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睿 朱宁宁/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研究
章 睿 朱宁宁/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本文介绍了水库建设移民安置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移民安置工作的发展、经验及教训。从理论上探讨移民安置问题,并建立了移民安置区的多层次模糊评价优选模型;从移民安置的规划、移民安置实施的监测及后评价等多方面研究了移民安置工程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移民;水库;搬迁;安置问题
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移民中贫困面较大,库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特定背景下,要进一步做好移民工作,解决好水库移民问题,搭建移民致富平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水库移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项长期任务。
1.1水库移民存在的心理问题
(1)心理压力大
在中国,水库淹没影响的大部分移民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移民搬迁面临着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网络的破坏,而且远迁者面临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移民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2)失落感
对于水库移民来说,由于水库移民常常是规模大、人数多,搬迁又要付出巨大的物质、心理和社会成本,为了达到成本和收益间的平衡,国家投入巨大资金给予补偿。但从现实来看,常常难以达到这种平衡的状态,因而造成移民心理上的失落、不满和恐惧。加之短期内经济上一时不能致富、不能脱贫的状况,也使移民普遍产生了恐慌情绪,被剥夺感表现强烈,失落心理突出;有的插花安置的移民,不能融入当地社会,归属感丧失。
1.2影响水库移民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影
(1)政策因素
移民政策落实情况是影响水库移民社区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峡人口迁移类似于确立了一种信任关系,在此关系中,政府扮演受托人的角色,移民充当委托人。政府向移民承诺:宏观上,迁移将给移民带来更大的益处,微观上,政府将尽可能减少搬迁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并保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水平;移民则相信政府会信守诺言。在三峡移民工作中,政府如果能够完全有效地落实移民政策,按照迁移前的承诺,按时、足额地补发由搬迁给移民造成的住房损失、青苗损失和其他各项损失,则移民因搬迁造成的损失将较少。
(2)经济因素
公共卫生政策一直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人们身心健康就会大大减少对别人的敌对、冲突及暴力行为,社会经济是保证人们享受充分公共卫生的首要因素,对移民来说,公共卫生和可及的医疗服务尤其重要。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预计所得移民补偿不能完全赔付搬迁造成的损失。他们对移民补偿数额的估计并不乐观。补偿不足与收入不高会对移民心理产生一定的悲观情绪,而且搬迁对于生产条件的大幅变动会加剧心理上的难以承受。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国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影响,即社会支持的多少可以预测个体身心健康的结果。移民原来的社会网络已被打破,社会环境已改变,缺乏能感觉和被接受的社会支持会损坏健康,包括心理健康。通过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认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相比,三峡农村移民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偏低;社会支持网络对移民的社会生活起着一定的影响。
(4)社会适应
移民通过一定途径完成对搬迁后的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是其得以融入安置地社会生活和社区结构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发性移民得以实施、移民得以致富奔小康的基本保证。从多年结果的比较来看,邻里关系、生活习俗、生产劳动3方面的适应状况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好转;而经济收入满意、怀念原来地方、思念原来熟人3方面则随时间推移而向着明显更差的方向变化。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客观生活方面的适应状况或许随时间推移会逐渐好转,而主观心理方面的适应状况则有可能随时间推移变得更差。
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同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解决移民遗留问题,保护移民合法权益的方针政策,使广大移民群众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安置环境和政策环境。实践证明,把移民的生产安置好,是把“移民安置质量”推向一个新的概念和一个更高的标准,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超过搬迁前的水平根本保障。
移民工作的实践证明,凡是能够把移民政策原原本本地宜传给移民群众,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移民工作就会顺利地推进,凡是对移民政策遮遮掩掩,不能把政策原原本本地宜传给移民的,库区移民就会上访不断,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对库区移民实行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办事程序“五公开”,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媒体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公布,真正做到政策精神移民知情、政策实施移民参与、实施结果移民督促,尊重移民的知情权、生存权、申诉权、发展权、监督权、参与权等“六权”,让移民群众自已把握自已的前途和命运,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目标。
移民民生问题是当前库区矛盾多发凸显点,改善民生是移民后期工作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基本途径。我们要不断完善实施办法,积极为移民办实事,如启动特困移民重新安置工作,改善生存环境搬迁安置任务,加大后期遗留问题处理力度。
要结合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和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工作,建立移民工作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后扶规划实施的稽查和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估,强化库区的后扶项目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后扶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要因地制宜,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库区,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投资方向应逐步转向产业化扶持发展。同时,也要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确定,产业扶持争取多元化,如“定额补助、实物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推行移民专业协会,合作社和互助组织的资金扶持,对边远地区和山区的移民,把移民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范畴,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打造亮点,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移民的居住环境。
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移民干部是组织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力量和支撑,其素质高低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富宁县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移民群众中少数民族占相当比例,在解决移民经济问题的同时,还伴随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等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发生许多矛盾,特别是在当今县级移民干部队伍中,至今还没有“工程移民”专业人员从事移民工作,亟待解决的是移民专业人才。同时,着重理顺移民机构机制和编制,落实移民干部的身份待遇,增强移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移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确保县级各项移民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
水库移民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足够重视,为此对水库的移民安置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移民管理部门在抓好移民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做好后期的扶持工作,同时必须逐步完善移民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问题。移民部门也应时刻关注移民与当地居民的相处问题,帮助移民较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去。
(2)安置区居民应该积极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移民迁到安置区后,必然在生产、生活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安置区居民应积极主动引导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共创美好家园。
∶
[1]张穹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释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唐传利.水库移民理论与实践.中国水利学会学术年会论,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