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狂想曲”背后的……
穆 胜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很难找到一个企业像海尔一样不断颠覆自己,把变革作为常态。也很难找到一个企业像海尔一样遭受到诸多争议,但依然在组织转型的路上高歌猛进。狂想人人都会,践行却殊为不易。是什么让海尔将狂想曲落地呢?
第一,张瑞敏的“空杯心态”每周精读两本经管著作、最喜欢邀请学者到海尔访问、期待不断的思想碰撞……表面上看,张瑞敏的习惯是“文人特质”,实际上,这是他的空杯心态——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不落伍。每一次变革都可谓是一次“孤独者的前行”。但张瑞敏左手理论,右手实践,却硬生生地走出了一条新路。
张瑞敏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率先垂范”。海尔做OEC管理,他日清日毕……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不能独立于制度之外,应该是制度的一个部分。正是这种“去皇权”的定位,才让海尔的一切改革都变得顺理成章。
第二,创客文化 什么是创客文化?说到底是人人以创业者的心态投入工作的企业文化。记得笔者去年访问海尔,曾与副总裁、CFO谭丽霞女士有过一次深入对谈。我问:“海尔现在做创客平台,有没有以企业为家,舍不得离家创业的‘居客文化’与之冲突?”话音未落,一向优雅的谭总立即打断我:“海尔从来没有居客文化!海尔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酬劳来源于自己创造的价值。”的确,20世纪80年代,当大多数企业还在吃大锅饭时,海尔就已经开始搞了“班组制”,按照小班组核定劳动成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80年代和90年代交替的时候,海尔开始推“点数工资制”,根据个人的工作价值来拿钱。海尔的文化精髓有两句话:一是“永远自以为非,永远以客户为是”;第二就是“创业创新”。如此一来,每次的变革看似颠覆,也有不少暗流涌动,但最终都能顺利抵达彼岸。
国内外企业家参观海尔后,都很奇怪这个企业怎么有一种类似宗教式的强力文化。我想到了最近奈飞公司谈到的一个观点,意思是“别给我拽什么文化,文化就是你的公司用哪些人,赶走哪些人,给谁发钱,给谁扣钱”。的确,文化只是结果,日复一日的实践才是原因!
第三,管理基础 外界对于海尔诟病最多的一点就是他们喜欢“发明新词”。比如,利共体、自经体、高单、超利、跳闸、抢入、对赌酬、基本酬、闸口……任何一个词都不是管理学界和实践界通用的,而只有海尔人才能深谙其意。其实,诸多的管理语言也代表了海尔通过若干次转型形成的历史沉淀。正因为这些管理基础的存在,海尔无论进行何种组织转型,都能够相对清晰地计量员工的贡献,以至看似不够成熟的组织转型方案,也并没有让企业偏离航向。在另一些基础不够扎实的企业里,这样的“折腾”早就已经搞得一片乌烟瘴气了。许多企业到海尔参观,非常关注海尔的管理台账,甚至希望能够带回表单直接运用。但它们哪里知道,表单只是形式,要让员工认可表单、使用表单、依赖表单,企业必须经过若干年“苦行僧”一样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