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机电
日本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开发出了HSFPAR系列小型压力检测传感器。
该系列压力检测传感器是一种力量型传感器,采用基于MEMS技术制造的压电元件,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流变化输出后用于检测;其分为表面封装型和配合使用柔性电路板的耐冲击组件型(4mm×2.7mm×2.06mm)等2种,在力量传感器中属于行业最小级别,可嵌入机器人及工业设备等各种设备中使用。例如,可在双足步行机器人的脚底安装4个压力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重量平衡情况,从而控制其姿态;还可用于平板电脑等设备写字、绘图的手写笔,用来检测笔压。其采用了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的气压传感器技术,能够检测出0.01N级的微小压力,并可承受超过100万次的压力动作。 (佳 工)
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推出了新型4轴水平多关节型双臂机器人——duAro,可方便地部署在工厂生产线等场所与工人协同工作。
该机器人的机身拥有从身体水平伸出的可成对工作的2根机械臂。其所占的空间与1名工人相当,可执行工人用双臂完成的作业。另外,其还能够与工人共同作业,通过监控机械臂中内置电机所流过的电流来检测碰撞,当检测到异常值时,就会判断为工人与机器人发生碰撞,可通过碰撞检测功能停止机器人运转。在示教方法上,除工人实际移动机器人的机械臂直接示教外,其还可利用平板电脑等输入设备来获得所需的控制信息。该机器人的标准臂长为760mm,重量为90kg,最大可搬运重量为单臂2kg。其虽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且仅限于执行简单动作,但能够广泛配置于生产线上的简单作业环节。 (日 经)
2款用于深海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在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世。这2款水下机器人分别为遥控水下机器人和自治水下机器人。
其中,该遥控水下机器人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和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潜水器,可潜入500m以下的深海开展作业。其外形类似于方形盒子,主要由摄像头和4个助推器等部件组成,下潜过程中需采用线缆进行连接操控。该自治水下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外形酷似鱼雷,配备1个助推器,依靠卫星信号来控制。
这2款深海机器人可在水中大范围巡航,也可在特定的位置和深度悬停,下潜最深处可达千米以上。其携带的水下照明灯、水下摄像机、海洋取样器等设备具有水下摄像、水文参数测量、设备安装和维修等功能,可应用于水下搜索、监测和打捞救助等领域。 (W.JQR)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采用氧化锌/氧化镓核/壳微米线,研制出了具有雪崩增益的高灵敏度微米线日盲紫外探测器。
日盲光谱区是指波长在200nm~280nm波段的紫外辐射。该光谱范围具有极低的背景噪音,因此,与红外探测技术相比,紫外探测具有虚警率低、无需低温冷却、不扫描、告警器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可用于紫外天文学、空间通信、火灾监控、汽车发动机监测、石油工业和环境污染的监测等方面。研究人员研发的高性能微米线日盲紫外探测器对日盲紫外光具有高灵敏度、高探测度、高量子效率和高速的响应性能,其主要性能指标高于目前的商业Si(硅)雪崩二极管,是目前同类器件当中性能最好的。研究人员对该探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紫外探测器件具有雪崩增益,其增益高达104。 (机 经)
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课题“面向公共安全的飞行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组织的验收。
为满足火灾、地震等灾害现场的特殊环境和任务作业的特殊要求,该课题组研发出了视觉导航与GPS导航相结合的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了飞行机器人的全自主飞行,视觉导航下定点精度误差小于0.2m;研发出了基于图像的特定目标辨识视觉系统,突破了多传感器融合的目标位置估计、动态目标锁定与跟踪等关键技术,并融合以上多种技术,实现了全自主模式下的特定动态目标抓取与定点投放,在海上横向补给、灾区紧急物资投放、火场灭火弹精准投放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课题现已申请专利6项,其中,“小型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
目前,该课题组的成果已在地震救援、输电线路故障巡检、公安消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示范应用,并正在与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共同编写《消防飞行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讨论稿)》。 (沈自所)
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最新的微通道水冷叠阵单bar产品,拓展了FocusEngine水冷垂直叠阵系列的单bar功率范围。
据了解,该新产品的峰值功率由原来的300W拓展至500W,是目前已有单bar产品的最高峰值功率,可在高达10%的准连续(QCW)高占空比模式下工作,每个产品的厚度最薄可达1.6mm。与原有单bar产品相同,该新产品仍可以组成2bar~40bar的垂直叠阵,从而使叠阵的整体峰值功率更高、体积更小、输出功率密度更大、成本更低。此外,炬光科技公司还优化了其散热结构设计,提高了芯片的无缺陷键合工艺技术,使产品的散热能力、热应力及性能一致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传导冷却封装的半导体激光器产品相比,在高能量输出的情况下,该新产品的散热距离更短,能够通过控制水冷温度更有效地控制激光波长,激光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不同电流、不同占空比情况下工作时,波长更稳定、偏移量更小、偏移量的一致性也更好。采用该新产品组装的叠阵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激光器泵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可用作板条激光器的泵浦光源。 (炬 光)
8月11日,由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感应成像测井仪在长庆油田连续进行了3口井的现场试验,均一次下井获得了合格测井资料。资料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该三维感应成像测井仪稳定性良好,所测原始电导率曲线关系整体合理;重复相关性超过99%,与常规阵列感应(MIT)合成处理结果一致;与地层的响应关系正确。
该三维感应成像测井仪除可提供常规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可获得的所有信息外,还可通过反演技术从三维张量电压矩阵中提取表征地层各向异性的水平电阻率和垂直电阻率、地层倾角、方位角和水平井中的层界面位置等信息,适用于对斜井、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测量,尤其是对于层状和薄交互层中的“低阻油层”识别、含油饱和度的准确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石油测井识别复杂油气层的又一利器。
三维感应成像测井技术研究项目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突破了复杂三维线圈系数值模拟、参数设计与结构实现、无磁承压外管材料工艺、多频智能发射及多道微弱信号提取、三维刻度和复杂反演处理等关键技术。据了解,中国石油测井公司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仪器工程化研究,进一步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信噪比,同时加强数据分析与挖掘,完善校正及解释处理方法,尽早实现其规模化生产及应用。 (石 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携可变形机器人、变履带机器人、起缝机器人和蛇形机器人等多款地震废墟搜索机器人,在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展了为期4天的现场演练与示范应用工作。
各款机器人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典型测试环境下,进行了爬坡、越障、过沟等机动性能指标试验,以及复杂废墟环境下的综合性能试验,并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机器人现场指挥系统进行了模拟地震灾后废墟幸存者搜救演练。经过现场演练,充分验证了沈阳自动化所研制的多款地震废墟搜索机器人的性能,获得了用户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认可与好评。 (沈自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套同轴波导S参数标准装置,实现了国内量值统一,是目前我国国防参数的最高标准。
据悉,该研究所建立了国内首套高准确度45MHz~50GHz频段S参数标准,满足了国内毫米波频段量值传递及量值统一的迫切要求;研制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mm频段波导校准箱、检验箱和单端口失配器,通过理论计算、建模、仿真等,对阶越电容、偏心量和趋肤效应等小误差项和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和修正,提高了定标准确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计量校准任务集中在50GHz以下频段,该研究所已为上千台仪器设备提供了计量校准服务,为“风云”、“海洋”、“神舟”系列等卫星或飞船上的毫米波器件进行了计量,还解决了某高校无人机毫米波计量校准问题。该项目系列产品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而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2/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 工)
瑞士托纳斯集团推出了目前市场上首台具有移动式主轴箱的多轴自动车床——MultiSwiss 6X14,填补了瑞士型纵切车床和多轴车床之间的技术空白。
据了解,MultiSwiss 6X14拥有6个移动主轴,采用扭矩电机技术进行轴筒分度,加工速度极高,可实现接近于凸轮式多轴车床的循环时间。由于采用了液压静态技术,即使针对难加工材料,MultiSwiss 6X14也能实现出色的表面光洁度(Ra 0.15)和较长的刀具使用寿命。此外,其设置和调节操作简单,编程方法与6台带3个直线轴的机床相同。 (佳 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开展了新型四维成像光谱仪成像试验,成功验证了该产品在四维光谱成像获取方面的能力,为快照式高光谱视频设备再添新成员,填补了国内高速目标动态捕捉产品领域的空白。
四维光谱成像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新型成像技术。该四维成像光谱仪突破了传统光谱仪成像方式,以高速成像方式获取图像和光谱数据,仅需1套系统即可获得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瞬态)的高光谱信息,具有特殊的捕捉快速事件的能力,具备视频记录功能,体积更小,设计更灵活。研发人员在大量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四维成像光谱仪桌面试验装置,并开展了成像试验,验证了四维光谱成像技术理论的可行性,实现了数据立方体信息的快照式获取,能够快速处理、实时显示和分析。
四维光谱成像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数字遥感技术水平、满足国内对超光谱遥感图像获取的迫切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佳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