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女朋友就心情越发不好,有什么科学原因吗?

2014-12-29 00:00:00曾旻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42期

在这里,我只是想提供一种抑郁症的可能性和症状特点的可能性。绝对不是诊断标准。自知力,社会功能都不是标准,都只是一种简化的评估,标准远远比这些要严格严谨!

全球服抗抑郁药较多的几个国家是:冰岛、加拿大、澳大利亚。

记得冰岛好像有一段时间政府免费给公民发放抗抑郁药。理由很简单,国家抑郁症患病率高。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纬度高,冬季时间很漫长。

题外话:在心理咨询中,我学习的第一个要义是:有益无害。也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工作。所以新的《精神卫生法》出台后,不允许咨询师做心理治疗,对咨询师很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要能够敏锐地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界限。

然后,我学习到的区分这个界限的第一个要义是,询问让来访者感到内心痛苦的这些症状是否随季节变化。如果是,那么十有八九是超过了神经症之外,到了精神疾病(或者至少到NOS的范畴之内)了。

言归正传

科学原因

如果你想知道,抑郁症为什么会随季节变化。科学的说法是:我们不知道。不仅如此,在精神病学领域,精神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我们也不知道。

如果谁敢说他发现了这个原因,我要恭喜他,他一定将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科学在精神病的研究领域,目前只是在做症状学上的总结和诊断标准的改进,病理上只是有一些推测,但都没有被完全证实。可以比较确定的是,精神病(包括抑郁症)是有遗传因素的。

是否需要治疗

考察的首要因素是这些抑郁的情绪和症状,是否严重影响了个体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即她是否能正常地学习、工作和与人交往。

其次,要考察其自知力。即当事人能否认识到自己的抑郁情绪是不正常的。举个典型的例子: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作为一个严重的分裂症患者,有很严重的幻觉和妄想,而当他妻子生气要开车离开时,他冲出来挡住了她的车,告诉她:“我发现问题了,7年了,那个孩子一直没长大。”这句话典型地反应了纳什此时是有自知力的,他知道那是他的幻觉,是一种不正常的病理症状。

所以,你女朋友的症状,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有的。她能正常地交往男友,说明其功能应该是还可以的。如果她能有自知力(她能发现她心情抑郁是会随季节变化,并且采取应对行为),那么完全可以不用就医的。

搬家去广州就行了。

关于自知力

这是判断精神疾病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准,但是似乎除了精神科医生以外,普通群众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我们在回龙观医院见习的时候,问诊了一些病人,其中一个是非常严重的典型分裂症。基本的问候和关系建立之后,我们进入正题开始问他,为什么来这里,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他十分淡定并且肯定地说:幻听。

也就是说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有幻听的。但是这样就叫作他有自知力了吗?NO。

要继续问他,听到什么了呢?是什么情况呢?然后他说,他的大脑内部能接收到美国中情局的信息,跟他交流。说他自己是美国总统,来医院是接受审查。说经常有大人物来看他,金正恩、普京、习近平、吴邦国什么的都来看过他。幻听在他眼中,似乎是很正常的,是他和美国中情局沟通的一种方式而已。

整个过程他说得笑嘻嘻的,一种作为美国总统非常满足和自豪的情感。

我们质疑他说,美国总统不是奥巴马吗,他不是黑人吗?

他说,我就是奥巴马,那个黑人是假的。(严重的夸大妄想,用逻辑是无法驳倒的。)

所以,在他们眼中,幻听就是一个词而已,这个词不代表任何东西,他们接触过各种医生,这些词在他们耳中早就非常熟悉了,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不懂什么叫真正的幻听,什么叫妄想,什么叫分裂症。

所以,判断自知力,一定要从当事人的行为去判断。

纳什知道自己是幻觉,那么他去挽留自己的妻子,这叫自知力。如果他一边说,那是幻觉,一边仍然和他们交流,那不叫自知力。

同理,如果知道自己抑郁,并且有季节性变化,那么采取行动,去看医生也好,去回避冬季也好,这种行为产生了,叫自知。

如果只是在社交工具上秀自己的抑郁,秀自己的回避性人格,这种行为不叫自知,抑郁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词而已,一个显示自己的方式而已。

通俗简单地说,你要相信:感到痛苦而不去就医的人,一般不会是正常人。(大的痛苦,影响正常生活的,不要跟我谈感冒。)

关于广州

有人调侃说,广州冬天也很冷。我没去过广州,所以不了解,这是我的偏见啦,不要当真。这就只是个代号,去没有冬天的地方嘛。

这是一个严肃的建议,不是开玩笑。

我们病理学老师谈起她开国际会议的事情,认识了一个领域内的有贡献的人物。他聊起自己的抑郁问题,说他发现自己有季节性抑郁用了7年时间,到第七年的时候,他有了自知力,突然明白了,夏天一结束,他的心境就开始没有任何理由的低落。

所以每年到了8月末,夏季刚刚要结束,他就从波士顿的家里飞到了迈阿密的家。至今10年,一切都好了。

虽然是听说的,但是消息来源是我们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在关于抑郁的学术讨论上。不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题主谨慎判断,在女友面前别轻易给她下结论扣帽子。就算自己有了判断,也不要随便跟她说,多和她父母亲人沟通。

就这样。

(本栏目与知乎网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