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保生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000)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谢保生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000)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面临形形色色的危机。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本文分析企业危机管理的特点与类型,并结合广州JE公司的案例,提出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几点建议。
企业;危机管理;突发;预警机制
1.1企业危机的特点
1.1.1突发和紧迫性
危机往往不期而至,且一般是在企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此外,企业危机爆发时间紧迫,留给人们的反应、决策和处理时间极其有限,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妥当,将会使危机产生失控的风险。
1.1.2累积和扩散性
企业危机的爆发往往具有不确定因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风险因子逐步积累的过程,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危机爆发。企业危机爆发后,往往会扩散传导至其他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危害非常严重。
1.2企业危机的类型
①网络式危机,即由于网络媒介对某些事件的评论而导致企业出现危机。②信用式危机,通常由本企业的诚信度下降或缺乏诚信引起,具有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2014年12月19日凌晨开始,广州JE公司的网络用户发现网络无法登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将近1个星期,公司客户服务部不断接到客户投诉。公司信息技术部确认该事件的原因是公司的服务器受到黑客攻击,网站域名解析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导致公司的递归域名解析服务器收到大量异常请求而引发堵塞。由于信息量过大,公司的技术人员无法快速解决该问题,导致客户不满的情绪迅速蔓延到一些网络论坛上,甚至有些客户还筹划着联名向公司提起诉讼并索赔。
通过以上案例介绍,可发现企业危机管理存在以下3个问题。
2.1企业管理层对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受传统经营思维影响,我国企业管理层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据某权威杂志2014年对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的“危机管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根本没有“危机”概念。国内大多数企业没有提供有关危机管理的专业培训,这直接导致企业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危机。
2.2企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危机理论和实践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然而,我国面临的危机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在经营、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内部危机控制意识仍然淡薄,内部控制能力也相当脆弱。企业危机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危机预警机制,致使事后处理成本增加,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效果甚微。
2.3企业危机管理人员技能水平低
企业缺少专业的公共事务沟通人才,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往往只报喜不报忧,导致企业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危机的真实信息,难以做出有效的危机解决方案。
3.1加强企业领导层的危机意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蕴含着强烈的危机意识,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企业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并保持高度警惕,以防危机爆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有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绝对不能因利益诱惑而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3.2建立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3.2.1全面加强危机管理培训
英国著名危机管理学家里杰斯特曾指出:“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危机预防”。因此,企业应定期开展员工危机管理教育和培训,通过企业内部和专业培训机构并行的方式,提高员工危机管理的防控能力,一旦危机发生,员工能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
3.2.2搭建完善的危机管理架构
提前研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的应对方案,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全面清晰地预测各种危机情况,并将所得的情报向企业危机管理机构报告,使其掌握可靠的信息并对危机做出评估。此外,还要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以搜集那些可能引发危机的内外部信息,及时准确地识别、分析、预防和控制危机,做到有备无患,将危机的损害降至最低。
3.3完善危机处理工作流程
3.3.1事前有效防控,事后及时处理
危机发生前,做好防控措施,若因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危机发生,则危机管理机构应快速调查事件原因,及时公布事实真相。各部门要保持信息的一致性,避免公众猜疑。此外,积极配合调查,做好对政府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安排善后处理事宜。
3.3.2快速启动危机处理解决方案
速度是危机控制阶段的关键因素,危机发生时,决策要快速,行动要果断,力度要到位。企业应把握主动权,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及时让公众获知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处理措施等内容,并随时接受媒体和公众的质疑,以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解决问题。还可利用权威机构进行辅助调查,以加深公众的信任度。
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将决定企业的生存状况,企业应提高危机处理意识,加强预防,提高员工的危机处理能力,并主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共同做好危机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春生.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83
F270
A
1673-0194(2015)16-0114-01
201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