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艳红
在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有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迎难而上,屡建奇功,先后获得公安部边防局基层先进单位、自治区青年文明号、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张文霞,作为二连边检站执勤业务二科政治教导员,正是这列高歌向前列车上的强劲“车头”。
“火眼金睛”守国门
张文霞是大家公认的业务型科领导。检查员在查验证件过程中只要碰到业务问题,都愿意请教她这本“活字典”。从边检工作规范到推出的新措施,从国内新业务到国外有关新规定,从各国护照证件到各类防伪知识,她都了如指掌。她常说:“边防检查业务知识复杂繁多,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发展加强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每当遇到新的业务问题,张文霞都会及时记下来,十几年的一线工作让她收获了整整20多本笔记。
在一次执勤中,张文霞发现在候检大厅的众多旅客中,有一名旅客神色比较慌张,不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张文霞敏感地察觉到情况不对,便将这名旅客带到询问室进一步检查。经过查证,这是一名多年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同事们好奇地向她请教,张文霞说:“也许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吧,从旅客的眼神举止就能发现破绽,关键在于用心总结、认真观察。”类似的案例张文霞做了许多次,人们都称她有一双“火眼金睛”,不管什么样的旅客、什么样的证件,只要经过她眼睛一看,便八九不离十了。
创新服务显真情
刚过十一长假,口岸又迎来新一轮出入境高峰,一线的执勤警力十分紧张。面对安保工作更加严格的标准,张文霞身先士卒,对全科进行思想动员,带领大家克服困难,确保口岸安全畅通:厅口复验没人,她去;二次验证人手不够,她上……同时,根据口岸管控压力较大的实际,她创新推出了“三查”查控法,即要求检查员在录入后快速自查,并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要求检查员在勤务间隙进行互相检查,避免可能出现的盲区;在勤务最后,张文霞亲自针对重点人员以及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查。“三查”制度推行以来,收效明显,并在边检站进行了推广。
张文霞坚持服务与把关并重,时刻不忘为旅客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她常说“一定要把提升服务贯穿到执勤的全过程,让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一次,由于对方口岸停电,只能暂时停止办理出境手续。眼看大厅里的旅客越积越多,为缓和旅客焦急等待的心情,她带领检查员一边送上矿泉水,一边为候检旅客耐心解释,看着她汗流浃背微笑服务,旅客们安静下来,恢复了秩序。张文霞总结归纳出“微笑服务、精细服务、特色服务、延伸服务”服务法,被口岸执法窗口统一宣传推广,得到出入境旅客一致好评。
“爱心使者”为群众
在检查员眼中,张文霞是讲原则、严要求的领导,也是讲感情、爱部下的好姐姐。而在驻地群众心中,她还是一名热心助人的好干部。
社区有位李大爷生活贫困,张文霞逢年过节总要去探望老人,每年冬天的取暖费、衣物等都是她帮老人解决。她还经常帮老人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邻居们都说:“李大爷有个好闺女啊!”除了李大爷,还有把张文霞称为边检妈妈的贫困儿童小鹏飞,有经过张文霞联系和资助交上养老保险的贾阿姨,还有残疾人乔大姐一家……
张文霞不但自己长期帮助几个贫困家庭,还带领全科人员共同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今年扶贫日,她带领科里党员,将家中的羽绒服、保暖裤等冬衣裤、毛毯棉被以及孩子的保暖衣服等御寒衣物捐出来分别送给困难群众,张文霞平时连一件新衣服也舍不得买,捐献的物品却最多。她说:“我们的工作离不开群众支持,我们要真心回报他们。”2013年,她被授予自治区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张文霞犹如边境线上的一抹彩霞,美丽又温馨。
(作者单位:二连浩特边检站)
(本栏编辑/周居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