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光明
“稍等从一家会庭儿主”妇“到过公一务会员儿,再从社做”会,中从坚学力生量到到白跳领广,场舞的大爷大妈,我们都能听到类似的口头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等等牌”拖延症就像时尚潮流一样,席卷了各类人群。面对没有兴趣的工作时,“拖字诀”成为很多人的对抗武器。有人认为这不过是有点儿懒惰,无伤大局,殊不知,往往会在拖延过程中失去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最终后悔莫及。
那么,到底是什么拖住了人们积极工作的脚步?分析起来,产生拖延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这项工作不是所擅长的。人们往往对容易完成的工作任务比较积极,而对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会产生畏难情绪。当觉得接到的工作任务很难做得十全十美时,一种担心失败的情绪就会侵袭过来,让人选择暂时搁置这项任务。
第二,这项工作不是所喜欢的。虽然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接到的工作任务,但由于对这项工作任务缺乏兴趣,很多人会选择消极对待,直到最后期限临近时才着手工作。
第三,具有“等等”先生的工作习惯。接到工作任务后,很多人的工作习惯就是先等一等。这些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并由此导致犹豫不决,一直在等待那个压根儿不知道在哪里的最佳选择。往往到最后,眼看时间来不及了,才在匆忙中把工作完成。如果工作效果尚可,就沾沾自喜;如果效果不佳,则会以时间来不及了给自己找台阶下,以减轻负疚感。
一位作家曾在书中这样描述拖延:拖延就像根深蒂固的沙漠植物,虽然表面并不伟岸,甚至微不足道、普通平常,但它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根系却发达而坚固,在生活中处处发挥它的影响力,在短暂地带来轻松的同时,会浪费我们的精力,让我们在情感上承受煎熬,在行动上错失机会,在认知上形成惰性,在人际交往中不受朋友待见,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拖延的危害如此之大,又该如何甩掉拖延,跟“等等”先生彻底说再见呢?
甩“拖”第一招:制定科学的时间任务表,把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按照“急、重、轻、缓”顺序排列,每完成一项就做个标记。这样做可以减轻压力,让你的心理“发动机”不会感到疲劳。
甩“拖”第二招: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学会对超出能力的任务说“不”,保持自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万能战士”,当总是面对超出能力的任务时,持续的挫折会伤害你的自信,降低你的效率,让你对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产生排斥。所以,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做事。试想,谁会在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上拖延呢?
甩“拖”第三招:学会求助与合作。与其面对工作的难题踌躇不前,不如改变思路,找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帮忙,不仅能更快地克服困难,还能在合作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让你在面对类似难题时不再选择逃避。
甩“拖”第四招: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当你每天早上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行,我能行”的时候,你已经启动了自我激励良性模式。积极的暗示会激发你的潜能,提升你的观察力、反应能力,从而增进工作效果,让你在面对工作时更加积极,不再拖延。
甩“拖”第五招:对自己狠一点儿,自我加压,主动压缩完成工作的时限。一位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决心在两年内完成论文写作的研究生,不仅能按期上交论文,平时还能留出时间休整;而那些准备用三年或更长时间写完论文的研究生,则让人感觉不仅每分每秒都在查资料,而且上交论文的期限也不能完全保证。这说明,对自己要求严一些,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防止拖延的发生。不妨试着把上级敲定的工作时限压缩一些,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虽然时间缩短了,但最后心理感觉却更轻松了。
愿曾经拖延的你在羊年成功“甩拖”,不再是“等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