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音乐功能有了新的拓展,不仅可以“理性陶冶”,而且具有“感性解放”的功能。这种新的观点也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树立感性与理性并举的观念。音乐教育不是专业艺术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音乐方面的专门人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让他们成为活生生的人,要让音乐成为他们的朋友,发泄他们的激情,解放他们的心灵。其次,要根据音乐新的功能,在教学组织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再次,要改变评价体系。
在素质教育的大形势下,在各学科争相进行改革创新的今天,如何从本学科开始进行创新,如何从本源上发出一枝新芽,而不是仅仅从方法上、手段上进行表皮更新,用新瓶装老酒,有待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士进行探索。笔者在音乐教育中,从音乐功能的角度,阐述了一个新的观点:希望音乐功能的拓展能从感性的角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闯出一条新路,使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成为“感性解放”和“理性陶冶”并举的创新课。
创新,是人突破认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音乐课的创新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一节音乐创新课的成功与否,除了教师本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手法等因素影响外,最重要的就是课堂。可以这么说,好的课堂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在近20年的工作中,我曾听过许多教师上音乐创新课,受益匪浅,同时也注意到很多教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误区一:追求表面,流于肤浅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最好教的是“死”知识,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而最难教的则是最“活”的“教学教法”,即教会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学会最多的知识的方法。因为它是因人、因地、因时、因条件而异的,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对教师水平的一种全面、综合性的考察。它需要教师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深入研究、灵活掌握。但有的音乐教师对音乐创新实践的意义理解不全面,觉得只要音乐课热闹,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赶上了创新的潮流。由于肤浅地理解了创新,因此,在选题时出现较大的偏差。
表现一:创新内容单薄,留于创编歌词、创编动作上。创编歌词、动作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有的教师仅仅热衷于上述内容,而怎样让学生在听、唱、动想中领会并升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却被抛在一边。事实上,从音乐教学的本质来说,意境的体验、情感的升华才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因此,创新的内容设计仅留于肤浅层面而未及根本。
表现二:创新方法机械,仅留于模仿层面。特别是老大难问题,如歌曲的纠错、歌谱的学唱等。笔者认为如果教师不喜欢与时俱进,不仅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学生不喜欢,自己也终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如大家说起歌谱教唱时普遍认为很难。针对这个问题,个人建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解决:一是个别乐句范唱学习,教师把个别乐句反复范唱;二是节奏学习,通过对节奏的击打、伴奏来学习;三是比较学唱,两三句乐句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找相同点和差异;四是旋律线学唱,教师或者学生自己画出旋律线来找高低起伏,纠正音高;五是乐器辅助,用竖笛、口风琴、钢琴等课堂辅助乐器来帮助学习。
误区二:片面理解“创新”内涵
表现一:以为创新即推翻传统的所有。有的教师对“创新”二字的把握不够准确,以为创新课就必须把所有传统的环节都改掉,如唱歌前不练声、歌曲难点不突出、忽略歌曲的演唱处理等,而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环节的所谓创新。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音乐作品的深情所感动、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满足和愉悦,这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素质全面的提高,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相反,音乐教学中的枯燥技术训练、单纯理论性讲述等则会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消极、厌烦等负面情绪。
表现二:以为越新越好而偏离音乐实质。创新不等于纯粹的标新立异,不管如何创新也不能偏离音乐这个主题。有位教师的选题是“音乐尺度的衡量”,整堂课他都在讲解音乐的度,怎么衡量,相差几度,甚至用尺子量。而且这个环节花去了将近25分钟,最后用在歌曲学习上的时间仅20分钟左右,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堂物理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表现三:以为创新就是表演化,使音乐创新教育成为“面子工程”。长期以来,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不全面,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歌曲的数量和能否在各级汇演中获奖来衡量教师的工作。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评价也转向“新、趣、启、活”等要点上来,音乐课堂教学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与此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如音乐创新教育成为成果展示会。为了开好音乐课,一些教师将平时排练的舞蹈、学过的歌曲、组织过的游戏和教过的知识,通过精心的搭配拼装,按创新课的要求进行设计,教学中展示给人们的是环环紧扣的教学步骤、步步到位的创新环节。于是,听课的人喝彩,上课的人自豪,既顺应了学校领导的追求完美的意图,又体现了教师水平。除此之外,音乐课还被罩上了“虚假的外套”。老师上课的内容,预先在班级中操练多次,甚至对某些问题采取专人回答的“策略”。在如此精心的操练下,课堂效果是精彩绝伦、美不胜收。这种音乐创新课,强调的是学生熟练的技巧和完美的表现,撇开了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体验和探索,忽视了学生在宽松的环境、自由的情感中发挥创造的潜能,好看不中用。更有甚者,它助长了浮夸虚假的不良风气,无形中也让学生学会了弄虚作假。这种表演化的音乐创新课成了“面子工程”,其过于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将会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
误区三:忽略德育潜移默化的渗透
在音乐课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音乐本身的需要。但音乐课中的德育教育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机地“随风潜入夜”式地渗透。音乐课堂是德育渗透的良好阵地,学生往往能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而不是生硬的说教。音乐创新教学在注重创新理念设计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是教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是教育的第一线,若能把那些意义深刻、画面音乐赏心悦目的公益广告、影视片段作为素材,既可以说明问题,更重要的是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毫无疑问,这样的创新课档次就提高了。
误区四:偏离主题,没有可操作性
创新课的设计应注重可操作性原则,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要超越师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二是不要在课前得做太多的准备工作。有一位教师上了一节主题是“摇篮曲”的创新课,整堂课教师围绕世界和中国的特色摇篮曲进行欣赏和演唱,令人耳目一新。可是其中有个环节是要求学生唱《舒伯特摇篮曲》,教师是科班出身,声音十分好听,什么“声音要竖着走,气息要下沉”,要“靠后”,要“鼻腔共鸣”……她一直在做要求,却忘了她的学生才小学三年级,根本无法理解其中含义。还有一位教师上了一堂“大海啊故乡”的创新课。在课上,一个个学生在上课前要从教室外走入,身着漂亮的渔家服装,手里拿着大幅的丝带,跳起优美的民族舞蹈……试想,光是这些服装的准备和舞蹈的编排就该花去多少时间?教师是否能够每堂课前都去做这样的准备呢?笔者认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试着去创新,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可是无论怎么创新都不应该是空中楼阁。秉承传统是前提,一切创新都应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另外,要切实地论证操作的可行性,要知道假如没有可操作性,哪怕最漂亮的设计都是毫无价值的。
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创造性地使音乐教育达到令人耳目一新,达到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预期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