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域下英语时态的理解

2015-01-03 02:32樊湘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时态礼貌状语

樊湘军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认知视域下英语时态的理解

樊湘军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传统语法比较注重时态的讲解与练习,强调语言形式的习得,对语言意义的习得重视不够,而时态的习得是比较复杂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时间的复杂性、违反语法常规、负迁移因素等,导致时态习得的效果不太理想。本文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不仅有助于典型时态的理解,而且有助于理解时间与时态的关系、不同时态的交替使用、解释与传统语法相悖的时态现象等,有助于提高时态习得的实效。

英语时态;认知语言学;理解

英语有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时,有进行体和完成体两种体。两时、两体的相互结合便形成了英语的16种时态。英语语法上的时(tense)与自然时间(time)不是同一概念,两者并不对应。现在时形式可表示“有却不仅”现在时间的动作或状态,过去时形式也可表示“有却不仅有”过去时间的动作或状态。传统语法一直强调时态的前后一致性,但是在语篇中,不时地见到违反常规的时态。可见,时态是比较复杂的,时态习得并不容易。

调查与访谈显示:学生对有明显时间状语的时态把握较好,否则容易混用;学生出错的最主要原因是对语言情境把握不准;学生容易混淆现在完成时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与过去完成时,当在这两组时态出现选择矛盾的时候,学生会优先选择一般时态,而对完成时态的选择更显犹豫。另外,将所有样本的时态成绩与精读成绩进行对比,发现时态成绩与精读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119>0.05),这说明英语基础没有对时态的习得形成正迁移,学生内在的时态习得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出现了时态成绩散乱分布的现象。

一、理论依据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以下简称CL)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的形成、交际与认知。它不是单一的某种语言理论,而是多种认知语言理论的总称,其研究范围已经扩展到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句法、语义、语用、篇章等。自CL20世纪70-80年代诞生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少学者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二语习得,剖析二语习得中所出现的问题,努力促进二语习得的成效。CL对二语习得的基本观点主要有:语言的习得是以用法为基础的,一个语言表达的含义就是对话双方在大脑中所激活的概念,与客观世界没有直接关系;一个语言表达的语法是否正确,能否被接受,不是简单的是与非问题,而是与语法规则、语义、语境等都存在一定的关系;语篇的意义不是先设的,而是受制于语篇接受者的认知,是语篇接受者对语篇认知的结果,虽然意义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任意性,但以保持语篇的连贯性为前提;对语言现象的认知离不开语境,语法规则对语言的描述是有限的,语境是语法恰当选择的重要根据;等等。

二、认知理论在时态习得中的运用

(一)典型时态的习得

学生对时态的乱用、混用,一个重要原因是没能很好地把握时间与时态的关系,以至于当众多时态呈现的时候显得不知所措。Reichenbach早在1947年就提出时态蕴含三种时间:说话时间(speech time)、事件时间(event time)与参照时间(reference time)。在理解时间的时候必须要区分说话时间(ST)与事件发生的时间(ET)。一个语句中可能会含有多个ET,这时需要区分它们的先后关系,以便选用恰当的时态。任何一句话都是说话人现在所说,而事件发生的时间可能是现在、过去或将来。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点,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说明时间的把握与时态的理解,如图1:

图1 时间的把握与时态的理解

若一个事件从ET1或ET2开始,强调到ST(ET3)时间已经完成,便用现在完成时(T1);若强调到ET4事件的完成则用将来完成时(T2);若一个事件在过去开始,强调到ET1或ET2事件的完成,就用过去完成时(T3);若ET包含先后两个过去时间,如“他说他到晚上10点钟会完成任务”。“说”发生在ET1,就用一般过去时,“完成”指到ET2事件完成,ET2相对ET1是一个将来时间,即一个过去时间的将来,则用过去将来完成时(T4)。需要注意的是,T1、T2、T3、T4都不强调或说明事件的开始时间。其余时态一样可以通过说话时间、事件时间与参照时间的把握进行剖析。因此,Reichenbach的时间模型可以对典型时态进行理解与分析。

(二)时态中的现象分析

1.时间的明示与暗含

时间指示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要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需要借助各种时间表达。在英语中,不是所有的时间状语跟时态能够形成一对一的关系。例如:

a(1)His plane takes offtomorrow.

a(2)Tomis leavingfor American tomorrow.

a(3)He will get better tomorrow.

a(4)I wish you could come tothe meeting.

从a(1)、a(2)、a(3)看出,同一时间状语tomorrow,可以与不同的时态搭配使用,如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等。这三句都以现在时间为参照点,a (1)、a(2)使用了现在时态,说明事件与现在存在某种联系,表示已经安排或计划好的事情。a(3)表示将会出现的动作,与现在没有联系,即现在没有好转。a(4)没有明示时间状语,但说话的参照点是现在,其从句使用了过去时,表示对将来事件的期望,但可能事与愿违。因此,时间指示一般以说话人的说话时间为参照点,并在事件的描述中以这个时间左右推移。句中所明示的时间状语是学习者进行时态选择的依据,有据可依,相对容易。但并不是所有的语句都将时间状语明示出来,有些是暗含的。再如:

b(1)Don't make somuch noise.The students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句b(1)中并未明示时间,但是它以说话人为中心,说话时刻是现在。后句用现在进行时,是在凸显其中的原因,强调说话人禁止这一事件不是发怒而是强烈建议。可见,暗含的时间是需要学习者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推导,确定其语篇含义,从而对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没有明示时间状语的情况下,CL的参照点理论可以说明说话人所采用各种时态的心理基础。

2.视点的转移

Talmy提出了注意力视窗理论(The Windowing of Attention),该理论认为语言认知可以通过语言的显性表达将某些事件框架中的情景置于注意力视窗作为前景,其余部分作为注意力的背景部分。例如:

c(1)There's still a hint of playful spirit that endeared the young rocker to funs thirty years ago.When someone mentions that he seems to have a good feel for these old songs,Stanley doesn't miss a beat."Second nature"he says,winking and flashing a grin as he heads back to the stage for another take.

如在c(1)专题报道中,作者站在现在的视角,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描述。其中主要使用一般现在时对动作进行描述,使用像playful这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人物,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放在现在视窗,拉近心理距离,这种描述方式让读者感觉轻松、亲切,仿佛身历其境。

另外,说话人在表达过程中,时态可能会随着事件的逻辑发展与语境变化而变化,呈现时态的动态性,注意力视窗中的内容会发生转移。在语篇中,这种动态性可分为前进式、后退式和混合式。前进式指的是时态按照时间的自然顺序进行展开,如“过去→现在→将来”;后退式则按与自然时间相反的顺序进行展开,如“将来→现在→过去”;混合式时而前进,时而后退,较为复杂。例如:

d(1)Ifailedinthetestyesterday.HowdisappointedIwas!Don'tworryaboutme.Iwillmakeagoodplanandworkhardforit.(前进式)

d(2)The taxi stopped.Mary had waved her hand.(后退式)

d(3)Tom,you are late again.Will you sayyou overslept this morningbecause you had worked very late last night.(混合式)

d(4)Bill stood up,went to the door and opened it.(静态式)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前三个均体现时态的动态式发展,只是方向相异,但都呈现出时态的逻辑功能。比如在d(2)中,前句说出租车停了,后句补充说是Mary先招了手,后句是对前句的原因进行说明。同时,时间的视点由前句的一般过去时转移至后句的过去完成时。d(4)中的三个谓语动词均使用了一般过去时,表示三个动作的时间同步,体现时态发展的静态式。静态式发展的时态暗含时间的稳定,常见于说明书、规章、章程、散文、传记等语篇中。

3.时态不一致问题

传统语法一直强调时态要前后一致,但是时态不一致的现象在语篇中不时出现。Langacker的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认为,过去时态不仅仅表示一个过去的时间概念,更表示一种主观的空间概念,即体现出空间的距离。在各种时态的使用中,存在主观上拉近或拉远空间距离的现象。例如:

e(1)JohnsonpassestoRoberts,RobertstoWatkins,Watkins takesitforward,oh,he slips past the centre halfbeautifully,he shoots,…

e(2)LastweekI'minthesitting-roomwithmywife,whenthe chapnext door staggers past and in a drunken fit throws a brick through our window.

例e(1)是解说员在足球赛场的一段解说词,用一般现在时描述正在发生的比赛,通过记忆的重现拉近主观上的空间距离,增强了描述即时性与生动性。例e(2)也用一般现在时描写已经发生过的情况,将过去的事情纳入现在时空,其描述就像现在发生的一样,增强了情境性。例c(1)的情况也是如此。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过去时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描述,增强描述的生动性与真实感,这就是“历史性现在时(historic present)”,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图片说明、故事标题等方面。因此,语法规则有时并不能对语法选择作出充分的解释,这时候需要根据语篇需要、语境特点来进行解读。Quirk认为这种与传统语法不一致的现象不是真正的矛盾冲突,现象的原因是人际目的的不一致。在这c(1)、e (1)、e(2)的语法选择上,一般用相应的过去时形式,更符合时间逻辑与语法规则,但是用现在时却延长了命题为真的时间,形成与现在时间的关联,即说话人认为命题的含义也符合现在的客观事实。CL的概念隐喻观点也可以解释时态相悖的语言现象,如前景描述使用现在时,背景描述使用过去时;一般来说,现在时间表示的事件是语篇的焦点,或者与现在时间较近的事件是说话人所关注的焦点。

4.礼貌表达问题

Leech(利奇)在分析礼貌原则时就谈到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慷慨准则意思是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一般来讲,当好处、面子、利益等偏向对方的时候,语言不需要太客气;相反,当好处、面子、利益等偏向说话人的时候,语言越客气越好。为了达到语言形式的礼貌,时态有时会发生改变,如表1:

表1 英语礼貌等级说明表

很明显,从语言形式上看,f(1)比g(1)更加礼貌,f(1)用一般过去时形式could代替一般现在时形式can进行提问,显得更加委婉与礼貌。从语用角度看,“向别人借笔”这个事的好处是指向说话人的,那么语言形式的礼貌与语用的礼貌一般是一致的;“请别人吃鱼”,其好处是偏向对方的,那么语言形式就不必显得太客气,这时语言形式的礼貌与语用的礼貌一般是相反的,也就是说g(1)比g(7)更礼貌。如果对话双方的关系比较亲密,礼貌的语言形式应少用、慎用,否则会让对方感觉见外与疏远。CL的概念隐喻观点也说明在礼貌表达中,如请求或邀请,使用过去时代替现在时,是为了在语言上避免强迫性,增强礼貌程度,让听话人感觉更加轻松。根据Langacker的心理空间理论,f(7)使用过去时形式是考虑到对话双方的亲密程度可能不是太近,不便使用现在时来表达太直接的请求,而使用过去时形式拉远主观的空间距离,来表达委婉的请求。关系比较亲密的对话双方是不需要特意考虑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的。从语言的表面形式来看,礼貌程度由上至下递增,“Could you possiblyplease…?”语句最为礼貌。但是从语用角度来看,表示“向别人借笔”意思时,礼貌程度由f(1)至f(7)递增,而表示“请别人吃鱼”意思时,礼貌程度由g(7)至g(1)递增。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Reichenbach的时间模型有助于理解与掌握英语16种典型时态;另一方面,时态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如时间状语的搭配问题、暗含时间的感知问题、动态性问题、视点转移问题、不一致问题、礼貌表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CL的相关理论获得相应的解释,因此,CL理论可以解释诸多语言现象,对时态的习得具有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调查获知学习者习得时态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在典型时态的学习基础上,运用CL相关理论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时态的各种复杂现象,CL对语言的解释更加全面与透彻,对语言的描述也更加形象。CL认为语法是语言体验的认知结构,时态只是语言的形式,时态学习不能仅关注时态的形式,更要关注意义的传达,关注不同时态的灵活使用,灵活地在语境中理解语言形式以及语言所表达的会话含义,理解顺利交际的内涵与规律,努力改善传统语法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意义的局面。Halliday强调了语篇的作用,并提出进行语篇分析时,首先要进行词汇、语法分析;其次将词汇、语法放在语篇、语境中进行分析;最后要将语篇联系其他社会意义进行系统地分析。虽然时态的习得所涉及的难点较多,但是利用CL相关理论进行区别性学习与理解,将时态习得上升到语篇与语境层面,遵循Halliday语篇分析的三个步骤,那么学习者时态习得的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

[1]蔡金亭.认知语言学角度的二语习得研究:观点、现状与展望[J].外语研究,2010(1):1.

[2]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87.

[3]Talmy L.The windowing of attention in language[A].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Their form and meaning[C]. Oxford:OUP,1996.

[4]王亚坤.从认知参照点看时间指示的时态选用问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5):90.

[5]贾培培.时态的功能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5-36.

[6]闵婕.过去完成时的语篇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7):314-315.

[7]Quirk,R.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 and NewYork:Longman,1985.

[8]文旭.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3):17.

[9]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0]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Fore 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H3

A

1673-0046(2015)10-0188-03

猜你喜欢
时态礼貌状语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暗恋是一种礼貌
状语从句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