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继武
摘要:对于建筑来说正在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为了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对于能源的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对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当今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世界大型建筑的主流是绿色建筑,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将要建造的大型综合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50 年以上,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应有超前意识。随着对生态元素的考虑更加深入,我国根据自身的能力,技术水平进行重构,以建设能够反应建设能力的大厦作为提升建筑水平,彰显建设实力的重要途径,这也将带动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2.推动与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建筑业大力发展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这种对能源过度消耗的建筑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绿色建筑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能源与环境的问题。首先,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能源紧张的必须。能源是建筑发展的生命,建筑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体系,许多高消能、高投入、低效率的建筑使得能源问题日益严竣。我国的人均占有自然资源量相对于世界平均量是处在非常低的水平。面对严竣的时代考验,绿色建筑体系的价值赋予了其历史使命,是当前社会条件下,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必须途径。其次,是解决气候污染的重要措施。时下,气候异常是全球面临的一大挑战,气候问题被提上日程。客观现实让人们认识到,建筑业的发展不仅造成能源紧张,也成为制造自然气候污染的重要元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大量的建筑,它对气候环境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基本上所有的建筑都需要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这也是建筑对气候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因此,要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人类生态平衡以及和谐共进,就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3.1重结构体系将要以框架结构为主
据了解,现在住宅的大部分结构是砖混形式,这在历史角度有一定先进性,但是随着发展,已经能意识到其抗震能力差,高度受限等缺陷,并且重量大,不易施工等,使得最终的完成质量难以实现。
目前选用的结构为框架结构,这有助于提高抗震能力,并实现内部空间自由组合,使得造型更为丰富,可用面积增大,而自重减轻,性能上由于砖混结构,但价格相当,所以,框架结构的产生是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3.2住宅寿命变长,更注重持久性
现在,设计上通过的使用寿命是50 年上下,人们选择住宅往往作为自己终生或传给后代的住宅,但是五十年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现状急需改变。对于房屋的使用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种持久程度更高的混凝土材料投入使用,未来将出现寿命超过百年到千年的材料,而框架结构的采用为这种寿命超长的混凝土结构带来可能性,使得长久住宅是愿望能够更好的实现,而其带来的无论是公益效果还是商业效果,都十分明显。
3.3建筑时空的延续性
自然与人的关系紧密,因此对自然的保护就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的保护,以人为本也要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而以此为概念的住宅建设也应当注重自然因素,自然牵涉到生态循环,使其成为具有持续工作能力的居住效果,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延展性,这要求住宅创作以自然环境为依托,把传统建筑的优点吸收过来,提炼,形成具有科技性与绿色环保因素相结合的住宅形式,创造性地实现住宅居住作用与性格的双重表达,这是将传统的住宅形式与新的建筑技巧结合起来,投入现代性因素的思维,对于传统住宅思维的应用,要选择当中的有利点,形成适合当代人生存和生活的空间形式,使其和过去的文明,现在的文明找到有利的结合点。
3.4建筑设计要讲究文化性、艺术性
当前对建筑的品位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建筑的品位主要通过其文化性和艺术性来进行体现,所以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计时应充分的反映其文化内涵,使其简洁、美观、高雅,从而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设计上,可以借鉴优秀的设计作品,但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汲取其精华部分,创造其具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优秀作品。目前许多建筑商都十分重视建筑的造型设计,其实也是商品包装的重要部分,可以将城市的文化和地方特色进行充分的体现。从以往成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都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结合体。
3.5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住宅服务对象是人,所以一定要讲求人民的满意度,首先,需要以满足居住区的居住者视觉和空气环境的要求,此外,在内部结构安排应遵守方便,适度,节约的目标,每个空间都有相应的使用,以适应相应的家具和人员。实现功能的合理化和诗意化。当然,还要考虑空间之间的独立性,声音和视觉之间不会互相干扰。为了达到适当的环境控制,需要有足够的照明,通风顺畅,高可用性,艺术美感,体现出居住者一定的个性和创造力,对于房屋及建筑物,住户和住户之间所体现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要有所表现。融入生活元素,布局应科学,颜色应该和谐,内容要清晰,空间空间注意融合性与独立性,并配合半私密空间的存在,对于场地内容的设置,将绿地,环廊,围栏,广场等因素合理搭配,使其宁静,和谐,有助于缓解情绪上的压力,促进良性互动
3.6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多样性与多变性,多样性:多样性需求的住宅市场,住宅开发建设单位应避免“贫富皆宜”的单个项目而要有一定的特殊性,适合各种目标群体,给予个性化的项目,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要实现灵活可变,一般是以“家庭”为设计单位,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家庭内部的布局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如此自然提高住宅楼宇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7住宅的生态型
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7.1 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
3.7.2 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
3.7.3 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
3.7.4 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
人类生存离不开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绿丛。在住宅建筑中经常被忽视的原始地貌,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地形,表面特征,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绿色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和表面特征,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使居住者能尽情享受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结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的逐渐普及,以我国目前的建筑技术,建设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绿色住宅将带动建筑业的新一轮迅猛发展。此外,我国实现绿色建筑设计, 除了做好本国的事业外, 还特别强调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对世界人民的影响,虽然我国还不是发达国家,还没受到京都议定书的制约,但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用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在世界面前显示出大国的义务、大国的责任、大国的风范,在世人面前,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永放光芒。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2]李效军,陈翔等.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M].建筑学报,2000,5.
[3]刘楚磊. 探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