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电子商务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姚远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电子商务会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获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发展。本文对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分类及传统企业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应该注意的因素,为今后传统企业选择其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电子商务 模式分析 影响因素 网络技术 商务活动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2015年7月22日公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但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机构站在自身的立场上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学者R.Kalakota和B.Winston(1997)从通讯交流、业务流程、服务和在线服务四个角度定义了电子商务;R.Kalakota(2001)进一步定义了电子商务是一种高效的企业经营模式;Peter Weill(2001)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定义了电子商务;Kenneth C.Laudon&Carol Guercio Traver(2004)认为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商务交易;国际商会(1997)认为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的电子化;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认为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是信息社会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我国学者宋玲(2000)认为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架构的商务电子化应用,等等。虽然各方的表述不同,但网络技术和商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核心要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电子商务模式一般指电子商务的具体运营方式,其主体为企业(Business)、消费者(Customer)和政府(Government)。按照主体来划分电子商务模式是最主要的电子商务模式划分方法,一般可分为B2B、B2C、B2G、C2C、C2G和G2G六种商务模式。B2B指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企业具备相应的资金优势、购买量大、议价能力强的特点,其利用网络平台来寻找商务合作伙伴,完成线上交易,B2B网络平台的典型代表就是阿里巴巴。B2C指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模式也可理解为网络零售,消费者购物的特点是批量小、购买频繁,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购物体验度,B2C模式是我国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也是最活跃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典型的代表是天猫、京东、亚马逊等。C2C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消费者在在线交易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商务交易,交易形式灵活(如在线拍卖、二手交易等),产品种类繁多,但与B2C模式相比,交易双方的信任度偏低,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淘宝是典型的C2C网络交易平台,并用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宝给交易双方提供支付保障。B2G指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如政府网上采购、企业电子报税等。C2G指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如电子政务中的网上报税等。G2G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种模式应用较少。
除上述按主体划分电子商务模式的方法外,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划分研究成果颇丰。MIT的Peter Weill(2001)按企业、供应商、客户、商业伙伴、资金流、产品流、信息流七种元素划分电子商务模式;Meredith collura(2000)按分销商、门户和生产者三大类划分了13种电子商务模式;Paul.Timmers(1998)按价值链理念划分了11种电子商务模式;张铎(2003)将基于Web的电子商务模式划分为直销型和中介型两种。这些以不同角度划分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已达成共识,但企业采用何种电子商务模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应考虑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自身情况,二是企业所处环境。
1、企业自身情况
(1)人才储备。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首要的问题是电子商务人才储备是否充实,发展电子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这类人才既要懂得技术又要懂得业务,懂技术要求员工具备电子商务开发、计算机应用、网站维护和设计等能力,懂业务要求员工了解企业自身业务,熟悉企业商务流程。目前我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很多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都是从技术或业务转型由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
(2)企业自身的实力。企业自身的实力也影响着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招聘相关人才、购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构建自己的电子商务部门,企业的信息化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企业开展信息化的基础由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条件和企业信息的组织管理水平两方面构成,信息化软硬件条件指企业信息化展开的物质基础,是可以通过大量投资实现的,企业信息的组织管理水平是企业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企业通过日常经营积累起来的,是一种长期信息能力的体现。
(3)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对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主要指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和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是否合理,只有企业一把手重视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现有的流程合理,能够接驳电子商务,才能利用电子商务为企业谋得更大的利益。
2、企业所处环境
(1)微观环境。微观环境指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包括企业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企业面临的竞争情况和企业的效益情况等等。
市场供需情况主要指企业(Business)和消费者(Customer)之间的关系,即B2C的电子商务模式,该商务模式下企业大多是零售业企业或外贸型企业,其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十分巨大。电子商务拓展了传统的销售渠道,丰富了销售手段,节约了大量的销售成本,提高了运作效率。同时,消费者也有更多的消费体验、更多的消费选择,享受到了个性化的服务,这在线下交易中是体会不到的。
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竞争包括行业内的竞争、传统商务企业的竞争和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的竞争。电子商务是一种后发的商务模式,是传统企业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种渠道,行业性十分明显,这体现在行业内若有企业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模式其他企业会迅速跟进以弥补竞争优势。电商企业同时面临着传统企业的激烈竞争,传统企业一般具有客源优势、资金优势,电商企业可寻求差异化战略,基于电子商务平台降低成本、消除时间和区域的壁垒,电商企业可以24小时全球销售商品、提供交互的用户体现和个性化的用户服务。电子商务企业自身之间的竞争,在信息技术进一步普及的情况下,电商企业的门槛越来越低,电商企业几何倍数的增长,电商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可替代性,细分市场、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成为电商企业最重视的内容,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惨烈。
企业效益包括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企业是追逐利润的,不管是传统商务企业还是电子商务企业最终逐利的目的是一致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扩展了新的消费渠道。整体效率的提升体现在产品开发生命周期的缩短,专供线上销售的电子产品的开发生命周期明显短于线下产品,如华为的荣耀系列手机;运营成本的降低主要体现在采购、生产、销售、交易等方面成本的明显下降。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整个供应链的完善和电子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2)宏观环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自身不能改变的政府法律环境。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该工作报告给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保障,今后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这给电子商务企业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模式的分析,总结了根据主体划分的六种电子商务模式的特征,并从企业自身情况和企业所处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传统企业选择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1]王珏辉: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谭晓林、谢伟、李培馨: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应用及其创新[J].技术经济,2010,29(10).
[3]叶乃沂: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4(5).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www.cnnic.com.cn.
[5]黎志成、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6).
[6]庞川、陈忠民、罗瑞文:消费者网络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4).
[7]丁乃鹏、黄丽华:电子商务模式及其对企业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2(1).
[8]胡海清、许垒:电子商务模式对消费者线上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1,25(10).
[9]方明珠、卢润德、吴伟平:电子商务模式下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0(6).
[10]邓玉龙:MVC设计模式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2002,22(2).
[11]王刊良:基于分类的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3).
[12]苏涛:O2O电子商务商业新模式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
(责任编辑: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