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2015-01-03 04:47:45迟文波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1期
关键词:基准利率定价利率

◎迟文波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迟文波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

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利用价格领导模型贷款定价法原理来进行贷款定价。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把同期央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各大商业银行根据每一笔贷款业务的信用评级的具体情况,确定出贷款定价的大致浮动范围,然后,在允许浮动的这个大致范围内,再将各种风险指标所确定的风险溢价考虑进去,最终确定出贷款利率。最终贷款利率即为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的和。在进行贷款风险溢价确定的时候,由于我国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和经验的缺失,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采用外部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的五级分类法。在项目风险指标、企业风险指标等多种类型的风险指标设置之后,再进行不同信用等级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资本分配系数表分析、计算和制作。

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实践中,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定价办法,各个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几种不同的定价法,实现各个方法之间的互相补充。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表现出的积极特征

竞争在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严重依赖性得到控制,各大银行开始加大对贷款定价动力的研究力度,对于贷款风险和定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竞争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贷款利息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市场上优质客户的数量着实有限,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客户数量有限,进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当然,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而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更多定价自主权这一因素也促成了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意识逐渐被激发。

贷款的价格结构趋向合理、科学:首先,我国顺应金融市场逐步对内外开放的趋势,将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确定为逐步实现利率的社会主义市场化,争取摆脱计划经济管制的束缚。这一主要方向体现在实践中,表现为政府对于贷款结构的干预痕迹逐渐减少,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其次,2003年出台的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将银行服务价格分成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部分,打破贷款利息外的种种收费限制,实现信贷业务收费标准进一步向国际化管理靠拢。

新型信贷理念逐渐发展: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掌握的贷款定价权利的逐渐增大,信贷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优质客户,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开始将客户的综合贡献度考虑进去,以这个为基础,向客户提供报价。虽然这样做的商业银行数量不多,但是也呈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势,逐渐趋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信贷经营理念方向发展。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上文也指出,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主要采用基准利率加点模式和贷款定价办法,虽然简单易行,在扩大收益、风险控制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在顺应利润市场化趋势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在体现贷款成本和收益方面并不准确;反映出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不科学的风险计量方法;实施过程中面临人才匮乏局面;反映了对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意识的淡薄等等,都亟待解决。

在体现贷款成本和收益方面并不准确:在国外,在进行银行贷款定价时选用的基准利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所以在进行风险溢价的计算时,能够更加准确,而且确定的贷款利率能够覆盖成本和收益。但是,在我国,在进行银行贷款定价时选用的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这其中已经包含能够弥补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和目标利润率的部分,而且利率政策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政策。这样,就会造成银行的收益状况必然会受到利率政策的影响。另外,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基准利率尚未形成,无法准确、科学的反映货币市场供求关系,不能讲借贷资金的真实成本反映出来。由此,价格领导模型建立在这个所谓的基准利率之上,其定价的效果,也值得怀疑。

反映出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不科学的风险计量方法:探讨西方完备的贷款定价体制时,我们会发现,这个体制非常重视对贷款人信用的评定和贷款项目损失风险的评估工作,利用量化的数据计算来判断项目的风险,以此达到规避风险的效果,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选择。但是,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定价实践中,因为其定价模式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其风险评估技术系统尚未建立健全,不可避免的,其风险计量方法和定价方法会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首先,可能会产生依靠经验定价的现象。这种盲目性和随意性的定价方法反映出商业银行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其次,有部分缺乏专业定价知识的客户经理可能会为了争夺市场,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时候,以央行规定的最低利率进行。这种行为源自其对贷款定价的认识误区,即认为确定的贷款利率只要是在央行规定的利率范围之内,就能够保证实现覆盖成本和收益的效果。这些现象不仅体现了商业银行正沿用不科学的风险计量方法,深层原因是商业银行的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实施过程中面临人才匮乏局面:精细化定价方式的要求是各大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在风险评级、会计核算等方面普遍达不到的一种要求,因为其需要大量的参数运算,进行分客户、分产品的数据支撑,才能实现单笔产品、单笔核算的效果。精细化贷款定价工作的展开离不开相关专业定价人才的扎实基本专业功底和运算工作。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方法显示出的定量不足、定性有余特点,实在是与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匮乏跟不开。为了实现我国银行业与现代商业银行体系的接轨,必须重视专业贷款定价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技术支持。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反映了对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意识的淡薄:受传统的经营理念的影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商业银行还处于通过提升贷款利率、扩大贷款利差来实现利润的赚取的层面,有效的激励机制的缺失使商业银行对贷款定价工作没有一个更加充分、深层的认识,没有认识到一个健全的贷款定价机制的重要性。另外,因为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以向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贷款需求的旺盛使商业银行只需要依靠存贷差即可获得稳定、充裕的收入,造成了对、研究健全贷款定价工作动力的缺失,粗放的贷款定价办法得不到改善。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改进的途径

合理选择基准利率:随着我国利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获得了得以优化和改善的基础。将贷款利率确认为货币市场基准率、风险溢价和期望利润率三者的和,既能考虑到银行的目标利率和资金成本,又能够将货币的资金供求关系清晰、准确的反映出来。

科学确立贷款的经营成本率:可以利用单项资金来源边际成本率的定价方式确定央行的再贴现率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同时,资金加权平均边际成本率这种方法也有较为明显的优越性。能够为商业银行进行自身存款业务的运作效率的同业对比提供动力,不断实现自我督促,避免故步自封,发展停滞。

对违约风险补偿进行合理确定:在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违约风险补偿即风险溢价的测定水平有极大差距的背景下,内部评级结合模型较为适合为我国引入,来进行贷款违约率的测算。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经营策略,逐步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价方法,并且争取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不再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实现长远、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猜你喜欢
基准利率定价利率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为何会有负利率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2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0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8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
帮爸爸定价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02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