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浩
摘 要:通过挖掘2014年安徽卷理科压轴题解法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这道题的背景,揭示其错解原因,从而得到解答压轴题的教学启示,有助于学生提高压轴题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考;压轴题;解法分析;教学启示
2014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压轴题如下:
设实数c>0,整数p>1,n∈N*.
(Ⅰ)证明:当x>-1且x≠0时,(1+x)p>1+px;
(Ⅱ)数列{an}满足a1>c ,an+1= ·an+ a ,证明:an>an+1>c .
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考查递推公式、二项式展开、导数、不等式的性质、数学归纳法、放缩法等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考查推理证明、逻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本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思维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笔者有幸参与了今年的安徽高考阅卷工作,以下就安徽卷理科第21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斧正.
解法分析
第(Ⅰ)问
解法1:数学归纳法:①当p=2时,(1+x)2=1+2x+x2>1+2x,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p=k(k≥2,k∈N*)时,不等式(1+x)k>1+kx成立,
当p=k+1时,(1+x)k+1=(1+x)(1+x)k>(1+x)(1+kx)=1+(1+k)x+kx2>1+(1+k)x,
所以p=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①②知,当x>-1且x≠0时,对于一切整数p>1,不等式(1+x)p>1+px成立.
解法2:构造函数f(x)=(1+x)p-(1+px),则f′(x)=p(1+x)p-1-p.
易知,当x∈(-1,0),f ′(x)<0;x∈(0,+∞),f ′(x)>0,
故:当x>-1且x≠0时,f(x)>f(0)=0,即(1+x)p>1+px.
解法3:令ap= ,由ap+1-ap=…= <0.
所以数列{ap}单调递减. 因为p>1,n∈N*,故ap
又(1+x)p>0,从而得(1+x)p>1+px.
解法4:利用均值不等式
由已知x>-1且x≠0且知1+x>0且1+x≠1,由均值不等式得,
(1+x)p+ >p =p+px,
从而得(1+x)p>1+px.
点评:前两种方法属通法,易想易做,方法3新颖别致,美不胜收,方法4运用均值不等式巧妙大气,浑然天成. 法2与法3同为构造法,然而所选主元不同,前者以x为主元,构造函数,后者以p为主元,构造数列. 一道小题,四种方法,沟通了函数、数列、不等式及数学归纳法等重点数学知识和方法.
第(Ⅱ)问?摇
解法1: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c .
①当n=1时a1>c 成立;
②假设n=k(k≥1,k∈Z)时,ak>c 成立,
由an+1= an+ a ,易知an>0,n∈N*,?摇
则n=k+1时, = + a =1+ -1.
由ak>c >0,得-1<- < -1<0,由(Ⅰ)中的结论得
=1+ -1 >1+p· -1= .
因此a >c,即ak+1>c .
所以n=k+1时,不等式an>c 也成立.
综合①②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n>c 成立.
再由 =1+ -1可得 <1,即an+1
综上所述an>an+1>c ,n∈N*.?摇
点评:本解法的关键是灵活利用第(Ⅰ)问的结论,把p次幂式放缩、降次转化,对考生思维水平及新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解法2:设f(x)= x+ x1-p,x≥c ,则xp≥c,并且f ′(x)= + (1-p)x-p= ·1- ,知f(x)在[c ,+∞)上单调递增. 因而当x>c 时,f(x)>f(c )=c .
(1)当n=1时,由a1>c ,c>0得a >c,
所以a2= a1+ a =a11+ · -1)c ,
从而a1>a2>c . 故当n=1时,不等式an>an+1>c 成立.
(2)假设当n=k(k≥1,k∈N*)时,不等式ak>ak+1>c 成立,则
当n=k+1时,f(ak)>f(ak+1)>f(c ),即有ak+1>ak+2>c .
所以当n=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
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n>an+1>c 成立.
点评:本解法关键在于构造函数f(x)= x+ x1-p,x≥c ,利用函数f(x)的单调性和不动点,有一定的技巧性.
解法3:先证有界性,再证单调性
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n>c .
(1)当n=1时a1>c 成立;
(2)假设n=k(k≥1,k∈Z)时,ak>c 成立,
由an+1= an+ a 易知an>0,n∈N*,
则n=k+1时,ak+1= ak+ a = ≥ =c . 当且仅当ak=c 取等号,因为ak>c ,所以ak+1>c .
综合(1)(2)可得,对一切正整数n,不等式an>c 成立.
再证单调性(利用结论an>c ).
作差an+1-an=- an+ <- c - =0,所以an+1
综上所述,an>an+1>c ,,n∈N*.
点评:该解法涉及多元均值不等式,用到课本中的结论. 事实上,课本选修4-5不等式选讲(北师大版)第12页的结论: ≥ ,人教版和其他版本也都有类似结论,可能广大师生没有足够重视.
背景分析
本题第(Ⅰ)问源于课本选修4-5不等式选讲(北师大版)第38页的贝努利不等式定理.而贝努利不等式在人教A版课本4-5第52页例3后面的说明中也明确提到. 事实上,本题就是考查贝努利不等式:(1+x)n≥1+nx(x≥-1,n∈N*)的证明和迁移应用. 贝努利不等式的形式简单、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在自主招生或竞赛中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也曾露面. 2012年和2013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压轴题也是以贝努利不等式为背景,其实,笔者认为今年的安徽高考压轴题,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都与2007年湖北理21题十分相似.
(2007年湖北理21题)已知m,n为正整数,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x>-1时,(1+x)m≥1+mx;
(2)对于n≥6,已知1- < ,求证:1- < ,m=1,2,3,…,n;
(3)略.
略解:(1)证明从略;(2)当n≥6,m≤n时,由(1)得1- ≥1- >0,又1- ≤1- =1- < .
错解分析
本题考生思维受阻与错解主要表现在:
第(Ⅰ)问典型错解:
错解1:由二项式定理得:
(1+x)p=1+px+C x2+C x3+…+C xp(p>1,n∈N*).
因为C x2+C x3+…+C xp>0,所以(1+x)p>1+px,
或(1+x)p=1+px+C x2+C x3+…+C xp>1+px.
也有同学分类讨论①x>0,②-1
错解2:令f(x)=(1+x)p-1-px,求导f ′(x)=p(1+x)p-1-p,当x>-1且x≠0时,f ′(x)>0,所以f(x)是增函数,故f(x)>f(-1)=p-1>0.
第(Ⅱ)小问典型错解:先证an>an+1,后证an>c .多数考生胡乱地论证单调性,接着草率结尾,或者陷入循环论证.
点评:以上错解可见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掌握得不牢,解题的方法不够灵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强,解题凭感觉,缺乏数学的理性,未能把握数学学科特点、思维方式.
教学启示
1. 重视思维训练?摇
本题出错或者无从下手的原因除时间紧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能力不强,达不到本题要求的水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学习数学的灵魂.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训练,尽可能多开展一题多解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的养成,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 那么,学生在考试时就不会因题目见“新”色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就会增强. 例如,本题就是一个难得的好题,解题入手较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试题的答案. 可是,很多考生只能联想到二项式展开,陷入困境,无功而返.
事实上,面对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学生应该能迅速联想到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如比较法、构造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等,然后逐一筛选、比较,选择恰当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完成试题解答. 如本题第(Ⅰ)问就有四种合适的角度可选,从而产生四种不同的解法.
然而结果显示,很多考生面对本题显得无能为力,或者空白,或者想到哪儿就胡乱写点儿,明知不对,却不知变通(根本是思维僵化,不能变通),一条道走到底,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2. 重视回归课本
高考数学试题具有“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题在书外,但根在书里”的特点,因而在高三复习中需要时刻注意立足教材,回归课本.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凝聚着许多专家的智慧,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构建起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重视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课本的教学功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今年安徽卷三角函数解答题是课本中的题目稍加改编,然而考生做得并不好. 高考卷很多题目都来源于课本,这对一线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它告诫我们高三复习迎考不能舍本求末而把课本束之高阁,要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 还记否,陕西的高考曾考余弦定理的证明,当年不是赞扬声不断吗?因此,对今年安徽高考考课本上的贝努利不等式的证明,我们应该给点掌声.
3. 重视往年考题
高考试题是许多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当年高考试题的命制往往会参考近几年的高考题与竞赛题.
所以,我们复习备考要关注往年的高考试题,不仅关注本省的,还要关注外省试题,特别是有着极好背景的、内涵丰富的,解法优美的试题. 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学习数学必须解题,但解题不是“多多益善”,精选题目(包括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或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多角度思考,多方面联系,深层次探究,才能事半功倍!
题后反思
高考压轴题凝聚着命题专家的智慧,蕴涵着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从压轴题的功能看,应该具有必要的难度和较强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但是,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卷已从压轴题的“一题把关”转变为分散难度“多题把关”,层次分明有台阶,入口宽,上手易,只是深入难,即使难,解题所用的方法也是通性通法和常规常法. 今年安徽高考压轴题第(Ⅰ)问是课本例题,第(Ⅱ)问用数学归纳法、放缩法等常用方法. 所以,教师要提高压轴题研究的意识和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压轴题的答题策略;指导学生研究压轴题,挑战压轴题,征服压轴题,消除对压轴题的心理障碍,树立解答压轴题的信心,冷静思考,仔细分析,考试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