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莎 熊卢胜男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丨李莎1熊卢胜男2
最后再由公式(4.4)求出每个比较序列与参照序列的关联度,即求每个参照序列对应关联系数的均值,此时n=4。
经计算,得出的参照数列X0和比较数列Xi(i=1,2,…,6)的灰色关联度如表4.6所示。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靠巨大的中国手机网民数量支撑。虽然,云服务最先开始是依靠互联网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但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人们的使用习惯已逐渐从电脑转向手机。中国网民的数量截止2011年年底,已达到5.13亿,但增长速度已趋于缓慢,反观中国手机网民增长迅速,已有3.65亿人,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5%。因此,从5年前开始,互联网媒体企业就将重心从“桌面互联网”逐渐转向“无线互联网”时代。近年来,互动游戏、网络视频、电子阅读等数字内容相关产业应用已经逐渐从桌面端完成了向无线平台的转变,这种“桌面端+无线端”的新型体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顺应了网民们使用习惯的改变,也让云能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因此,移动网民数量的增长成为了该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网络普及率和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依照计算结果,网络普及率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的固定资产投入与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业的关联度达到0.887384和0.851748,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到2013年年底,我国的网络普及率为44.1%,而日本在2009年时就已达到75.3%,美国和韩国2010年的网络普及率分别为68%和80%。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许多偏远地区可能才刚刚接通电视信号,对于他们而言便根本不可能消费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品。并且2013年时我国的网络平均速度为3.45Mb/s,大幅低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1.7Mb/ s、17.2Mb/s和10.9Mb/s的水平,由此可以推算我国网民使用互联网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对于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信息消费市场的规模对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消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新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就能带动国民经济300多亿元的增长;美国和日本的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分别为3400美元和2400美元,而我国不足日本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国的信息消费市场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云服务提供了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但我国云服务市场才刚刚起步,产业发展不太完善,对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小。近两年来,3G、4G逐渐出现,我国的3G、4G用户也出现迅猛增长,截至2011年6月底,在中国的3G手机用户中,移动用户超过4316 万,电信用户数达到了2149 万, 而联通的3G用户数也已达3653万。但随着3G、4G的进一步普及,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影响会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