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5-01-03 08:43:08邱晓慧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外汇跨境利率

邱晓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也在国际地位和世界经济地位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将人民币和对外贸易投资领域发展壮大实现国际化也是将来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中国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而人民币作为一项国际货币走向世界经济金融对中国来说就是对中国国际利益上的最好维护,这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又能够体现出一个负责大国的国际形象。很多经济学术界的相关学者就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渐进式发展已经在很多领域都达成了目标一致,即要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步伐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人民币进入国际化的脚步更加迅速,这也会更加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人民币跨境结算面临的问题

1.1 对外贸易过程中人民币的收付小于支出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实行使很多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做进出口贸易时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支付,这给我中国的外贸企业带来了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以消除过去外贸企业用美元作为货币结算面临美元汇率波动不稳定带来的不确定货币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在支付或收取货款的同时不需要用人民币和美元货币进行兑换,这样做就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但是,随着人民币逐步进入跨境结算,其交易规模不断的扩大,很多问题就随着产生,首先则是在人民币结算过程中的收付失衡问题,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的结算过程中,企业支付的货款多数是以人民币支付,而出口企业在收取货款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美元支付,这就出现了人民币的收取与支付不统一。

1.2 由于人民币收付失衡导致的外汇储备出现的问题

人民币收付出现的许多弊端主要出现在“跛足”现象,这样会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由于实行出口结汇制和进口用汇批制,所以,当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开展后“跛足”现象对中国的进出口收付现象就会体现在两方面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一方面是中国进口企业可以以人民币进行对外支付,而作为外放也愿意接受人民币的付款方式,因此,进口企业也不会再去向中国的外汇管理局进口使用外汇,这种现象就造成了中国外汇管理局手中的外汇出不去;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出口企业从外国进口方那里得到的出口货款仍然以美元进行支付,而中国的政策是强制外汇制,就会使出口企业只能将外汇卖给中国的外汇管理局,就容易造成中国外汇储备数量的增加。因此,这种收付机制实际上是造成了中国外汇用项减少的局面,而从外汇的角度来说,这种外汇的进项并非减少,所以外汇的储备会仍然体现出大幅度增加的局面。

1.3 市场化汇率和利率不能形成有效的决定机制

我国市场化汇率和利率目前还未建立健全的决定机制,这对于人民币的流向来说就必须借助于政府对资本项目管制制度的房款,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如果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就必须要实行双向流动和自由流动的资本机制,因此,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发展化的我国来说,实行浮动汇率应不与美元实现挂钩,然而,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在确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还要参考美元的汇率变动,从这种国际金融理论的评价来说,两国的差异就是影响汇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的主要利率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管制,对于利率水平来说不能够反映出国内的相关资金供求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国内金融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通过对比香港与大陆的利率可发现,香港的利率比例是多样化的,且利率比例要明显高于大陆。这样两地之间就产生了较大的利率差,导致很多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都会转移到大陆银行,从而对中国大陆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冲击。

2.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解决对策

2.1 完善支付清算体系,增强我国金融基础设施核心竞争力

我国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在完善、服务范围、效率等方面有待完善,须要采取增强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度和融合度、提高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拓宽清算业务服务范围等措施。第一,在清算行模式下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构建与国家支付系统全面对接的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金融交易结算平台,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服务结算服务体系,或者积极开发第三种清算模式。第二,完善有关清算体制的法律法规,搭建健全、清晰、透明的法律金融与经济框架,营造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金融生态环境。搭建跨境金额结算服务平台和跨境金融信息交流平台,增设分支机构,拓宽境外覆盖面和境外代理清算网络,积极推动电子支付工具的延伸运用,建立高效、便捷的银行支付网络,疏通境内外银行之间安全、便捷、合法的结算渠道,降低人民币境外的金融活动风险。第三、适当延长人民币清算系统运行时间,满足分布在不同时区的国家或地区银行办理人民币结算的需要。

2.2 扩大货币互换,增加人民币在海外的存量为了增加境外人民币的存量,保证境外企业能够取得贸易所需的人民币,中国应该继续与外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但同时应增加一些附加条款,以确保这些国家确实将换来的人民币用于本国企业对中国的贸易支付。在签署互换协议时中国应该敦促互换国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用于保证其国内企业在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时能够获得相应的结算用人民币,不会存在过多的制度性障碍和审批性手续,以造成企业取得人民币的成本过高。至于如何杜绝外国企业以贸易为名取得人民币进行投机,则可以要求企业将贸易结算后的单据和银行的资金来往账目作为依据,向该国的主管部门进行申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在与别国签订互换协议时有必要给予对方一定的利益。这些利益的给予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在签订互换协议时,中方可以在互换汇率上做出让步,签订一个对对方有利的互换汇率。另一个是建立人民币结算的反馈机制。这样一来必将大大刺激那些货币互换国政府参与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人民币结算在出口领域的问题也会大大改观。

2.3 加快市场化汇率的改革

中国对利率的改革主要包括存贷款利率和外汇利率的市场化。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货币市场上出现了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英文简称),并逐渐作为短期利率的基准决定利率;在存贷款上,中国人民银行只对存款的最高利率和贷款的最低利率实行管制;外汇利率则基本不再管制。下一步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这些受管制的利率上。笔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遵循“货币市场利率—贷款利率—存款利”顺序,并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避免出现因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度过快导致利率大幅度波动,进而引发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冲击。

2.4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大力扶持出口型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应给予那些有发展前景的出口型高科技产业更多的资金和政策帮助,鼓励他们自主创新,多制造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一来中国更多的出口类产品就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定价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实现出口产品的人民币计价结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来说是走向国际化经济发展道路的第一步,其发挥的职能就是要很好的将国际贸易与投资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在快速的人民币结算发展过程中,要防范一些隐藏性的问题,避免人民币跨境结算飞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一些漏洞,造成在国际交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失衡,拉大人民币计价中进出口支付的差额,造成人民币双向流动的不健全,此外,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具体业务的操作上,要对影响跨境清算系统相关的不利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排除制约因素。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更好的将人民币发展推向国际化。

猜你喜欢
外汇跨境利率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为何会有负利率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2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42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中国外汇(2019年8期)2019-07-13 06:01:06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0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8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