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芳 副教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450044)
2008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淡化,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着大规模的转型与震荡,2010年之前的全球经济始终是处在快速发展期,而在2010年之后全球经济已经逐渐向深度转型调整期转变。现阶段,全球各国经济都普遍处在一个发展困难的时期,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美欧经济体增长也变的极为乏力,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也变的较为缓慢,全球各个国家都急于寻找一个摆脱经济困难的方法。因此,自贸区作为一项成本低、风险小的经济刺激措施,以推动贸易投资的自由化,逐渐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无论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还是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作为新兴经济体系的新兴国家,都在不断推进自贸协定的谈判工作,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自贸区来提高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市场份额,并拥有更多的贸易伙伴,更希望借此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局面。其中,发达经济体主要是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发达国家组成,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更是在不断地推进自贸区的全面建设,以更大程度地占据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发达经济体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带动了全球多个大型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等。截止到2013年的3月,已通报WTO且有效的自贸协定共有210个,全球中以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等12个主要经济体参与的就有140个自贸协定,在全部自贸协定中占比高达67%。目前,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进行的贸易交易额能够占全球总贸易额的50%。其中欧盟、东盟、北美三个地区的内部商贸分别占自身总贸易比重的63.4%、24.9%和40%。
当前,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自贸协定,很多都已经超出了“第一代”自贸协定的范围,而逐渐发展成为“第二代”自贸协定,所谓超出“第一代”自贸协定的范围,指的是超出货物商贸和服务商贸的范畴。比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时,自贸区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行为,需要各个国家在谈判中,将各国不同的投资开放程度、劳工工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公开等各种议题全部要纳入到自贸区谈判中,这些非传统的商贸议题谈判已经逐渐融入到自贸协定之中,形成了“第二代”自贸范围。同时在谈判中,自贸协定已经将边境措施的范围扩大和延伸到了边境后措施的范围,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全球自贸区协定的谈判中,发达国家要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建章立制,以加快国际商贸投资规则的演变,并推动全球格局的演变。
我国一直以来对经济全球化都是持参与和支持的态度,并且一直努力参与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当然,我国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重要的建设者以及主要的受益者。因此,我国结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本身的经济现状,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即进一步加强推进我国自贸区的战略,其在客观上不仅是深化社会经济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对外的战略目标,以及运筹对外关系的道路。我国在2007年首次将自贸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即“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并且,党的十八大在原有自贸区战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加快”两个字,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自贸区战略口号的提出,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更坚定了我国加快建设自贸区的步伐。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政府又提出了“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新口号,以期形成一个能够面向全球化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格局。这更是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的全面提速,使我国在自贸区建设中的角色也在发生着改变,即从“旁观者、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建设者”。所以,希望可以通过加速自贸区的建设来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快速进行,同时使我国能够进一步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让我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中进一步扩大话语权。
但是,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步伐较之发达经济体而言相对较晚,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的自由贸易区就有20个,总共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有32个,其中已经生效的有中国香港CEPA、中国澳门CEPA、东盟FTA、新西兰FTA、智利FTA、新加坡FTA、巴基斯坦FTA、冰岛FTA、秘鲁FTA、哥斯达黎加FTA、瑞士FTA、以及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这12个自由贸易区,涉及到20个地区和国家,其与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在我国外贸总额的占比达到26%。然而,纵观全球自贸区的建设,到2013年底,美国共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涉及到20个属于不同区域的国家,其与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在美国外贸总额的占比达到40%;欧盟在经济建设中,正在不断加快自身一体化进程,于此同时也在不断进行自贸区的建设,其中共签署了34个自贸协定,涉及到66个不同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其与贸易区内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在其贸易总额的占比达到28%;加拿大也加快了自贸区建设的步伐,共签署了7个自贸协定,共涉及到12个不同区域的国家,与自贸协定内的贸易伙伴贸易额在其外贸总额的占比达到68%;韩国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其中涉及到的国家就有47个之多,其与贸易区内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在韩国外贸总额的占比达到38%。
通过各国和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步伐中可以看出,我国自贸区建设并没有采取激进的方法,而是以“审慎稳重、循序渐进”作为其根本原则。在地区的选择上,立足周边各国,同时从双边到区域进行扩展建设,逐渐扩展到了东南亚的新加坡和南亚的巴基斯坦,此后进一步扩大范围,并从小型自贸区建设入手,不断扩大升级。逐渐跳出亚洲,转向大洋洲、拉丁美洲和欧洲诸国。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中,东亚区域各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也正在不断的调整姿态,在自贸体系的建设中更加的积极主动,并先后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
我国作为世界商贸大国,受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与美欧等主要商贸伙伴的谈判很难立即启动。因此,我国在亚太地区的自贸区网络的形成,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以下积极作用:
第一,能够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在自贸区内部,贸易伙伴之间的商贸相对外部国家较自由,在货物、投资等多个领域的经济贸易开放程度更是明显,并且,在提高贸易额的同时,也推动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强化了与各方商贸伙伴的经济关系。自2011年,我国已与15个国家的商贸发展呈现出增长状态,且增幅达到了25.3%,商贸总额达到4309亿美元。同时,自贸区的建设还可以使我国减少与自贸伙伴之间的经贸摩擦,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市场地位。
第三,为了更快速地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在自贸区的建设中,应吸收国际经济建设中的新规则,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同时,参与国际经济体系中还能便于我国相关领域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以获得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更多话语权。
第四,我国通过加快自贸区的建设,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从进口方面看,特别是资源、能源以及原材料的进口。我国从自贸伙伴国的进口增长势头迅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资源、能源量少的困境。从出口方面看,由于我国劳动力较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所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这不仅增加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有效转移了国内的剩余生产能力。
目前,全球新生代自贸区具有代表性的有TPP、RCEP、TTIP等。这些大型全球自贸区将对全球贸易规则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其为欧美经济体缓解了世界“东升西降”的政治经济格局;其次是其发展可以推动全球经贸规则的发展和演变,推高全球经贸规则以及其可以制定相关标准;再次是其发展将会进一步削弱全球多变的贸易体系。
TPP和TTIP的发展对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已经造成深远影响。从短期来看,其发展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目前,我国与TPP的12个成员国中的7个已经建立了自贸区,并且正在与两个国家进行自贸区建设的谈判,这将可以部分抵消TPP对我国的排他性。而且目前TPP中的成员国还没有可以大规模替代我国出口产品的能力。当然,我国的出口产品,较之美欧双边贸易产品总体附加值较低,不具备可替代性,因此,TTIP在建设初期对我国出口商贸的影响不大。再从投资来看,由于我国的引资优势正在发生转变,已由成本优势转变为市场、供应链等多方综合优势,所以,即使TPP和TTIP实现投资完全自由化,其对我国的引资也不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TPP和TTIP的建立将对我国产生较大的冲击。
第一,必将使我国的贸易空间受到挤压。TPP和TTIP的建设增加了以美欧为中心的发达经济体的市场规模。从而导致我国的产品在这些市场中必将会受到排斥。同时,发达经济体还可以增加美欧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在美欧市场,我国贸易投资将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别国竞争者。
第二,两个发达自贸区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提高别国进入国际经济市场的门槛。这两个自贸区已经取消关税,但是我国目前而言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水平,这就大大地降低了我国自贸区的谈判机会。在服务和贸易方面,两个自贸区给贸易伙伴最惠国待遇,而贸易区外的各国则享受不到这种优待。而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市场而言,也还处在较低的开放水平,满足不了发达国家的价格标准。而从投资方面看,由于我国现行法规与准入前国民待遇有一定的冲突,所以对于外资而言,我国只能给予准入后国民待遇和正面清单的开放模式。
第三,TPP和TTIP的谈判领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渐转变到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及政府采购等领域。日韩、澳大利亚和欧盟也相应提高了自己的谈判标准。但是,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法律已经相对完善,然而,我国已经形成的法律在这些领域同美国和欧盟的规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在部分法律方面是截然相反的,因此,要接受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标准,我国还要突破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甚至在部分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利益冲突。
第四,以欧美为中心的发达经济体对我国持排斥态度。美国在进行TPP的谈判时,宁愿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加入,也要排斥我国加入谈判,其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用意极为明显。同时,日韩等国的相继加入,阻碍了我国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步伐,使中日韩FTA和RCEP的进展失去了谈判的动力。日本更是希望通过加入TPP使我国在中日韩FTA和RCEP的谈判中作出让步,同时也更是希望通过中日韩FTA和RCEP的谈判来牵制美国,希望美国在TPP谈判中给予日本更多的照顾,这些都将会对我国东亚自贸区的建设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我国可以提高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使国际规则制定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同时,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实施自贸区战略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以美欧为中心的发达经济体不希望我国经济发展如此快速,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建设自贸体系的步伐,从而削弱我国经济。而许多新兴国家由于担心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对本国的经济造成冲击,也不敢与我国建立自贸区。
因此,我国在建设自贸区时,既要考虑现实经济利益,又要考虑未来战略意义;既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更要照顾到贸易伙伴的利益;既要着眼周边小国,也要放眼全球大国。因此,在建设自贸区时,我国应从以下四点新战略出发。
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东亚自贸网络,与“一带一路”中的各国积极发展经济贸易,尽早建立或扩大自贸区范围。同时,我国还应该升级与东盟自贸区的建设,并督促推动中日韩FTA谈判尽快完成,使之尽快生效,并积极推动RECP的谈判,使之尽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旦谈判完成,中国与日本、韩国以及东盟等周边国家建立自贸区,必将有助于我国提高其竞争力。同时,“一带一路”能提高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进程、打造区域一体化,这一规划使自贸区的建设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并且,我国应该主动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现有自贸区的建设,并积极督促处于谈判期的自贸区建设尽早完成。另外,在推进我国与别国自贸区建设的同时,还应紧抓我国部分省份的自贸区建设,比如新疆提出的有关建设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议等。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对我国部分省市建设自贸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尽早构建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以借力于“一带一路”,优先建立和完善我国省份的自贸区网络,尽早地实现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我国已经与金砖国家建立起了长期合作机制,因此,我国在推行自贸区建设战略时要将金砖国家作为中长期重点合作国家给予重视。我国与“金砖五国”经贸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较之其经济规模而言,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2012年的相互贸易额占据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还不到1%。另外,我国与“金砖五国”为中心的金砖国家建立起的自贸区,既能整合五国的市场资源,且还可以改善我国同“金砖五国”内部的经贸往来。“金砖五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也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重要进口地,金砖国家自贸区的建设对我国贸易市场多元化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对能源资源来源多元化也有很大的好处。
美欧经济体是目前国际市场环境建设方面最先进的两个经济体,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其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体制经验,可供我国在自身的建设中得以借鉴。因此,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应从国家层面制定出长远的发展目标,更需要积极与美欧发达经济体开展自贸合作,并逐步与其经贸规则衔接。同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且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所以,虽然美国为了保持其自身在TPP谈判中的主导地位,并无意我国的加入,但是,缺少了我国的参与,任何经济合作组织的影响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就目前现状而言,中美投资协定正在开展,我国也在逐步接受美国服务的高标准要求,我国加入TPP也是指日可待。当然,欧盟国家担心我国中低端制造业会对其普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造成负面影响,也并无意中欧自贸协定的谈判。所以,我国要扩展自贸协定的范围,增加欧盟感兴趣的领域,如服务、投资等,并作出高标准的开放承诺,逐步吸引欧盟与我国进行自贸谈判,从而实现经济的互利合作,实现以我国为主的自贸区谈判。
我国需要尽快地扩大在欧洲、西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自贸区布点,还应尽快解决与海合会的分歧,争取自贸协定的早日签署。重启中挪自贸谈判,尽快启动与哥伦比亚政府间的谈判。努力探索与南非共同市场发展自贸关系的可能性。目前,非洲与我国在制造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缺乏竞争力,所以非洲还没有国家与我国建立自贸关系。所以,为了尽快构建完善的我国自贸区体系,应以拉美和非洲作为长期布局,以求在全球领域完善我国的自贸区体系,形成我国自贸区的全球化。
综上,自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都面临如何重振经济以提升本国竞争力的问题,也都出台了各自的经济措施,这其中,发展自贸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自贸区建设相对于其他措施风险较小,成本更低,因而受到普遍青睐,我国也不例外。十八大之后,在党中央的整体规划下,我国将自贸区建设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自贸区的健康有序发展。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实施,不仅增强了国家对发展自贸区的信心,也为后续更多自贸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新口号,因此,下一步我国的自贸区在发挥自身积极效应的同时,也要和国际接轨,提高自贸区的国际竞争力。总的来看,我国在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欧美发达经济体相比,在市场准入、规则谈判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且其自贸网络所覆盖的经济体与欧美自贸网络在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差距依然较大。所以,我国应该加快中日韩自贸区以及RECP的建设,同周边及附近各国积极建立自贸区,并将金砖国家作为建设自贸区的重点,争取尽快地加入到TPP中,还应加快中欧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吸收欧美的经济管理经验,建立透明、公平、开放的市场规则,早日形成中国自贸区全球化格局。
1.周元诚.基于GTAP一般均衡模拟的金砖国家自贸区经济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
2.岳文,陈飞翔.积极加速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步伐[J].经济学家,2014(1)
3.何力.南美沿海型和内陆型自贸区实践与我国自贸区建设[J].国际商务研究,2014(3)
4.汤洪宇.中国在中澳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中的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14(12)
5.王琳.全球自贸区发展新态势下中国自贸区的推进战略[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5(1)
6.陈志阳.加快我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四大困难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