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和思想共识

2014-12-31 06:35陈志刚黄建安
前线 2014年1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总书记

陈志刚+黄建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意识,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中,贯穿着一种深邃的历史视野,有深刻的历史底蕴,使之连贯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用历史的视野才可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思想的博大精深。

救国、兴国、强国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接续奋斗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历史阶段,必须消除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对立起来的观点分歧,凝聚改革共识

一段时间以来,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一直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彻底否定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另一种观点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公平来否认改革开放,各自都从整体上否定这两个历史阶段的成就。这不但否定了党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而且势必进一步否定党的领导。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及其相互关系,这不仅是一个党史评价的学术问题,而且关系到改革何去何从,以及如何评价党的领导和中国的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继承发展关系,作出了新的科学的判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必须明确地承认,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看不到这个转折点,不承认这个新起点,就不能正确地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性,以及开创这一道路的艰巨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基础、历史前提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经确立了。毛泽东不仅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在党的八大以后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 的口号,强调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并为此做了艰辛、曲折的探索。不承认这个历史前提、历史基础,抹杀这段时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就难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性。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历史阶段,是一个历史整体,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探索在总结前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开创了新路,而且实践证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我们第一次离中华民族的复兴如此之近。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老路、回头路。对于改革开放的成就不容抹杀,而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明确地强调必须从历史的整体视野来看待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他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习总书记的这个论断,把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当作前后密切相连、接续奋斗的完整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解决了救国问题,实现了民族独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解决了兴国问题,确立、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解决强国问题。这三个历史阶段承前启后,虽然有转折,但也有继承,是历史接力赛的不同阶段,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三段论”的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有力地批判了否定历史连续性、曲折性、制约性的历史虚无主义、唯心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消除了左右观点的分歧,促进了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了力量。

追溯近代以来的170多年的历史,考察中国梦的起源,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历史共识

历史是连续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使“天朝之梦”破碎,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中国的先进分子进行不懈的探索,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虽然这些运动都最终未能使中国走上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正道,但其失败提供了反面教材、经验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看清了历史形势,坚定了走革命道路的信念。正是通过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此后,又通过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重新开始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不但赶上了英国,而且超过美国也指日可待,使我们第一次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样接近。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总结,是中国近代以来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必然。

可以说,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不断追求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了巨大努力,作出了巨大牺牲。如毛泽东1949年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所说,我们不但必须永远铭记在三年以来的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以及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且必须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纪念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在历史的整体视野中,我们不能抹杀孙中山和国民党在维护民族独立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也需要国民党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台湾同胞共同承担责任。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近代的历史留给中华儿女心头的共同创伤。台湾的命运与大陆休戚与共,只有祖国强大,才能让台湾人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享有民族的尊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夙愿,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当前,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快速发展,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待更加热切。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已经到了历史的重要关头。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大趋势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呼吁,“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追溯到近代以来的历史,重申祖国被列强霸占、分裂的历史,是为了提醒中华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的耻辱,要求两岸同胞、党派以民族大义为重,以祖国统一这一最核心的利益为重,抛开历史的恩怨,解开历史的心结,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共同推进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放眼5000年文明史,把握中国梦的“根”和“魂”,凝聚文化共识

实现中国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中国实际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有着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制度理念,都打上了我们文化传统的烙印,使我们具有独特的标识,区别于其他的民族。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正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摒弃、割裂这些历史文化传统,把传统和现代简单对立起来,不但在理论上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在实践中也是极为有害的。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也有滞后性。在历史进程中凝聚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其超越时代的因素,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最鲜明的中国特色。丢掉了这个“根”和“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没有根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称霸世界、侵略别国,当然我们也决不容许别的国家无理挑衅,对于我们国家的神圣领土和领海,一寸也不能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只有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体现民族特色,中国梦才能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当然,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对传统文化全盘吸收、照搬,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如习总书记最近所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中国文化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化,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加以解释。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复兴。

总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通过对历史发展趋势和辩证法的深刻把握,极大地消除了党内外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种种分歧,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主流、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凝聚了磅礴的力量。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磅礴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指日可待。

(作者分别为:陈志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黄建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沈   聪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季札挂剑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