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诗宇,孟宪军
(佳木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审计工作是针对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成果质量进行审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审计工作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种种因素的限制,这些限制使得审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给出相应的有效对策对于我国审计工作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处于发展阶段的我国,政府部门工作很多方面不完善,审计体系无统一的体系,系统分散化,没有确定的实践基础,不具备实行完善审计体系的条件。政府对审计不够重视表现在投入的资源、人力有限,对审计人员不进行必要的基础训练,这种缺乏重视的后果引发审计工作的滞后发展。于此同时政府未指定一套先进绩效评价体系,对现有的审计机构进行统一的审视和考核。国家审计从本质上说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它的存在使一些趋于违法或已违法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制约和控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一个国家需要审计部门,政府和企业的正常发展也离不开审计机构。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工具,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对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进行监督和揭示,并且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免疫系统的功效预防问题的出现,是监督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审计是一项管理工作,具有独立和客观公正的特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感知风险,并提前发出警报,起到预警作用。从宏观上看,审计工作是维护市场良好经济和企业友好竞争的重要保证。它是扼杀违反法律法规苗头的重要武器,各种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受到它的强制制约,从而使得工作公平有效地进行。大体来说审计的作用就是揭露违法违规、经济犯罪、损失浪费、奢侈铺张、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主法治等各种不法行为,有效地制约了各种有害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件的发生。
首先,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它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现行国家审计体制不仅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创造了条件。要求国家审计要依法执行它的职能,不能徇私舞弊对已构成违法的工作进行制止与给予相应处罚。这就使得改革现行国家审计体制有了大的目标和方向,即以法律为最基准的标杆,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其次,现在的世界趋势是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部门,审计机关直接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这对审计部门工作的真实可靠性要求更高,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工作,并将工作结果真实的汇报给上级。综上所述走“立法型”审计模式之路是我国国家审计发展的重要抉择。
我国审计机关在各单位均有设立,审计机关的大小直接由单位大小决定。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有一些小型的国家单位审计人员过多或大型的国家单位审计人员不足,这使得原有的审计机构的功能无法有效地施展,从而整个单位的运行处于低效混乱的状态。审计人员过多会使整个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互相攀比之风盛行。而审计人员过少又会让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起不到对单位监督警示的作用。
目前有些单位审计方式单一,审计工作科技含量不高,适应不了日益发展的经济情况的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内部审计自我评估制内外部质量评估政策,或者政策执行不到位,是一些审计人员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审计人员的基本职能就是对各部门的问题进行审核,而一些审计人员确认为审计工作是一种硬性指标。基于这种想法的审计人员就会应付自己的工作,懒得学习,懒得动脑,懒得下功夫。他们满足于现状,对待工作蒙混过关,只求应付了事。另一些审计人员却是认为审计工作忙而对待工作不认真,这种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的想法会使他们不思进取。对原本学历低的人员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学与不学没什么两样,这种不上进的态度也会在工作中有所体现。最后一种不能尽到审计职能的表现是不能秉公办事,一些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为所欲为,他们的工作标准分人对待,没有道德和原则的处理问题。
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结果不能持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随意的想法影响了管理者的决策。凭老经验办事,不爱学习新知识,没有现代审计意识是现今审计人员的又一弊端所在。没有新的知识技巧使他们不能很好地从经营管理机制体制法制等高度去评价审计中所碰到的问题,更不能用联系的发展的宏观的视野和观点去评价客观经济事项。总体来说,我国审计人员没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客观、独立、审慎的工作态度。目前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由会计岗位转岗为审计,造成审计队伍出现技术单一业务不全面的问题,使得审计效能低下、质量不高、查处问题不透、处罚力度不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低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内部审计人员的科技水平和现代知识还存在一定差距,现代审计技术和审计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审计方面的问题,最有效迅速的方式是健全审计机构。制定一个统一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来强化内控,并将业务督导三级复核制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这样可以提高审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指导并监督审计人员做好他们的本质工作。完善相关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用强制的手段来保证工作的可靠性,以法律为有效武器坚决杜绝一切不法事件的发生。若要真实、准确的评价结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作为基准。它的设立会加强对政府部门工作客观的评价,促进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想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就要尽量少使用主观定性的指标,而更多的运用定量的方法来获得最为准确的结果。所以建立严格的复核制度是加强审计机构的有效措施,内部控制审计项目负责人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复核,主管部门经理的复核,质量控制部的独立复核,业务合伙人的复核。经多个部门复核,我们将获得最为公平准确的结果。
保证审计职位单一化就要杜绝两个方面,即同一职位由多个人员共同管理和一个审计人员负责多个职位。多人管理同一职位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并且使个人责任模糊化。同是一人负责多个项目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的准确性也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所以制定一对一的管理制度是对审计工作的必要要求,对缺少人员的审计机构要求其人员管理部门及时招收相关审计人员。对审计人员过多的审计机构来说,裁员是唯一的解决措施,依据个人能力的大小确定能够胜任审计的最佳人选。
对于提高审计人员的各项基本素质最基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开设素质提高课堂。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进行统一培训,课程讲授应以引导为主,讲授为辅。只有思想水平提高了,才可以坚持原则,保证在解决问题时采取最为正确的解决措施,同各种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事情做斗争。业务水平也是判断一个职员的工作基本素质的标准。从业务水平锻炼审计人员也是选择适合人才的方式之一。只有业务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才能让审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优秀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从发现的经济问题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深层次原因,找出管理体制中的薄弱环节。要求他们能够从体制机制上政策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更高层面上发挥审计工作免疫系统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审计人员就需要敏捷的思维和洞察力。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给我国审计工作发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所以完善我国的审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我国的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体系都至关重要。
[1] 张月娟,张庆龙.论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结构模型与需求框架[J].会计之友,2012(7).
[2] 伍卫东.完善我国审计监督机制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3] 郝红卫.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4(8).
[4] 贾宏岩.我国独立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4(1).
[5] 孙玉琢.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致富时代,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