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历史虚无主义,人民不干,历史也不干!
王湘穗,退役空军大校。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航空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理事。
主要著作:《超限战》(合著)、《新战国时代》(合著)、《中美博弈的历史逻辑》等。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编造和宣扬一种错误的历史观。历史不仅决定现在,而且也塑造着未来。因此,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历史观,不仅决定着现在是什么样,也决定着未来是什么样。
西方长期以来,对中国文明有一种曲解和误解,认为我们的文明是野蛮落后的。其实,他们完全不了解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伟大。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礼治的传统,我们靠的是仁德来治理天下,达到万邦来朝。
我们建立起朝贡贸易体系,是一种和平、和谐的智慧,明政府的回赐是贡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我们希望通过薄来厚往的朝贡体制,建立起一种天下体系,有共同的发展,共同的安全,这是中国长期发展出来的政治智慧。而反观西方的条约体系,主权国家产权清晰明细,把界限算得太清楚,实际上是一个可能导致战争的体系。
欧洲原来几百个国家,打了500年的仗,一直到1945年他们才认识到,这个体系到最后就是死掐,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这条路走不下去了,于是开始转变思路,开始建立关税同盟、贸易联盟、欧盟、欧元区等等,欧洲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在向中国传统的智慧学习。
今天面对战后70年,中国已经达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前列,未来的世界秩序该怎么设计?应该怎么走?这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除了要从西方现有政治体系中的框架、制度、思想汲取一些营养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中国古老政治智慧中的一些核心内涵。
西方那套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是无解的问题,西方文明的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而中华文明的模式却表现出勃勃生机,并在化解各种国际问题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亚洲的安全问题,我们的领导人提出,应该建立一个共同的安全,可持续的安全,这是典型的中华文明的思维模式和智慧,跟西方的条约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
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应该思考怎样从我们古老智慧的中华文明去汲取一些智慧,让中国对未来人类的社会和世界未来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下泛滥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主张强权的,认为西方文明是好的、强大的,而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是落后的、野蛮的。我们要对历史虚无主义有清晰的认识,不要被这种强者为王的逻辑所误导。西方文明已经失去了活力,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国文明的智慧,抛弃霸权思维和强权史观,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