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平
一篇优秀的作文犹如一座完美的宫殿,需要设计、选材、建造、装饰等能工巧匠的高度合作、和谐统一;而学生如能一气呵成一篇优秀习作,必然是集各种本领于一身,并运用自如。怎样提高学生习作的各种本领呢?笔者认为“化整为零,一练一得”是一条行之有效的习作策略。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没必要舍近求远,只要用心于选入语文书的那些文质兼美、极有章法的课文,就一定能发现蕴含其中的许多写作方法。当然,一篇课文我们只需选择其中最突出的一种、或者学生最容易学到的一种方法加以指导实践,使其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切实掌握这种习作的本领。
一、“以小见大”法
学生习作往往不善于选择材料,他们喜欢把选材的方向圈定在能体现主题的大事上,而不懂得运用细小的材料来反映深刻的中心。读他们的习作,会觉得题目拟得过大,且内容空泛,毫无真情实感。如何改正学生这种写作陋习,引导他们用小材料来反映大主题呢?萧乾的《枣核》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式。《枣核》一文反映的是留美华侨的爱国思想,作者萧乾围绕小小的一颗枣核来展开全文,通过华侨朋友找“我”索取枣核等一系列琐碎事件,极其典型地运用了以小(枣核)见大(爱国)的写法。
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了这种写法后,拿出他们作文中以大写大的文章来与之比较,学生深切地意识到了以小见大这种写法的好处,明白了小材料虽然小,但同样也能反映大道理,有点石成金、四两拨千斤之效。随后,笔者又布置了一篇作文《动力来自……》,要求他们运用这种写法习作。实践下来,很多同学从拟题到选材,都明显地受到了《枣核》一文的影响,都学会了用一个小的材料来体现出大的动力,如有的题目为:《动力来自一首歌》《动力来自那鄙夷的眼神》《动力来自那杯茶》……通过这些题目可以看出,学生大多掌握了作文需先从小处切入,再逐渐展开、逐渐深化的套路。
二、“侧面烘托”法
生活中有很多既无形又无味,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事物,如水、风、气味等,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方法来对这些事物展开细腻的描写呢?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就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典范。《小石潭记》原文正面写水的只有一句“水尤清冽”,其余全是用侧面烘托来表现潭水的清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在引导学生了解了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后,笔者及时拓展:“如果要完成一篇随笔《呼啸的寒风》,我们可以怎样写呢?”经过启发,很多学生想到了应主要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对风进行描写,如可以写路上全副武装的行人,可以写漫天飞舞的黄沙,可以写纷纷扬扬的落叶,可以写左摇右摆的大树,还可以写炊烟、写电线、写被撼动的门窗等。如有些同学这样写道:“呼呼呼,风仿佛一头发怒的雄狮,疯狂地呼啸着,到处乱窜。所到之处,野草低头让道,缩紧身子;高傲的大树也害怕得浑身发抖,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抬不起头来……顺风行走的人仿佛被人推着向前跑,逆风行走的人只能前进一步,后退两步。”通过这些对象的细腻描写,学生从侧面的角度写出了寒风肆虐、猛烈、呼啸的特点,从而把非常抽象的寒风写得非常具体、非常生动了。
三、“欲扬先抑”法
很多写人为主的文章经常会用到先抑后扬的写法,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写作,可以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人物也易造成一前一后的鲜明对比,使读者对人物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就运用了这种写法。文章的开头写了阿长很多缺点:睡相难看、规矩太多、迷信唠叨、行为粗鲁等,简直就是把她贬抑到了最低处。随后笔锋一转,对她寻购并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结尾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教完这种手法,笔者以《其实,他也很……》为例,引导学生模仿这种手法进行习作训练,着重启发学生在构思与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前抑后扬,使前面的“抑”与后面的“扬”对照起来。另外,对于抑扬两者的篇幅,也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先简略再详细,侧重后面的扬。一次训练下来,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成功地在作文中运用这种写法:先概述“他”的种种不足之处,然后通过一件具体而详细的事件反映出“他”的闪光点,结尾点明中心,突出“他”所扬的品质。
四、“细节描写”法
细节,是文章的精华。一篇文章,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如果有出色的细节描写,读起来就会觉得生动有趣,真实可感;反之,即使情节再曲折,主题再深刻,读起来也只能是干巴巴的如同嚼蜡,缺乏感染力。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所附的小说《百合花》就为我们充分呈现了细节描写的好处,评论家茅盾也对文中的细节描写赞赏有加,“认为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既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文中对通讯员背后所背的枯树枝和野菊花的细节描写,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战争面前毫不畏惧且热爱自然的通讯员形象;对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的细节描写则一步一步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赏析完该文中的细节描写后,笔者同样要求学生“实战演练”,要求他们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等的细节刻画来突显人物的个性特征。在这个片段的人物描写训练中,有的同学通过描写人物吃东西的动作来刻画他的贪婪,有的同学通过描写人物看电视的神态来刻画他的专注,有的同学通过描写人物的打扮来刻画她的虚荣等。一次训练不成功,那就训练第二次、第三次,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一定能有意地强化种种细节描写,也相信学生笔下的写人叙事类文章都会因为细节描写这一手法的成功运用而使文章大放异彩。
以上通过几个例子探讨了“化整为零,跟着课文学写作”的方法。其实,“一课一练,一练一得”还有许多方法可学,如从人文性的角度,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蕴含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丰富的人生智慧、严密的思维方法等,并引导学生把所学运用到写作实践中,从而提升习作的内涵,深化习作的主旨,拓宽习作的思路;从布局谋篇的角度,我们可以教学生用课文中出现过的“小标题式”、“题记后记式”、“主体并列式”等样式来美化自己的习作;从选材立意的角度,我们可以教学生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来体现中心,如何使习作的主题更有新意、更有深度……总之,“化整为零”的“零”就像能工巧匠的本领,多多益善。
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今人叶圣陶先生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从古至今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把课文比作一朵朵盛开的鲜花,而作文恰如学生广采百花后所酿的甜美的蜜。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深深体会到:一个善于教育的老师应该具有养蜂员的睿智,应多带领学生认真阅读,从文章中采所需之花。当然,采得百花,还必须具备精湛的酿制工艺,方能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这正是以此为基础的另一条习作策略—“融会贯通,为我所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