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坤 杨双江 徐宏娥
摘要:上吴杖子金矿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矿体的围岩蚀变,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上吴杖子金矿矿体特征找矿远景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1、矿区地质
本区地处中朝准地台(Ⅰ2)、燕山台褶带(Ⅱ),马兰峪复式背斜(Ⅲ)与山海关台拱(Ⅲ)结合部。
1.1地层
工作区地层出露主要为太古界迁西岩群三屯营组地层,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由于承受较深的混合岩化作用,改造成均质混合岩,该组地层覆盖全区4/5的面积。其次为第四系残坡堆积物、冲洪积物,岩性主要为粘土、砂、砾石、卵石等,沿沟谷及山坡分布。
角闪均质混合岩:浅灰~灰黑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角闪石及少量黑云母,中细~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原岩为太古界迁西岩群三屯营组角闪斜长片麻岩,由于承受了较深的混合岩化作用,主要为钾质和石英交代,使之SiO2、K2O明显增多,而CaO、Al2O3、FeO、MgO均有所降低,表现在矿物成分上是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增加,暗色矿物减少。岩性改造成为角闪均质混合岩,局部为均质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其局部亦有残留面,注入物较少,似为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偶夹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透镜体。地层产状倾向220°~280°,倾角40°~70°。
1.2构造
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矿区内断裂方向有NNW向,NNE向两组,其中以NNW向最为发育。含金石英脉主要受NNW向断裂控制。如Ⅰ号含矿脉带为代表的NNW向控矿断裂带分布在矿区中部、北部。呈带状分布,地表呈舒缓波状。地表出露长1500余米,走向300°~350°,倾向SW,倾角 40°~85°。带内岩性为碎裂蚀变岩,岩石因受挤压强烈破碎,局部为石英充填,破碎带宽0.05~10m。
1.3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以脉岩形式产出,有花岗岩、辉绿岩等,零散分布于矿区中西部、中南部。
2、矿床地质
2.1矿化带特征
全区分布规模大小不一的蚀变破碎带11条,主要以Ⅰ、Ⅱ、Ⅴ号矿脉为主,现将其地质特征叙述如下:
Ⅰ号矿脉:岩性为碎裂蚀变岩,分布在该区中北部,为本区主要矿脉,自北向南由42至29勘查线地表以40m槽探控制,5线处为老硐,深部有6个钻孔控制。矿脉地表出露长度1580m,呈脉带分布,产状:总体走向335°,倾向SW,倾角40°~80°不等,矿脉出露宽度0.05~10.0m,该矿脉圈定6个小矿体。Au品位最高58.50×10-6,一般厚0.40~1.25m,矿脉蚀变比较明显均见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等。
Ⅱ号矿脉:位于Ⅰ号矿脉西30m处,岩性为碎裂蚀变岩,地表有TC25、TC29控制,矿脉长100m,呈脉状,脉带一般宽2.5m,产状:走向335°,倾向SW,倾角50°~60°,含矿脉带与Ⅰ号含矿脉带平行,该含矿脉带具明显的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该含矿带圈定两个小矿体。矿体厚1.25m。Au品位最高3.68×10-6。
Ⅴ号矿脉:岩性为碎裂蚀变岩,该脉带南端出露于工作区5线515m处,出露长240m,最厚0.30m,最薄仅有0.08m,脉带总体走向为10°,倾角46°-60°,该脉带有LD1民采老硐控制。矿体厚0.20m,Au品位11.73×10-6,该老硐为民采老硐,含金品位较好地段已基本采空,含金品位较好的均为石英脉,矿化明显,黄铁矿为密集团块状和稠密浸染状。含金品位不好的或者无矿地段大多为破碎蚀变岩。
2.2矿体特征
该区在Ⅰ、Ⅱ、Ⅴ号矿脉中共圈定了9个规模大小不等的矿体,Ⅰ号矿脉圈定6个矿体,分别为I-1、I-2、I-3、I-4、I-5、I-6。Ⅱ号矿脉圈定2个矿体,分别是Ⅱ-1、Ⅱ-2,Ⅴ号矿脉圈定一个矿体。Ⅰ号矿脉由北向南6个矿体呈透镜状,最长的矿体位于TC12-TC40探槽之间,矿体一般长40~92m,一般厚度0.40~0.90m,品位多在1.62~2.38×10-6之间。深部Ⅰ号矿脉施工6个钻孔控制 由北向南6个钻孔分别见Au矿化,品位分别为0.03g×10-6、0.30×10-6、0.54×10-6、0.26 ×10-6、0.23 ×10-6、0.18 ×10-6,从以上各钻孔见矿情况说明矿体均在地表漂浮,深部没有延深。各矿体特征情况详见下表:
矿体特征一览表 表1
2.3矿石质量
矿石的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结晶程度不一,呈它形-半自形-自形晶粒状均可见,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及少量褐铁矿。
矿石构造主要为星散状、星点状构造,局部见稀疏浸染状构造。
2.4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为碎裂蚀变型含金石英脉型,星散状、星点状及少量浸染状矿石。
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金矿石。
2.5矿体围岩情况
该区矿脉的围岩均为角闪均质混合岩。界限清楚,少有蚀变,蚀变破碎带即含金石英脉,蚀变依次是硅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绢云母化。
蚀变破碎带含金石英脉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3找矿方向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体赋存形态,矿石矿物结构构造及金矿物特征,矿床成因应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区内蚀变破碎带含有石英脉及采矿遗迹为良好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安子岭乡上吴杖子金矿普查地质报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