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记等
关于美国电视剧“季播制”能否在中国实现的争论,业内早已有之。总体来看,唱衰唱荣的论调参半。不过,从近年来电视行业试水季播剧的情况来看,季播剧模式在中国有望实现并推广。以热门季播剧《屌丝男士》为例,该系列累计播放量已达4亿,超出同期大多数卫视大剧在单平台的播放量。季播剧制作方表示,如果这种尝试能够成功,将完全有可能为我国电视剧的生产和播出带来一种新的模式。,前几年火爆一时的《丑女无敌》算是国内季播剧最早投石问路的试水之作。它的人物群戏和故事的延展性,及植入广告和极具生活话题性的情节,在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暴。该剧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国内年轻观众对国外季播剧的渴求;另一方面又引起国内收视主体在播出模式上的不适应,这一模式在开播之初便陷入悖论。
季播剧的概念,是美国电视台在激烈竞争下的产物,它采取边拍边播的方式,将成本降到最低。季播剧通常每周只播放一集,每一季有若干集。季与季之间以相同的人物设置进行串联,并以每季全新的故事推动角色命运的变化。这种季播模式不仅催生了大批经典美剧,例如播出了lO年的《老友记》、播出了6年的《欲望都市》以及仍在继续播出的《生活大爆炸》等,还造就了全世界范围内包括大批中国人在内的美剧迷。而对于大部分中国美剧迷来说,每到新剧集更新之时便守在电脑前翘首以盼,已经成为了某种“仪式”。
在季播剧存在一定观众基础的同时,也有另一部分观众因长期习惯于日播剧模式而放弃追剧,这一本土化差异限制了季播剧发展。具体到季播剧这个问题上,就不得不提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夏季休假”思维定式。在校学生自不待言,从6月初到8月底是漫长的暑假,学生可以选择打工或旅行;就是成年人也往往将自己休带薪年假的时间放在夏天。这个时候是旅游业和电影业比较繁荣的时期,而每天看电视的人数会减少。因此,从该年9月到来年4月的播出季就是一种非常合适的安排;但这一播出季在中国并不适用。
不过。国内季播剧目前也存在诸多发展中的弊端。多数情况只是对现有电视剧资源的重新归类和出售,其卖点只是一个包装后的概念,其缺点就是很容易出现“断季”的尴尬。美国的电视剧是在定位了观众人群后制作,其季播剧才会有的放矢源源不断地被制作出来,而中国的电视剧还处于“电视演什么观众看什么”的阶段,因此季播剧概念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目前只能继续“摸石头过河”。
曾拍摄《春光灿烂猪八戒》的导演范小天,在谈及对美剧播出方式上的借鉴时表示,国内电视剧一定是季播与非季播“两条腿”走路,对于白领来说,繁忙的工作下可能更适应季播的方式,一周看一集,但是对于时间比较充裕的人来说,一周一集的播出方式可能导致间隔时间太长而记不住剧情。
在内容上,还是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特色。简而言之,要向美剧学习的是生产机制和产业模式,而不能照搬内容。在季播剧逐渐普及的今天,尊重电视媒体独特的传播规律,探索中国式的季播剧,才有望在中国开创真正的季播模式。
(摘自《中国文化报》宋冰刘一桥/文)
不可否认,正如一些观众所说,“《舌尖2》的节奏过快,有些美食的镜头太短,让人看得不过瘾”。和《舌尖l》相比,从已经播出的《舌尖2》首集《脚步》的内容看,故事性、人情味的增加,美食、美味镜头的减少,确实让期待中国美食视觉“饕餮盛宴”的观众,在强烈的心理期待下产生失望情绪。我们都是看美食的,你却给我们讲故事、论情怀,这不相当于去心仪的饭店吃饭,咽着口水点了一只烤鸭,端上来的却是一盘西兰花吗?
但客观而言,尽管和观众期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货不对板”问题,但烤鸭依然是烤鸭,不是西兰花——只是这只烤鸭变了一些做法而已。早在开播之前,总导演陈晓卿就曾强调,《舌尖2》和上一季的最大区别就是更突出食物背后人物的故事。回头检视,作为常规纪录片,《舌尖1》的大红大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关注之下,《舌尖2》求新求破,力图在讲美食的同时,突出关注乡土人情、人文关怀、时代变迁等深层面的东西,这不是更值得肯定,更应该给予赞赏吗?因为就现实而言,这样的纪录片式的文艺作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而正如陈晓卿所说。“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如果要想单纯获得视觉“饕餮盛宴”,从网络上去搜索这些美食节目去看,同样能够解馋。但解馋之后呢?正像一部好电影,要有流畅的故事、精致的画面等基本要素,好的纪录片,也绝不应该仅仅是华美画面的堆砌,画面、故事背后的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才真正决定着纪录片的内涵与品质。
从一定程度上说,增加《舌尖》情感、情怀等厚重层面的东西,恰恰说明,不管是美食纪录片的拍摄,还是其他关注“变迁中的中国”的人与事的文艺作品的拍摄,仍存在着这样那样言之不尽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着《舌尖》系列能够在情怀与美食之间达到精妙的平衡。(摘自《长江商报》李记/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