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绩效的高校绩效管理探析*

2015-01-01 07:10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财会通讯 2015年1期
关键词:成员群体目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曹 问

目前,我国高校既面临着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对教育资源的激烈争夺。为推动高校改革,政府加大了对高校的绩效考核,并以此决定经费投入等办学资源的配置。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赢得竞争,成为高校的共同选择。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团队和项目小组等在日常运行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在此背景下,群体绩效的高低就成为决定高校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本身就是群体行为,研究影响群体行为及绩效的因素,对于提高高校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群体绩效的影响因素

目前,不同学者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因素看法不一。笔者认为,影响群体绩效的主要因素包括:群体构建、群体目标、群体动机、群体运行、群体影响、群体环境。

(一)群体构建包括群体成员和组建方式 群体成员可分为核心、骨干和普通成员。核心成员最关键,其行为会影响到群体的功能和绩效。组建方式是影响群体构建的重要因素。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组建方式也不相同。正式群体是由组织决定组建的结构、职责和任务都明确的个体集合,非正式群体是为满足社会交往需要形成的个体集合。构建群体要考虑成员的知识、能力、年龄、性别以及职业价值取向等。

(二)群体目标是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努力的方向群体目标的难易程度和设立过程会对成员产生影响,难易适中的目标能调动积极性。目标有适度挑战性,成员对目标的满意度会提高,对完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会增加,积极性也会增强。制定群体目标要吸收成员参加。目标设定过程中,让成员充分发表意见,既能形成观点碰撞,修订完善目标;也能使成员增加对目标的理解和认同,在执行时因认同目标而自觉努力,面临挫折时就会自觉坚持。吸收成员参加,还会让成员对目标的产生程序等形成满意感,有助于提高群体的绩效水平。

(三)群体动机是成员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的内在驱动力 群体动机是成员动机的总和,但成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努力程度各不相同。这既可能导致群体动机衰减甚至丧失,也可能增强群体动机。一般而言,个体独立完成任务时的动机会强于在群体中完成任务的动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惰化和搭便车现象造成的。群体动机也存在着增强的可能。当成员意识到若不努力,群体会在重要任务上失败并受到惩罚时,就会努力去补偿其他群体成员的低绩效。当能力较低的成员与能力较强的成员合作时,会出于比较、竞争或担心被淘汰等而努力工作。

(四)群体运行是成员通过一定方式协作互动、产生创造力,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过程 研究表明:当群体有高度凝聚力,成员对目标任务高度认同并努力工作时就能取得最佳绩效。事实上,群体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绩效损失。群体在运行中通常会遇到观点生成、决策和解决问题等任务。观点生成时,可能有人因顾忌他人反对自己的观点而不肯表态,也有可能因他人已表达类似观点而不肯认真思考,这些都会导致绩效损失。观点生成后,需要选择凝结成最有价值的观点,这就是决策。但决策时,往往会受领导偏好或“少数服从多数”规则的影响而造成决策失误。解决问题时,绩效既取决于领导主导的集体归纳行为,也取决于成员参与的程度。

(五)群体影响指群体绩效向外界输出,以及外界对群体绩效的评价 群体影响取决于对其绩效的评价。评价主体包括群体自身和群体外界,外界评价中组织对群体的评价最为重要。绩效评价结果会对群体产生影响,主要影响群体领导以后的决策,也会影响成员对群体和自身工作的认识,影响群体未来的凝聚力。这种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正向影响会激励成员相互学习、提高技能、更加积极工作。负向影响则会影响成员的积极性,削弱凝聚力,甚至导致群体解体。

(六)群体环境是群体以外的现实存在 环境和群体构成多级系统,成员是群体的一部分,群体是环境的一部分。群体的外部环境中,组织对群体的影响最明显直接。环境对群体构成的影响表现在:群体所在的组织会影响甚至决定群体的组建方式和成员资格,并根据需要配备成员。组织提供的资源会影响成员对群体的选择,甚至决定去留。群体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有一定自主权,但组织会在群体完成的任务和方式等方面给予约束。同时,组织中的其他群体也会对群体目标和运行造成影响。另外,对群体的绩效评价由组织完成,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群体及成员未来的工作动机。

二、群体绩效理论对高校绩效管理的启示

借鉴群体绩效理论,高校在实施绩效管理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一)构建合理的校内群体(1)根据工作任务构建群体。高校的群体可分为教学、科研群体和管理、服务群体。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构建教学群体应重点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学科水平以及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师资队伍现状等因素。科研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科研群体应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才队伍现状等因素。根据管理、服务的基本职责设置必要的非教学群体,合理划分职责,防止机构不清、职责不明。(2)重视群体成员的选择。首先要重视核心成员的选择与搭配。教学、科研群体的核心成员必须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群体的核心成员则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要考察其他成员的工作胜任力和职业价值取向,同时建立选择淘汰机制,优化成员构成。(3)注意培养凝聚力,提升教师对学校和群体的认同感。在确定群体目标时应吸收教师的意见,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亚文化,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

(二)设定科学的群体目标 明确、合理、认可度高是设置群体目标的基本要求。学校在分解战略目标时,应注意将战略目标合理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并着重将阶段性目标明确分解给群体目标。教学、科研等群体完成的目标主要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以及队伍建设等。管理、服务等群体的目标主要为完成学校明确赋予的职责任务。群体需要根据成员的岗位、职责等情况将群体目标分解到个体。

(三)保持正向动机,提高教师职业成就感 职业成就感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通过努力工作,达到预设工作目标时体验到的自我满足。学校要积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管理、激励机制;关注教师工作业绩,对于取得成绩者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关心教师成长,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帮助提升素质,扩大在校内外的影响;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从业幸福感。提升教师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教师和群体有良好的互动机制,在群体中能够充分展示工作能力,且得到支持和认可。

(四)构建长效的运行机制 高校运行机制最重要的环节是决策与执行。决策行为主要分为校级层面和院(系、处)级层面。(1)校级层面的决策受制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监督权力,分别属于专家学者群体、管理群体和全体教职工。以专家教授为主导的学术权力对事关学校的重大问题有实质性的建议权、质询权;以党政领导为主导的行政权力则对学校的重大事项以及日常运行等有决定权;以教职工代表为主导的监督权力则对学校的发展、运行进行监督。(2)教学院(系)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涉及人才培养相关事项的决策权应当尊重本院(系)教授委员会主导的学术权力。院(系)的行政权力涉及日常管理以及任务执行等。为正确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原则上应由行政主要负责人兼任教授委员会的召集人,将实行委员会制的学术权力与实行院长(系主任)负责制的行政权力有机结合。(3)非教学群体的职责主要是服务和管理,原则上实行处(部)长负责制。在高校,执行环节需重点关注:任务分配、过程管理和关系协调,为教师完成工作任务创造条件。学校在构建执行环节的制度时,要以群体为单位,提出工作要求、提供工作条件,并通过评价、沟通,实现过程控制。群体应注意根据工作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形成分工合作的关系。

(五)重视群体绩效评价 高校群体绩效评价的实质就是对群体业绩的评价和反馈。(1)明确评价对象。现代大学体制下,绩效评价的对象首先是群体,这是由工作过程的协同性和结果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同时,学校要提出对个体的考核指导意见,要求群体结合自身实际,对个体实施考核。评价绩效除了常规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两个有机结合:一是完成任务情况和群体的进步情况相结合,一是注意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要按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加强对群体及个体工作过程的管理。并按照一定的周期,对群体及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2)科学组织评价。评价教学群体的绩效,由学校组织在征求学生意见、管理部门意见和教师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给出结论。评价管理、服务群体的绩效,由学校在听取服务对象意见的基础上给出结论。评价教师的绩效,由所在部门在征求学生、同事以及管理者意见的基础上给出结论。(3)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组织者要及时、准确地向被评价者反馈结论,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为提高绩效水平奠定基础。学校要将评价群体绩效与配置校内资源有机结合,促进群体实现更好的绩效目标;将对个体的评价结论与教职工的现实收益(含经济收入和精神奖励等)和长期收益(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平台)结合起来,促使教职工积极工作。

[1]伯纳德·尼斯塔特:《群体绩效——有效管理的基石》,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版。

[2]薛宪方:《群体绩效的影响因素简述及若干改进意见》,《科技和产业》2008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成员群体目标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