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金融排除

2015-01-02 06:05邢玉升
北方经贸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邢玉升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金融排除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是由Leyshon和Thrift引入到金融学中的新兴理论。它是指社会中的某些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或者不能以恰当的形式获得金融服务。但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金融排除的问题。

相对于英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对于金融排除的研究起步较晚。田霖(2007)最早将“金融排除”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给相关研究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目前,我国学者开始重视对金融排斥的研究,但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如王修华(2009)从“六维度”指标对农村的金融排除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发现金融排除和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并相互作用。王伟(2011)分析认为,随着家庭持有资产的不断增加,社会互动程度的不断加深,金融排除对居民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胡宗义(201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的农村金融排除概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GMM方法构建了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模型,得出前一期金融排除水平、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金融排除影响显著。

一、金融排除的类型、影响因素及危害

金融排除类型:根据学界推崇的Kempson和Whyley(1999)的观点,可将金融排除划分为六个维度指标,即地理排除、评估排除、条件排除、价格排除、营销排除和自我排除。

金融排除的影响因素:从被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包括性别、年龄、收入、教育水平、住房、心理因素、社会地位、就业状况、种族等;从提供服务者的角度来看,包括金融机构本身对于客户的要求以及营业网点的设置,其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不同的国家对金融排除的影响因素不同,如Hogarth和Donnell在调查中发现,性别是影响金融排除的重要因素,而在英国这个因素影响并不重要。由此可见,影响因素与各国(地区)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金融排除的危害:一是造成两极分化,加大贫富差距。市场经济下,金融机构基于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考虑,评估排除和条件排除必然存在,这将导致金融机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引发“马太效应”。在金融服务形成初期,相对于贫困阶层,富裕阶层更愿意接受这种长远消费,而穷人难以接受服务,富人接受服务后收入进一步增加,从而致使贫富差距扩大。二是地区金融荒漠化,形成金融空白区域。追逐利益是金融机构存在的前提,资本的多寡决定了其进入趋向。由于金融市场的竞争,引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不足,导致金融荒漠化的形成;同时由于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也致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二、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现状

农村是中国改革的源头,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改革以来农村地区为城镇输送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促进了城镇的高速发展,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随之而来。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但由于金融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国家在资源配置时并不能进行充分的均衡配置。

据相关资料统计,2013年全国总人口共为136 0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 111万,乡村人口63 96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比重的53.73%和46.27%,0-15岁(含不满16岁)人口为23 875万人,占比17.5%。2013年我国金融机构总共122 966家,金融机构人员总共2 486 542人,如果金融机构和人员均匀分布,则每个金融机构面对1.1万个客户,每个工作人员面对547个客户;如剔出0-15岁年龄组,则每个金融机构面对9 124个客户,每个工作人员面对451个客户。2013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余额55.18万亿元,其中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17.29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4.5万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为3.04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随着改革的深化逐步向农村地区倾斜,但也应当看到农村金融排除问题依然严峻。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金融资源极度稀缺,而城市在吸引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使得金融机构的配置偏向城镇,而且大部分金融资金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真正服务于农业发展的资金不足10%。毋庸置疑,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现代金融发挥其应有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亦日益增长。同时发展现代农业,更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持。但事实上,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支农力度却没有随之提高,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脱农化”倾向越发明显。农村金融机构为了做大做强,更倾向于发展城镇地区以及利税大户,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我国农村金融排除要因

(一)农业生产与金融机构目标相悖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金融排除问题,而且多发生于农村地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本身。首先,由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影响,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另外,农产品本身具有体积大、易腐以及收获时间集中的特点,都使得农产品投向市场时更具不确定性。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作用下,农业生产与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低风险的目标相悖。

(二)金融的自我排除和条件排除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网点更偏好城市地区,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覆盖面积小,地理位置因素抑制了农村的需求,使潜在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加之交通、时间成本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已超出农民预期,低息贷款无法惠及贫困农户,由此产生金融的自我排除。另外,土地产权的性质导致农村居民无法用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的凭证获得金融服务,担保和抵押的小众性阻碍了农户金融需求,导致农村地区陷入了条件排除。

(三)农民自身局限性以及金融评估排除

当前金融体系创新速度极快,金融产品纷繁复杂。但与其相对应的是,农村金融信息传播十分缓慢,农民出于本能拒绝众多金融产品,陷入了自我排除之中。另外,金融机构重心往往集中于城镇,对农村地区的宣传不够,加之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基本的金融知识及运作模式了解不足,致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四、破解农村金融排除的对策

(一)优化金融抵押、担保模式,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破解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应积极开发新的抵押品和担保模式。可借鉴他国经验,如印度的“自主团体联合计划”,既减少了商业银行进行身份信息确认时的成本和时间,又分担了贷款风险;既解决农村客户无法得到资金支持的问题,又对破解农村金融的条件排除和营销排除问题有所帮助。由于政府干预在时间上落后于市场,真正合适的利率要靠供求关系来调节。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与相应的价格,通过市场反馈给农户,农户是否会接受服务与价格又通过市场反馈给金融机构,最终达到均衡区间,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二)提升农民金融素养,消除农户的自我排除

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如金融机构定期培训农户,提高办理金融业务的及时性与高效性,让农户进一步了解现代金融工具。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优惠活动,通过实际方式促使农户积极参与金融服务,切身感受到金融机构的便利和安全,逐步让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对打破农村群体的自身排除有所帮助。

(三)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信息化时代带来了金融机构业务和服务手段的创新,金融业务已逐步依赖电子网络渠道等现代化的金融平台。这就要求应以农村金融需求为目标,积极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的信用环境,建立健全现代信用体系。同时通过网络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建立农户信用记录系统,这对于加强我国农村地区的信用机制建设、培育农户的金融意识、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破解农村金融的评估排除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快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产品生产销售一体化

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减少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同时将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用金融服务实现农业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的农业发展资金并不充足,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效益较低,导致金融机构的“脱农化”倾向。由于农户获得金融支持的成本相对较高,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求矛盾。要解决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走向,首先应不断改进农村金融抵押、担保的方式,加快利率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其次,加大对金融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再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信用体系;另外,了解了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消除金融机构和农村地区潜在客户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金融排除。总之,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环境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给予农村在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

[1]Kempson,E&WhyleyC.Kept out or Opted out,Understanding and Combating Financial Exclusion[M].The Policy Press,1999:1-56.

[2]田 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7(4).

[3]王修华.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排斥与破解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4]王 伟,田 杰,李 鹏.我国金融排除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11(3).

[5]胡宗义,袁 亮,刘亦文.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财经大学报,2012(8):51-60.

[6]许圣道,田 霖.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金融研究,2008(7).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