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在电影学院的院里见过黄渤,知道他是电影学院的,觉得他应该是个职业演员。他长得这么有特点,一眼就能认出来。
后来我看了管虎那部电视剧《生存之民工》,就找黄渤来演《疯狂的石头》里的黑皮。我跟他同月同日生,缘分么。都是处女座。那时候我觉得他一定会成大明星。是吧?我觉得我有眼光。
因为我觉得他身上有那种难得的真实。其实这在演艺行业还挺少见的,就是从里到外透着的那种真实感。他有一种与生活、与现实特别有关的东西,我觉得那个东西特别珍贵。我们今天这个世界,或者说自古以来所有的世界在真善美这3个字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真。我们为什么在追求真理、追求真相?只有真才是值钱的。除此以外,没有值钱的东西。
《疯狂的石头》之后,到了《疯狂的赛车》,我让他来演主角。为什么?我那时候比较任性嘛。也不怕,因为没什么可担心的事情。反正就是觉得他很棒,觉得他成为明星是迟早的事,而且他完全可以担当这个角色。其实选这个项目就是照着他弄的,在写剧本的时候就照着他来了。找他来,不停聊,感觉他身上的东西,写进去。
我俩聊得来。从小的经历都像。我在太原,他在青岛,都是中型城市,我们都是中型城市的社会小青年,比较边缘化的社会青年。都去歌舞厅卖过唱,阶层啊等等方面都类似。也都经过了一个比较统一的审美时代。上一个时代并不是多元化的时代,而是一个单元化趋同发展的时代。我们经历了差不多的东西,先接触港台,再接触欧美,然后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开化的过程,所以从各个方面,心理结构、审美意识上比较相近,价值观比较类似。
黄渤特别爱玩,经常会拿着各种各样的玩具,比如遥控飞机什么的。他是一个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的人,即使头天晚上拍大夜,熬夜,两天没睡觉了,马上要赶飞机走,但是现在有一个小时,新到了一个地方,他也要冲出去看一看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看的东西。他就是热爱生活嘛!
也没什么架子。我经常在人多的时候,拿一个票啊,或者纸,塞给他说:“黄老师黄老师,麻烦给我签个名。”他就会很认真地给我签个字。然后扭头发现是我:“去你大爷的!”我记得他刚刚出名的时候,走到哪里别人跟他合影他都合,别人跟他要电话他都留,就会经常接到那些人的电话。太善良了一点,不会拒绝别人。
他取得现在的成绩,我觉得很正常,一点没有意外。就我的感觉,他的成就应该比现在还要再高一些。他还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