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向

2014-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43期

热词

穿衣重样综合症

进入年末社交季,你是否在为衣柜里缺一件派对装而烦恼?乐施会的一项调查揭示,成千上万的女性正饱受“穿衣重样综合症”的困扰。在调查的2000名女性中,有46%表示自己穿最喜欢的派对装不会超过5次。有受访者将病症的扩散归罪于社交媒体的泛滥,“你知道如果自己把同一件衣服穿两次会被其他人注意到,而且你也不愿意让人觉得你很单调。”

妈癌

替人操心,替人着想,朋友遇到问题时比朋友还着急,待朋友如同对待自己孩子的简称为“妈癌”。你的朋友中有没有此病患者?要是有的话,建议你千万别告诉Ta,好好珍惜这段缘分就是了。

波茨坦土豆

这不是一种食物,而是位于波茨坦的德国地质学研究中心绘制的一张地球重力场地图,它是一个奇怪的模型,之所以用这个名字,是因为按照重力的起伏波动,地球的形状更像一个土豆,有很多凹陷和凸起,而非教科书上描述的两极稍扁的球体,此外地球的形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间流逝不断发生变化的。

谷歌税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近日宣布,未来5年计划针对跨国公司征收逾10亿英镑的“转移利润税”,其目的是“确保大型跨国企业承担合理税赋比例”。这项税收被普遍称作“谷歌税”(Google tax),奥斯本认为开征该税将打击“全球一些利用复杂结构避税的大型企业(包括科技企业)”。

人脉午餐

指年轻人通过网络邀请目标就职单位的职员聚餐,就餐时可以互相学习“职场攻略”,交流流行信息,既能积攒人脉,又有助于顺利就业,日渐成为很多年轻人跨行业交流的时髦方式。午餐的具体地点和时间由被约请的前辈来定,餐费采用AA制。就餐人数一般是3到4人,包括两名大学生。目前,除了大学生外,这种“人脉午餐”也成为很多年轻人跨行业交流的时髦方式

数字

0.6/100万

明年起中国器官移植将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献,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现阶段我国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仅约0.6/100万,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而西班牙的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为37/100万。

640万英镑

两年前,一个猫咪视频在YouTube上广为流传,视频的主角“不爽猫”(Grumpy Cat)随后红遍网络。不爽猫出生时即患有侏儒症和反颌症,以至于总是一副不爽的表情。两年间,以它为原型的各种玩偶、商业形象层出不穷,还有一本关于它的畅销书,以及一部电影。截至2014年2月,它已经为主人赚得了640万英镑的收入,而且这个数目仍在增长。

50分钟

广州市政府日前公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系统全市性会议(活动)若干规定的通知》,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等精神,进一步削减文山会海。《规定》提到,市领导讲话不超过50分钟、开会不能发放纪念品土特产等。

66亿吨

比尔·盖茨日前在个人博客上表示,2011至2013年间,中国消耗了66亿吨水泥,超过美国在整个20世纪的消耗量:45亿吨。

声音

季羡林对我说,不管你是不是发言人,都要记住两点,一是绝不说假话,二是真话不全说。我干过外交部发言人十年,都是根据授权说实在的话。

——前外交部长李肇星6日在厦门演讲,有听众问“坊间流传段子,说外交部发言人总是说两个词:‘强烈谴责’、‘严正抗议’,您怎么看?”时回答

我们在国外生产产品,比如说在澳大利亚,我们生产一吨糖,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的港口,一吨现在是3750块钱,可是在中国生产一吨糖成本5200块钱,差距就有这么大,所有的农产品都差不多,我们的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出三分之一,几乎所有的主要农产品都比人家贵。

——中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在“首届中国企业国际化论坛”上发言,鼓励中国农业企业要走向海外市场

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好比汽车大还是司机大。人治是经验性的治理,法治是规范性的治理。法治不是一个点,不是一个线,而是一个可能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就是人治。

——社科院学者房宁解释“不应妖魔化人治,神化法治”

你给我解释解释,为什么要有这个例外?

——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存款保险改革方案没有公开征求意见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追问

这本书我也给同事买了,我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信办主任鲁炜8日在考察Facebook公司时,发现其CEO扎克伯格桌上有一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著作。扎克伯格解释说

视野

内向者与世界相处的10种方式

《赫芬顿邮报》编辑阿莱娜·霍尔日前撰文指出内向者不同于外向者的与世界相处的10种方式:

1.他们躲避人群:聒噪、喧闹和拥挤很容易过度刺激内向的人,耗尽他们的精力。他们最终会觉得更孤立而不是被周围的人支持,他们宁愿去任何其他地方也不待在人海中。

2.群聊使他们紧张,深入的谈话使他们健谈:大多数外向者热衷于一群人闲谈,而内向者会觉得这很无聊。在群聊中,内向者经常扮演倾听者的角色。

3.他们在舞台上活力四射,只是不擅长台下的闲聊:他们只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和准备充分。世界上,一些最成功的表演者是内向的人。他们在舞台上面对大量观众远比面对闲话连篇的谈话表现得轻松。

4.他们很容易分心,但很少感到厌烦: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内向者在人群中、在开放办公空间中总为分心而挣扎。然而,当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时,他们完全能够为兴趣或研读一本新书花费几个小时。在那些时候,他们可以照顾好内在的自我,为自己充电,同时享受他们所享受的事。

5.他们本性上被更富创造性的、精密和独立的职业吸引:内向的人本性上更喜欢独处或待在一个小群体中,在一段时间内深入钻研一个课题和花费时间去做决定、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在允许这样做的工作环境中会感觉更好。作家、自然科学家、幕后技术工作者这些职业能给内向者以他们渴望的才智上的刺激。

6.当到处都是人时,他们会选择待在离出口近的地方:在拥挤的地方,内向的人身体会感觉不适,为了缓解这种不适还会尽可能地待在人群的边缘。

7.他们三思而后行:内向者的这个习惯使他们赢得了倾听者的声誉。反思之后再开口是他们的第二本性,而不是像外向者那样边说边想。正因如此,他们可能看起来更安静更害羞,但这只能说明他们在说话前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

8.他们不易受环境感染:外向者在人群中会感到很愉悦,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而内向者却不会经历这样的转变。实际上,内向的人不会从外界因素中得到像外向者那样强烈的愉悦感。

9.他们从生理上不能忍受打电话:突然来的电话会迫使他们放弃正在专注进行的项目或思考,然后再被指派去做不想做的事。另外,大多数的电话交谈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内向者想避免的闲聊。内向者反而可能会把来电放入语音信箱,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具有合适的能量和注意力时回复它们。

10.独处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时光:每个内向的人都有他们受刺激的极限。《赫芬顿邮报》博主凯特·巴托洛塔说: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杯“能量”。对内向者来说,大多数的社交活动都会从杯中把能量拿走一些,相反,它会把外向者的杯子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