅炭电池用于智能电网的功率平滑,也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网及家用;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可参与竞争。

目前,储能电池有很多种,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钠硫电池等,在比能量、循环寿命、安全性、成本等各方面有所差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并不存在一种“万能电池”。不要轻言“某电池将取代另外的电池”。电池发展的过程与其他事物一样,需要长期的创新积累和科学论证。对于电池技术的“下一代”,一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反复认真论证“下一代”技术。

安全性、比能量、使用方便性将成为未来新电池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对于未来电池的发展,储能电池的发展应将安全因素放在首位考虑,不要片面追求高比能,应优先使用高安全性的电池,宁愿牺牲一些比能量规模。在蓄电的设计中要控制不发生“连锁反应”,要坚持安全操作规程,决不可“滥用”。另外,电池处理不当会产生污染,这也是未来电池发展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抓住各类电池的特点,依托优势发展是当前电池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锂离子电池,应将安全性放在首位;锂硫电池,则需攻克寿命、功率和安全三大关;液流电池,需提高自动化程度和能量效率,降低成本;超级电容器,应突破高性能超级活性碳材料技术,替代进口、降低成本。

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与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泉

发展电动汽车、实现交通能源全面转型,成为实施能源持续利用战略、低碳经济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是发展电动汽车的三个关键因素。中国汽车市场将以约10%的年增长率在今后十年内持续发展,这将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空气污染带来严峻挑战,中国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更迫切。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应处理好与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品、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的关系。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不应该是一个单维空间,更不能是封闭式的创新,汽车能源的结构性变革涉及能源资源生产、交通模式、商业模式、基础设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方面,是一项延伸范围广、综合程度高、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系统性工程,因此一定要紧密结合“两个建设”:结合智能电网建设,结合远程智能信息控制、智慧型城市建设,按照大城市、城市间、小城镇“点线面”三个步骤有序推进。

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电池技术的进步。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均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最终发展要求。因此,动力电池的发展尤为重要。动力电池应该兼顾比能量与安全性等因素,以提升比能量密度为主线,多角度、系统化提高电池安全可靠性。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应着力攻克正、负极材料和电介质隔板的核心技术及模块智能技术,应跨领域联合开展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正负极材料和以锂聚合物电池——锂硫、锂空气、钠空气为代表的新型体系电池研发,形成核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处理好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关系就是双赢,处理不好就是两败俱伤。无线充电或许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以电磁场为媒介实现电能传递,可大幅提高电能传输的自由度,成为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技术的新兴热点。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应注重效率与安全并举。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磁场共振、无线电波三种技术,其发展应重点研究非接触变压器拓扑优化、耦合磁场屏蔽、漏磁控制、电磁兼容、磁路模型设计、高频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同步提升无线充电的效率和安全性能。

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应适应无缝、集成、灵活的客户开发模式。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基础,应有创新的商业模式配合。基础设施的发展应遵循“方便、经济、高效”原则,分类型、分步骤、均衡化探索适应无缝集成灵活的客户开发模式,凝聚基础设施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城市已有电能基础设施,比如充分利用无轨和轻轨车供电设施、城市路灯供电设施等已有电能基础设施,构建换电站、快充站、车载充电器“点线面”一体化集成的能源供给体系。

猜你喜欢
储能电池电网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穿越电网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电网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