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岩,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企业负债融资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有偿使用外部资金,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法。一般具有银行贷款、银行短期融资、金融租赁等多个途径。目前,我国企业常采用发行债券、借款以及融资租赁等形式进行融资。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抵税会随着负债融资的比率增加而不断提升,简而言之,抵税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多。然而,由于利息支出自身的固定性特征,无论企业投资收益多少,都需要支付利息,为企业发展埋下了风险。而且由于企业的负债融资财务风险具有互联性特征,因此其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企业的负债融资风险产生影响。当市场中的利率提高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也会提高,势必会增加产品价格,缺少竞争优势,从而引发负债融资的财务风险;而当企业经营投资收益下降时,会致使企业的偿债能力被削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并且企业投资本身也具有一定风险性,其容易受到财务信息缺乏实效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决策失误,进而引发负债融资风险。
企业负债融资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企业如果没有做好预防准备,反映不及时,就会引发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日常经营顺利进行,降低企业经营利润。除此之外,市场经济及企业发展是需要一定体制做铺垫的,法律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还不够完善,无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致使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要承担更多风险,与此同时,市场运行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机会。因此,我国企业要注重对外界环境的监督,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才能够有效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其盈利能力作为衡量其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盈利能力强,那么相应的偿债能力也会提高。然而,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决策失误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降低负债融资资金利用率,造成企业资金大量流失,严重情况下,会出现亏损,促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偿债能力,导致财务风险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参与市场竞争。除此之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营本身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表现比较明显的为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利润收益不明确,就会影响到企业财务的安全性,从而导致由负债融资引发的财务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目前,通过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到负债规模也能够引发财务风险,负债规模主要是指企业负债在资金总额中占比高低或者负债总额的大小。企业在发展中负债规模越大,财务杠杆系数也会随之而增加,基于此,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就会随之降临。特别是一些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负债规模及利息费用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负债压力,超出企业承受范围,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特别是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结构中负债结构占比较高,达到30%以上,财务风险系数较大。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中,资本结构不合理埋下了风险隐患,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负债规模,才更好地避免财务风险。
目前,大部分企业通过融资获取资金进行投资,但是,由于投资收益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那么企业财务也会相应不确定,如果企业投资决策缺乏科学、合理性,能够帮助企业避免财务风险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但是,由于受到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科学性。一方面,一部分企业投资者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在投资之前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盲目投资,导致投资失败,造成经济损失,引发财务风险,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企业破产;另一方面,投资项目自身具有不稳定性,诚然,负债融资利息率是固定的,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投资收益超过利息率,那么企业净利润也会增加,反之,投资失败则会由债权人负责,导致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构建风险防范机制是企业预见和避免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构建风险防范机制,不仅要考虑其独立性,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特点,构建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的风险监控制度,并安排相应的人员参与财务风险预测、评估等过程,加大对企业财务外部环境的监督,深入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风险防范机制高效运行,与外界经济环境相协调。另外,我国企业不仅注重对外界经济环境的监督,国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法律,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在构建风险防范机制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负债融资的风险性及将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做好风险预案,提高风险反应能力。[2]另外,企业采取的防范措施要合法,为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整自身经营方式,企业要对自身实际情况有一个准确的认知,精准的判断自身财务实力及危机风险,制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并注重对企业财务的管理。针对一些财务危机风险较低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以大于财务危机风险较高的企业。企业在负债之前,需要对自身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一般而言,企业负债能力衡量标准主要是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0%~60%之间。流动比率实质上是指企业资金流动情况,流动比率越高,那么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应下降。因此,企业要综合资产负债率及流动比率,明确自身财务风险大小,制定科学、合理的负债比率。
企业资本结构也是制定负债比率的重要因素,企业无形资产占全部资本比重较大时,企业需要适当降低负债比。由于无形资产价值稳定性较差,难以将其确定为偿债资产,由此可见,无形资本低情况下,企业通过降低负债比,来提升企业偿债能力,以此来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相反,无形资产占比小的企业,就可以适当提高负债比率,争取更多资金促进企业发展。[3]
保持长期负债与固定资产比率合理性,一般1:2是安全比例,如果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盈利稳定,可以确定1:1,长期负债对固定资产比率不宜过高。因此,企业要合理安排长期负债与固定资产比率。
企业在投资之前,需要对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收益率大于负债率情况下,产生正现金流才可以进行投资。因此,企业投资要坚持客观原则,避免一切人为因素参与,并进行市场调研,落实好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另外,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企业要规避过度追求多样化经营,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降低或者避免风险。[4]
根据上文所述,企业负债融资作为企业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在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面对企业负债融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负债融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提高投资决策科学、合理性,提高企业负债能力,从而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 韩国薇,崔岫岭.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J].吉林金融研究,2011(10).
[2] 万宇洵,黄文雅.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
[3] 徐瑞萍.从财务指标透视企业负债融资的风险[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
[4] 张福康.论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作用和偿债保障机制[J].扬州大学学报,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