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兴
摘 要:新授课总是将章节内容分解为若干小块,而章节复习课则应该体现章节内容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章节复习的教学设计应该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选择合适视角切入,重温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引领学生作进一步自主探究.
关键词:知识系统;教学设计
任何知识都不是片断、孤立存在着的,它既有生活实践为基础,同时也与其他知识相关联,结构化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存在的主要形态. “直线”是解析几何的第一个研究对象,是解析几何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对直线及其方程的研究,能让学生领悟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认识图形直观“就其粗而不能精其微”的特点,从而自觉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本文就《直线及其方程》章节的复习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谈一谈如何立足知识系统的高度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凸现基础知识的结构,提高复习课的知识整合效应.
概括梳理,以合适的视角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教学设计需要考虑教学系统中诸多因素,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合理运用教法和媒体之外,教学内容的设计成为最能体现教师智慧的环节.
《直线及其方程》章节涵盖如下许多知识点:直线的方程表示、点在直线上的坐标表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代数表示、直线方程系数的几何含义、同一条直线的不同方程形式所凸显的几何性质、同一条直线的不同方程形式之间的互化、点到直线距离的代数表示、直线系的代数表示、通过代数方程运算研究直线和直线间的关系等.
合适的视角能将知识串联起来、整合起来,使基础知识结构化,达到“拎起来成一串,撒下去铺一片”的效果. 为此,笔者确定《直线方程蕴涵的几何性质》为课题,以此凸显“用方程表示和研究直线几何性质”的解析几何基本思想,围绕课题设计系列问题及变式思考,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串联整合起来,并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如下:
1. 理解直线和它的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将某直线的方程化为各种不同形式,并以此分析该直线的几何特性;
2. 理解直线系方程的含义,能由方程分析直线系特有的规律;
3. 理解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相交等的代数表示,能由方程组判断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4. 体验解析法的基本思想——用坐标和方程表示几何图形,以代数运算研究几何关系.
追本溯源,以重温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学设计的立足点
“直线的方程”是本章节的核心概念,在习题课的教学设计中必须回归课本,重温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为此,笔者设计如下两例(例1和例2),让学生在重温概念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直线和它的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点在直线上的坐标表示,已知直线上两点就能确定直线,两条直线的相对位置与直线方程组解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知识点.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同解法恰恰让知识运用过程在对比中彰显生机.
例1 直线l1:y=k1x+b1和l2:y=k2x+b2相交于点A(1,2),那么由点(k1,b1)和(k2,b2)确定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学生1:因为k1+b1=2,k2+b2=2,两式相减,得k2-k1=-(b2-b1),所以过点(k1,b1)和(k2,b2)的直线的斜率k= =-1,所以其点斜式方程为y-b1=-(x-k1),即y=-x+(k1+b1),而k1+b1=2,所以直线方程为x+y-2=0.
学生2:因为k1+b1=2,k2+b2=2,所以点(k1,b1)和(k2,b2)都在直线x+y-2=0上,而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所以由点(k1,b1)和(k2,b2)确定的直线方程为x+y-2=0.
反思:学生1的解法以确定直线方程的系数为出发点,而学生2的解法则从确定直线方程的几何本质入手,更显简洁. 通过对比,让学生更清晰地体会方程蕴涵的“点在线上”的几何性质.
例2 实数a,b取何值时,关于x,y的方程组ax+by=1,x-2y= 无实数解?
学生3:直线ax+by=1和x-2y= 互相平行,所以 = ≠ ,即b=-2a且a≠2.
学生4:答案还不全面,如果a=b=0,则方程ax+by=1不能表示直线,所以b= -2a且a≠2,a≠0.
学生5:不对,从方程角度看,a=b=0时方程ax+by=1无解,所以方程组
ax+by=1,x-2y= 也无实数解,所以答案应该是b=-2a且a≠2.
反思:通过三位学生逐步递进式的回答,让全班学生体会到方程组无解与直线平行之间的细微差异,进一步加深对“直线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线”等概念的理解.
横纵联系,以完善知识系统结构作为教学设计的发散点
为完善章节知识系统结构,还需要在操作运用和背景分析中体现其“张力”. 为此,笔者设计例3、例4、例5,让学生在分析直线方程蕴涵的几何性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尽可能多地联系各种其他背景知识(函数、三角、向量等).
(一)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凸显不同性质
例3 已知直线l:x+λ(y-2)+2=0经过第一象限的某点,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学生6:显然λ≠0(否则直线l方程为x=-2,不经过第一象限),故直线方程可化为y-2=- (x+2),所以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知l过定点(-2,2),所以结合图1观察,得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0, ∪ π,π;而斜率k=- 的取值范围为(-1,0)∪(0,+∞),所以λ∈(-∞,0)∪(1,+∞).
学生7:直线方程还可化为y=- x+2- ,由图2易知- >0或- ≤0,2- >0,所以 ∈(-∞,0)∪(0,1),所以λ∈(-∞,0)∪(1,+∞).
图2
反思: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凸显了直线相关的不同几何量. 点斜式凸显了直线过某定点(动直线绕定点旋转),斜截式则凸显出直线的斜率和与y轴交点的位置.该题还能采用截距式方程来处理,将方程化为x+λy=2(λ-1)或 + =1(λ≠1),由图形直观知,若l经过第一象限的某点,只需2(λ-1)>0或 >0,所以λ>1或λ<0. 需要注意的是,用某种形式的方程不能表示的直线要专门讨论.
(二)直线系方程蕴涵动直线的变化规律
例4 求原点到直线(1+λ)x-(1-λ)·y-2λ=0距离的取值范围.
学生8:方程可化为(x-y)+λ(x+y-2)=0,由方程组x-y=0,x+y-2=0, 解得x=y=1,所以直线(1+λ)x-(1-λ)y-2λ=0过定点A(1,1),由图3易知d∈[0, ].
学生9:李老师,我的答案不一样!因为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知d= = · ∈[0, ).
学生10:由于直线斜率k= =-1+ ≠-1,所以d= 的情形不存在.
反思:直线过定点的规律容易找到,但直线绕定点转动的范围却容易忽视,所以要数、形一起分析. 比如,直线x-(1+λ2)y+λ2=0(λ∈R)过定点A(1,1),斜率k∈(0,1),所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d∈(0,1). 通过“易错点”的设置,让学生体验图形直观“就其粗而不能精其微”的特点.
例5 试判断,是否存在定点P,使得不论θ∈[0,2π]如何变化,直线l:cosθ·x+sinθ·y-1=0都不能经过点P?
10多位学生齐答:直线l一定不过原点(以特值x=y=0检验).
教师追问:是否还有其他点呢?
学生11:直线l方程可化为 ·sin(θ+φ)=1,由于sin(θ+φ)≤1,所以x2+y2<1时,方程 ·sin(θ+φ)=1不能成立,所以直线l一定不过单位圆内的点.
教师:很好,你的解法老师也没有想到,但是否还有其他点一定不能在动直线l上呢?
学生12:原点到直线l:cosθ·x+sinθ·y-1=0的距离d= =1. 因此直线一定是单位圆的切线,所以单位圆内部的点必定不在l上,而且当θ改变时,动直线系l:cosθ·x+sinθ·y-1=0的“包络”恰是单位圆,所以除了单位圆内的点外,没有其他点不能被动直线l“扫到”.
教师:很好,事实上,直线方程可化为cosθ·(x-cosθ)+sinθ·(y-sinθ)=0,即y-sinθ=- ·(x-cosθ),它表示单位圆在点(cosθ,sinθ)处的切线(图示略).
反思:学生11的解法一语道破直线方程系数蕴涵的几何特性,很有创意.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留给学生充分探索思考的空间,学生才有可能给教学以“惊人”的回报.此外,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不是点滴和零散的,而是在主动建构中逐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和网络. 每个章节内的内容联系紧密,依靠若干知识主线形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章节间的更大网络.
引领探究,以老题新解作为教学设计的启发点
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后,学生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前是需要作“新旧比对”的. 解析法作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典范在学生眼里并非唯一,比如向量方法同样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老题新解”的方法,能够启发学生在使用新知识时不断与旧知识对比,从而自觉探究新老方法之间的不同适用性.
例6 已知Rt△ABC中,∠C=90°,AC=4,BC=3,又 =m , =n ,并且 + =3,求证:直线A′B′经过定点.
解:以直角顶点C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4),设A(4,0),B(0,3),则A′(4m,0),B′(0,3n),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 =1,将 + =3代入A′B′的方程,得 - + - =0,
即 + =0,所以直线A′B′经过定点 ,1,恰为△ABC的重心.
图4
反思:用向量方法也能解决该问题,而且将Rt△ABC改为一般△ABC也有类似的结论,再将 + =3改为等于其他定值,直线A′B′也经过定点. 解析法的引入给向量法提供了参照的对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画龙点睛,以适切的小结和作业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学点
例题、习题教学结束时,应有画龙点睛式的小结. 笔者在本课以一首小诗来做小结:“一般方程太一般,直线性质少体现;化为点斜截距式,性质自然就明显;坐标方程表点线,代数运算又不难;解析方法好不好,欲与向量比简便”. 在诗中既概括了本课主要内容和数学思想,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本课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位置,启发学生将“解析法”和“向量法”做一对比,这与当下流行的“导学”理念是一致的.
作业分两类: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巩固性作业1~4题,在一周内完成导学性作业5,具体如下:
1. 若方程(2m2+m-3)x+(m2-m)y-4m+1=0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m∈ ________.
2. 若直线(2m2-5m+2)x-(m2-4)y+5m=0的倾斜角为45°,则m=________.
3. 两条直线2x+3y-k=0和2x+ky-3=0的交点在y轴上,则k=________.
4. △ABC中,∠A=60°, + = ,如果点A在坐标原点,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则直线BC过定点________.
5. 有些几何问题用向量方法来解比较简单(如求证“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方和等于四边平方和”、“余弦定理”等),而另一些问题则用解析法来解比较简单,请你课外自学后收集典型例题来说明,并谈谈如何选择这两种方法之一的感想.
结语
结构化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整合后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粘合力、较严密的逻辑性、较丰富的关联度,可以较好地为知识的灵活运用服务;因此,基础的整合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引领学生脚踏实地、夯实基础的同时,还要时不时提醒学生“仰望星空”,跳出章节知识范畴,立足系统高度重新审视所学知识. 这样,才能避免让学生的学习陷入无数细节的包围中,在边把书“读厚”、边把书“读薄”的过程中实现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