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伟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调查研究及对策探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张保伟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休闲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新兴旅游产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更能促进生态文明又好又快的建设。研究发现常州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存在较大问题。为使常州休闲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应强化政府主导,整合旅游资源;加强休闲教育和生态保护意识教育;不断提高产品创新力;培养优秀休闲旅游人才;提升宣传力度和策略;不断健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休闲旅游;生态文明;调查研究;常州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正式发布,成为休闲旅游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2014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常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发布以及“美丽常州”的提出都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对休闲旅游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更能促进生态文明又好又快的建设,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人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人类得到进步与完善”[1]。它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二)休闲旅游
“休闲”与“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休闲”侧重于从时间的范畴来认识,而“旅游”考虑的却是地理范畴的位移[2]。休闲旅游,其主要目的是休闲,所以,它更加注重游客的精神体验和享受,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的心理体验。黄震方等认为休闲旅游是休闲与旅游活动的结合,是人们为了调节和愉悦身心或自我发展的需要而利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闲适状态的活动[3]。张洪淼认为休闲旅游是人们以休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离开其定居之地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所进行的观光、娱乐、休息等活动的总和[4]。
生态文明与休闲旅游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们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富足[5]。将生态文明与休闲旅游二者结合起来的初级产物生态旅游,它是一种具有强烈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旅游活动,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表1 生态文明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
Mokhtarian等人探讨了信息通信技术对休闲旅游活动的影响,认为信息和通信技术是休闲旅游活动的促进力[6]。Seohee 和 Gibson运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测度各心理因素与休闲旅游选择活动的关联度[7]。
(二)国内相关研究
理论方面研究:张雅静认为,休闲旅游是区别于传统旅游的一种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发展休闲旅游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8]。魏小安的详细分析了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与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关系[9]。周训芳,张莎认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化则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可持续经营制度设计应当服从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设计[10]。
地域旅游研究:张淑萍等通过市场调研,运用活动偏好市场细分的方法,深入研究马鞍山市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并提出了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建议[11]。黄震方等以常州市为例,对休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3]。陈荣春选取常州市为例,对常州休闲旅游的问题、模式和建议进行了详细的探讨[12]。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概况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类对休闲旅游活动的影响、模型分析、旅游产业结构等方面,而国内主要研究休闲旅游的内容,问题和策略等,将生态文明建设、休闲旅游和区域旅游经济于一体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本文将试探性研究这一空缺,将为常州休闲旅游提供借鉴。
目前,常州市休闲旅游仍存在着产品开发力度相对不足,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管理引导比较薄弱;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业创利能力不强等现状。《常州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进一步优化了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推动休闲度假旅游空间的开发建设,当前已经形成了“六主六副三带”的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即:
六主:一个核心旅游区——环球恐龙城现代游乐旅游区;两大文化旅游区——天宁名胜旅游区和春秋淹城文化旅游区;三大旅游度假区——江苏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和茅山旅游度假区;六副:西太湖生态休闲旅游区、溧阳瓦屋山旅游区、金坛龙山风景区、长荡湖休闲旅游区、丫髻山生态旅游区、孟河(小黄山)旅游区;三带:即古运河文化旅游带、延陵游憩商业旅游带和城郊休闲旅游带。
(一)研究过程
为了更加深入地对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更加清晰地反映常州休闲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问题,不断提高常州市休闲旅游的满意度和竞争力,本文选取享有“东方侏罗纪”美誉的常州中华恐龙园、江苏天目湖旅游渡假区、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南大街休闲旅游区、中国花博园等旅游景区为调研地点,从2014年2月——5月,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通过定期通过拦截、配额抽样的调查方式获取最真实的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27份,有效问卷876份。
(二)调查研究结果
1.调查研究结果统计
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满意度调研统计显示,对当前常州休闲旅游发展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样本人数分别占到总人数的20.8%、67.1%、8.8%和3.3%。由此可见,江苏省内外游客对于常州市休闲旅游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
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问题,本次调查在问卷设计时,选取了对常州休闲旅游产生影响的因子,将调研结果中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数据统计结果的各项因子和调研统计数据进行百分比量化,得出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的各项因子认同百分比率,详见表2:
表2 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各项因子认同百分比率表
2.调查研究结果测评
(1)测评体系的确定
笔者综合有关SWOT调查的研究成果,结合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常州休闲旅游发展测评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和19个因子(表1中各层次下的目标因子)。其中,Ui表示项目层指标,Uij表示第i个项目层指标的第j个因子指标。设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得分=U;目标因子综合评价向量Ui=(U1、U2、U3、U4、U5),其相应的权重向量为:Wi=(W1、W2、W3、W4、W5);即:
评价指标体系休闲旅游发展向量为Uij,其相应的权重为Wij。Wij表示第i个项目第j个测评指标对该项目指标的休闲旅游权数,且
(2)各项测评得分
本文运用李克特(Likert Scale)5级量表法将游客对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量化,即:完全认同、基本认同、不确定、基本不认同、很不认同的相应赋值分别是5分、4分、3分、2分和1分。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SWOT各项因子评价得分详见表3:
表3 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SWOT因子评价得分表
通过上表的运用李克特(Likert Scale)5级量表法对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SWOT的各项目层因子进行赋值量化打分,可以明显看出:
(a)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中最为突出的是强大的经济支撑(3.7271)和便利的旅游交通(3.7249),而其中的政府政策支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等项目因子得分较低,分别为3.3573、3.6005、3.6073;
(b)在劣势方面,休闲旅游人才较少(3.4109)和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3.3573)位居前两位,相反,常州休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3.1005)得分极低,足以证明常州在对外宣传方面去的了良好成效;
(c)“美丽常州”的建设(3.8562)以及时间和收入的增加(3.6941)是常州休闲旅游发展最大的两个机遇方面,其次是递增的客源市场(3.5685)和政府对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视和支持(3.4886);
(d)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威胁方面,得分最高的两个因子分别是资源雷同,缺创造性(3.6336)和周边竞争压力大(3.5982),这将是今后在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影响因素。
(一)加强政府主导,提高重视程度
首先,常州市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当前休闲旅游业的市场及未来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制定相关的战略目标;其次,在《常州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0)》的基础上,细化规划的进一步推行,高效完成常州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再者,对常州市各类休闲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优化休闲旅游资源可以让常州的休闲旅游有跨越式的发展,并且可以为将来常州休闲旅游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和推广奠定基础。
(二)加强休闲教育,保护生态环境
国民对休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强,参与性不够高,直接影响到了休闲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所以,必须加强休闲教育,强化休闲意识。这就要求常州市各旅游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休闲教育,意识到休闲对于生命的意义,把休闲理解为一种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常州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分仅为3.6005,说明加强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保护美好的家园,共同享受休闲之乐。
(三)优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树立品牌形象
常州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但目前常州休闲旅游资源开发中同质化过于严重、大同小异,这就要求在开发休闲旅游资源和产品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威胁方面,得分最高的因子是资源雷同,缺创造性(3.6336)。因此,常州要始终贯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思想。第一,要分析常州的旅游资源中哪些可为休闲旅游所开发利用。第二,划分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开发不同的休闲旅游产品。例如环球恐龙城现代游乐旅游区以恐龙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江苏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以生态休闲游为特色。第三,选出有代表性的旅游,打造精品,保护旅游产品不被模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培养休闲旅游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旅游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业务水平的专业化,安全意识的重要等内容的学习。其次,还需要针对各阶层的旅游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以满足旅游市场中对不同结构的人才的需求。再次,旅游企业应与旅游院校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优秀旅游人才。把企业“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通过“工学结合”,达到理实统一,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常州休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3.1005)得分最低,说明常州在对外宣传方面去的了良好成效。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单一的宣传手段和传统的宣传方式很难做到将常州高效地营销出去。立体的宣传营销,能轻松将常州休闲旅游的市场定位和鲜明形象传达给周边不同地区的游客,从而提高常州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力。立体宣传营销主要可以通过互联网营销、开展推介会、展览会、电视或平面媒体、印刷品、户外广告等形式展开。
(六)健全休闲旅游产业建设
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威胁方面,周边竞争压力大得分高达(3.5982),因此,应健全休闲旅游产业建设,以不断提高常州休闲旅游的竞争力。首先,进一步完善常州交通设施的建设;其次,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完善餐饮住宿设施的建设、完善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最后,加强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休闲旅游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为生态文明理念在社会中的渗透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载体,促进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5]。常州正处于旅游业的稳步发展期,应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开发优秀特色休闲旅游产品,打造成为旅游者心中的江南绝佳休闲旅游胜地。
[1] 潘 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11-19.
[2] 刘德谦.也论休闲与旅游[J]. 旅游学刊, 2006, 21(10): 12-19.
[3] 黄震方,祝 晔,袁林旺,等. 休闲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与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 2011,9(30):1543-1553.
[4] 张洪淼. 青岛市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王 芳.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休闲旅游论析[J]. 保山学院学报,2013, 1(33): 73-75
[6] Mokhtarian, Patricia L. Examine the Impacts of Residential Self-Selection on Travel Behavior: A Focus on Methodologies. A Tribute to the Career of Frank Koppel man, 2008, (3):204-228.
[7] Seohee Chang & Gibson, Heather J. Physically Active Leisure and Tourism Connection: Leisure Involvement and Choice of Tourism Activities among Paddlers. Leisure Sciences, 2011, 2(33):162-181.
[8] 张雅静.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休闲旅游[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9): 87-90.
[9] 魏小安. “美丽中国”要休闲. 中国旅游报[N].2013-03-04(2).
[10] 周训芳,张 莎.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背景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与展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8(2):44-47.
[11] 张淑萍,王 虹,吴 桐. 基于活动偏好市场细分的马鞍山休闲旅游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5):103-105.
[12] 陈荣春. 常州:休闲农业繁荣与隐忧[J].农村工作通讯,2012,(20): 14.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Changzhou Leisure Tourism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ZHANG Bao-wei
(Chang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Jiangsu, China)
Leisure tourism is a product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an emerging tourism product which meets the growing and the diversif i cation tourism de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develop leisure tourism; leis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apid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zhou leisure tourism. In order to develop Changzhou leisure tourism better rapidly,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led and 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 strengthen leisure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wareness education, improve the product innovation continuously, train outstanding leisure tourism professionals, enhance propaganda and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ontinuously.
leisure tourism;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vestigation research; Changzhou
F59
A
1673-9272(2014)05-0012-04
2014-08-1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常州市休闲旅游发展的契机及对策研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编号:2014SJB498);2014年常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资助专项课题(编号:专项2014—12)。
张保伟(1986-),男,河南郑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文编校:徐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