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改不可忽视学生的倾听

2014-12-26 10:39陈军华
创新时代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学会习惯

陈军华

在近两年新课程教学研讨课中,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费尽脑筋挖空心思来创新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使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喜人”的景象:我们亲赴山东,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小组竞争、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应接不暇,教学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发言显得是那么踊跃和无拘无束。然而两种现象大家有目共睹:发言过后的每个学生就显得特别的放松,好像其他同学的发言和他无关似的;另一种现象是,一个学生还没说完,旁边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发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学生有倾听的习惯吗?他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听完别的同学的发言就急于举手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认真思考与分析。

一、原因分析

1.教师的教学语言习惯。教师的课堂语言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简要精炼、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不可以过于琐碎和重复,有的教师上课时总觉得有一些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到自己的教学上,希望通过重复自己的言语或学生的回答来强调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另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反感,或让学生认为一次没有听见没有关系,等会儿教师会重复的,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认真倾听的坏习惯。

2.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近年来的新课改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主张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社会培养出各种层次、不同规格的富有特长的人才。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改以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氛围,只要是学生乐意做的、说的都不能抑制,任其发挥,导致学生没有学会倾听,只想任意发言。美其名曰“张扬个性、民主平等”,然而张扬个性不代表可以肆意插嘴,民主平等也不代表可以无视纪律。

3.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合理也是造成学生不乐于倾听的原因之一,如有一名教师在教学“Food”一单元时,在课堂知识教学后设计进行一个简短的知识竞赛,时间较紧,而试题却非常多,有抢答题、必答题,在一名学生回答结束,别的学生还没有弄清题干和答案之前,教师为了赶进度,就紧接着提出下一道题,几道题一过,有的学生就失去了兴趣,懒得去听了,只要知道谁答对就可以了,至于什么题就不管了。

4.学生的表现欲。大部分中学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是自信、表现欲强,他们都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某个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认为别人回答的自己都知道,等等,这部分学生的过分自信使得他们不能够静心倾听、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5.教师对学生的忽略。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的备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在预设课堂教学过程的同时,促进课堂的生成教学。但是目前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教案上写的是一套,而实际课堂中做的又是另一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不仔细听,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不认真了解,把学生的发言和参与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摆设,这样的教学除了无法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外,也无法促使学生养成一个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二、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倾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教师自身的不良语言习惯。语言是传播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至少应当做到三点:①准确清晰:准确是指内容的科学性、知识的确凿性和说理的实在性。清晰是指意义的单一性、阐述的条理性。②形象生动,逻辑严密:语言要幽默风趣,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应具有逻辑性,论述充分,推理切忌武断。③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能用浅显的语言阐明深刻的内容,善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该像油一样侵入学生的心思,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三点,我们就不用担心学生注意力不在自己的课堂上,不用不断重复教师和学生说过的言语,过分地琐碎和重复只能是弊大于利。

2.规范课堂教学。新课程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地位,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民主”并不等于放任课堂、放任学生、无组织、无纪律,学生可以不顾一切争着发言,使得课堂像菜市场。教学的“民主”是以课堂的“秩序”为基础的,是离不开课堂管理的。如果无法规范课堂,没有有效的课堂“秩序”,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不可能养成乐于倾听的好习惯。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善于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倾听。如教学“Lets celebrate”时,教师从学生特别关注流行的节日的心理,从导入开始就以节日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教师和学生发言的每一个信息都不愿遗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会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乐于倾听。

在开展活动课教学时,不能只顾自己的预设课堂,抢时间、赶进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使得课堂动态生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即使是当堂课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但仍是一堂成功的活动课。

4.优化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经常注意指导和训练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优化对学生的指导:

(1)细化要求,“五心”俱到

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要求学生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听,但是“认真听”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要求,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应给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细化的可具操作性的要求。如听课时要做到“五心”俱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注意细节,耐心培养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当某个学生回答过一个问题后,可以经常性地请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站起来重复他的话,检查他刚才是否在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还有,在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要求其他的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一下别的同学的发言内容并对其进行思考,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提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同时对学生的课堂笔记进行不定期检查,从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很多学生都以教师为自己的榜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自己的老师,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教学习惯的养成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教师要做到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和叙述,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习惯,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综合素养,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倾听是一种优良品质和修养,倾听是尊重、是理解、是接纳、是期待。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做事,学会了关心,也就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学会习惯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学会分享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