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部成本管理与期货套期保值

2015-01-02 04:40:24蒲墨霏
北方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套期保值期货

蒲墨霏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企业外部成本管理与期货套期保值

蒲墨霏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在全球经济逐步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然而我国企业还很难利用期货这一金融衍生品对企业生产经营风险进行规避。这存在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期货对于企业成本控制不容小觑,因为其在价格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打破多方面的瓶颈才能使期货更大地在我国公司的经营风险控制中发挥积极影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促进企业价值链竞争。

期货;套期保值;财务管理

根据《新竞争环境下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基于价值链的视角》一书对我国成本管理现状进行的调查来看,有65%以上的企业外购生产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大于50%。可见就统计数据来看,如果能控制外购成本,将对我国企业控制成本风险具有重大意义。金融市场给予企业成本风险管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工具——期货。期货实际是期货合约交易的物品。期货合约,即约定合约双方在将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进行资产交易。而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那么两者的关系就很值得研究,但利用期货控制企业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益是否可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都是值得探究的。

一、企业采购成本的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外部成本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和企业自身因素而企业自身因素包括人力因素、价格因素、财务因素。在一般企业,这些综合在一起反映在会计上就是“生产成本”。实际上,单个企业一般不能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宏观的把握也是被动的,而财务因素和人力因素主要由企业个体决定,企业可以通过内部一系列制度改革和财务方法、制度的选择来加以完善,从而控制成本与风险,而价格既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又受个体企业决策的影响,而往往材料价格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即以“材料采购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的方式呈现于会计科目。企业从生产到储存的全过程中商品价格总是不断发生变化,且变动趋势难以预计,在流通环节上可能出现价格波动的风险,国内企业常常会和供应商谈判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这往往导致双方价格谈不拢,如果材料紧缺则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那么为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如何不通过压低供应商价格,且将价格压力转移到企业价值链之外,这是现代企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在企业往往对于采购成本的控制只是关注跨部门协作、采购量和采购批次以及谈判能力等等,这些在成本风险控制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外部环境带来的价格变动风险,企业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而这一部分的风险常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困难,更有甚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危机,这也是那些忙于内部管理的企业常忽略的地方。事实上,价格波动风险可能侵蚀企业发展成果,威胁产业安全,所以,企业外部采购成本的控制对于管理有着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二、传统采购成本控制的方法及弊端

1.建立采购绩效考核制度、评估采购绩效、供应商评审、商业谈判、计划采购法等。此类方法在于运用个人能力,监管腐败来提高成本的控制。这类方法易于企业操作,且对于大多企业适用,但过于依赖员工个人自身能力和一系列人为设定指标,并且严格依赖考核制度,需要消耗其他的人力物力资源,有可能因为员工个人因素和指标的不合理带来一定的风险。

2.用科学的预算控制采购成本、确立经济进货批量、准时化采购方法等。这类方法较为科学,也可以某些方面彻底改善一些不良的采购方法,但其基于理想化的数理模型确立的各项指标容易与现实产生差异甚至背离,受到的干扰因素多,有可能操作困难,甚至导致供应中断造成经济损失等。

3.集中采购、联合采购、招标采购、买断采购。这类策略汇集了同业或者相关企业即买家或者是卖家,采购特点为一次购置数量大,需要资金多。此方案仅适合大型企业操作,能利用密集资金降低成本,但对于中小型企业则设有门槛,此类方法受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制约。并且会给资金链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三、套期保值管理成本的优势

在过去的40年里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呈现出了频繁波动的态势。当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价格波动将成为常态,而企业有没有套期保值最后导致的企业境况也是大相径庭的。多因素导致市场风险增加和期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成为趋势:1.中国加入WTO,贸易量日益加大,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对价格走势很难把握准确,例如,2008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部分炼油厂破产。企业必须控制特有行业原料供应的风险。2.企业未能对预期或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例如,企业预计材料价格上涨但没有条件储存。

运用套保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整个产业链是有利的。社会实践证明所有可控的风险不仅是通过内部管理、挖掘潜力、改造现有来克服,还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去应对。现代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转移这部分风险的平台,即期货市场。据抽样调查显示,68%的企业表示在企业产品受到成本压力时,将会把成本压力传递给供应商,如果对方表示无法合作,则会有53%的企业选择另寻满足要求的企业,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对于外购成本管理上的被动性。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此种行为只是将压力传送给本价值链的上一级,对整个价值链是一种损害,然而现代商业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管理者仅求自保,却忽略了企业产业经济关系,没有很好利用风险规避工具将整个价值链中的压力与风险转移出去,从而造成一种行业间风险分散不均的情况,如果引入企业对期货的管理与利用,那么就会大大减小企业自身风险和价值链风险,或者说是让这种风险变成可预期的东西。其次,对企业个体而言也是作用巨大。套期保值可以使企业应对价格波动的能力是双向的,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套保的在应对价格下跌的时候更能发挥作用,企业不会因为需要消化前期高价购进库存的货物,而给企业资金链照成不必要的负担。2008年以华尔街为中心引发的金融危造成大宗商品大幅下跌,给我国许多未进行这方面管理的企业造成的影响就是最好的例子。与此同时,由于企业纳税收益和义务会计处理上的不对称性,套保能给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并且增强债务能力,缓和投资不足,降低业绩考评难度。

四、我国套期保值成本管理现状与问题

在期货市场上活跃的分为两类: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企业和投机者的目的不同,企业往往以满足生产需要控制价格风险为前提参与期货市场,而投机者主要以获利为目的。因为对于套期保值的企业风险消失或减少了,如果把市场分成这两个部分,我们发现市场的风险转移到了期货投机者的身上,从这一点看由于企业和投机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导致交易了收益和风险变化。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由于套期保值企业和投机者往往来自不同的价值链,也说明这种交易交换了价值链之间的风险和收益,形成了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然而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那么顺利,目前我国在四个交易所可以交易的期货品种极为有限,企业参与对市场风险的挑战还阻隔着层层枷锁,其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一)全球化市场风险进口

国外期货市场较为完善,而我国市场起步较晚,企业和个人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健全,期货英雄式的理念盛行,导致多为投机行为,在1990-1994年期间的期货交易里统计发现有近70%的的投资亏损,这违背了期货市场里的一些规律,这不得不说这是国外风险转移到国内造成的。从国际宏观的角度来看,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到2008年影响至今的美国次贷危机,看的出国外市场持续需要转移风险,而相比其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不够健全,发展中国家市场越开放受到的冲击就越大,加上全球化的影响,在原有风险不断增大的同时,新的风险又不断形成,不得不说发展中国家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风险转移的场所。再者,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加剧,典型的有2004年中粮逼仓事件,说明了中国企业在套保和投机之间的模糊界定。

(二)制度堡垒

制度上有碍于我国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方面主要来自两个部分。首先,企业经营思维过于僵化,他们熟悉小米加步枪的机械生产竞争却没有想过利用外物市场平衡风险,只是局限于以传统方式压低成本,没有想过以整条价值链为主体来衡量成本与利益,其原因来自于企业缺少具有专业能力的人员和专门的操作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不敢放手去做,或者最后变成投机,形成亏损,影响正常经营。其次,1992年到1998年间由于我国期货制度不健全和外部的一些因素造成频发的风险事件,最终让政府和企业形成了对于套期保值的偏见和歧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套期保值进行课税,企业必须通过个人账户避税。2.国内没有的品种,企业国外套期保值困难重重。3.一些银行禁止贷款企业进行套期保值。

由于国际因素和我国内部缺乏高精尖的人才以及一套完善的制度最终导致期货与企业成本管理形成合力的困难不小。

虽然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做到了降低价格风险但是否就意味着企业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就没有风险和问题存在,多年企业实践期货市场的实际经验表明其内部风险和问题仍然不少:1.基差风险是套期保值活动中主要的风险。基差风险本身来源于套期保值的特点,其主要的来自于(1)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基差水平与未来收敛的变化情况。(2)影响持有成本因素发生变化。因为期货价格等于持有成本加上现货价格,所以持有成本对期货价格有一定的影响。(3)套期保值风险资产与套保标的资产不同。(4)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波动,如国际定价权的争夺导致的价格波动。2.交叉套期保值风险。当套期保值者在现货市场上抛出或买进进行套保的时候,在市场上没有相应的期货合约可以使用,则会选择替代品进行套保。而这样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替代品和原意愿套保的商品之间出现的差别,尤其是在组合套保的过程当中,不可对冲非系统风险不会随着交割期的临近而趋近于零,这样就产生了不可避免的风险存在。3.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差异风险。与股市所采用的T+1不同,期货市场上采用的T+0制度,在这种情况之下,可能出现当然现货寸头不能对冲,造成套保效果不理想,甚至套保失败。4.保证金制度带来的风险。在期货交易当中,合约双方会按照合约价格的5%至10%来支付保证金,这一部分资金将会视交易价格的变化来追加,如果市场价格出现严重不利的变化,且套保者出现资金困难,则可能被强行平仓,套保失败且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亏损。

五、利用套期保值进行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1.就企业而言,首先,应该打破禁锢僵化的成本管理理念,摆脱仅仅从内部管理降低采购成本的观念。其次,建设过硬质量的套保管理团队也是必要的,避免经济行为界定模糊,操作失误。例如,基差风险是一项系统风险,参与套期保值就必然接受这项风险。这项风险只能通过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做出决定,这就需要对市场把握准确的专门操作人员。国内情况与国外有不同之处,企业需要培养适合国内情况的人才,避免照搬国外经验,背离实际情况。企业要有较为良好的套保计划与制度,进行风险量化,并且在危险情况出现之时能够有足够详细的解决方案。最后,进行套保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相关产品的变化。

2.就国家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而言,应该避免1990年国内开放期货市场之后出现的混乱情况,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严防国际风险流入。消除企业原有对期货市场的偏见,增强市场信心,为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建立快速通道。并且政府应该加速开放现有市场,建设企业在国外进行套保行为的制度,使国内更多的企业真正能够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保,降低成本,优化风险结构,增强我国市场对国外风险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在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且易对企业生产经营上产生影响的项目上。在课税贷款方面,应该对套保企业实行优惠,合理管理个人期货与企业套保的户头,加大宏观控制力度并且谨防投机,严格监督执行。政府应该建立或扶持大型期货代理公司,使市场人才资源集聚,成立套保方面的骨干团队,集中专业资源操作。这样以来,不仅企业减少了风险,也使我国整体抗击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总体来说,套期保值对于企业外部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利用套期保值进行外部成本管理方面的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有待企业和各机构共同建设改进完善。

[1]李百兴,何广涛.新环境下战略成本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

[2] 孙才仁.套期保值与企业风险管理实践[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8).

[责任编辑:高 瑞]

F272.3

A

1005-913X(2015)04-0174-02

2015-03-16

蒲墨霏(1992-),男,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套期保值期货
对企业套期保值与投机的思考
山西财税(2023年8期)2023-12-28 08:06:00
洞鉴东风HONDA,高保值率的内涵是什么?
世界汽车(2022年3期)2022-05-23 13:42:20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6
保障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8
生猪期货离我们还有多远?
基于套期有效性视角的新旧套期会计准则对比研究
山西农经(2017年5期)2017-06-07 08:22:44
中粮期货 忠良品格
农经(2017年1期)2017-01-17 07:23:24
期货立法正在起草中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33
浅析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期货蟹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