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2014-12-25 18:2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包头市社工居民

为他人的幸福忙碌付出,由此,她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

她就是包头市昆都仑区昆工路街道办事处东友谊22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郭孝红。

今年46岁的郭孝红1997年从包头棉纺厂辞职,2000年应聘到昆都仑区东友谊22社区工作。她长期致力社区工作、人民调解以及心理咨询工作,2012年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为“中国最美社工”。

服务中赢得赞誉

2011年,正值包头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在治理社区环境卫生中,有一处3间小平房严重影响施工,郭孝红把这个“难啃的骨头”当成首要任务,反复到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又到住户家里做思想工作,经多次协商房主获得了补偿,3间小房最终被拆除。这期间,郭孝红的女儿要参加高考,一模二模考试时,因为工作太忙,她中午不能回家给女儿做饭,就让孩子煮方便面吃。后来郭孝红才知道女儿是饿着肚子去考试的。就在这一年郭孝红被评为包头市劳动模范。拿到奖章后,郭孝红感慨万千。

学习中提高自己

工作不知疲倦的郭孝红深深知道自己的“软肋”,那就是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服务能力还有欠缺。2005年,她自费报名上了内蒙古党校,就读于社区管理专业。3年之后,她拿到社区管理专业的毕业证。2009年,她所在的社区成为昆都仑区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2012年,她第三次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这个考试通过率很低,考前女儿鼓励她说:“妈妈,前两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就当是参加一模、二模考试,今年是三模,祝你成功。”女儿在呼和浩特市陪她考完了3门课程。或许是因为女儿纯真而幽默的话语激励了郭孝红,她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国家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怀揣这份来之不易的证书,郭孝红又投入了新的战斗,昆工路街道东友谊22社区建成了“一站三室一基地”(社会工作服务站、个案工作室、小组活动室、社工办公室和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拥有社工2人、助工5人、义工队伍9支。

创新中推进工作

“郭孝红工作室”是包头市唯一以居委会主任名字命名的社会组织。2013年,郭孝红和同事研究创建了畅通居民诉求渠道的“民意直通车”工作制度、“五色菜单”工作法,以及为居民解难事、办好事的“郭孝红工作室”。“民意直通车”针对社区现有的居民情况,重点覆盖老年人、青少年、残障人士等人群,在社区居委会开通“民意直通车”的“总站”,下设的五个站点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怡心、悦心、知心、缘心、惠心车站。每个站点覆盖600户居民,每站都由一个社区干部和一名党员志愿者负责,每栋楼还有一位热心居民当楼栋长,站点建立一年来,收集民意2000多条,解决大小问题700余件。“五色菜单”工作法将社区工作分为服务提升、助人自助、幸福家庭、文化惠民、关爱空巢老人5个项目,项目内容分别制作在绿、蓝、金、紫、红(寓意希望、梦想、收获、传承、党的关怀)牌匾上。

谈到郭孝红,老党员朱宗信树起大拇指:“能有这样的好主任,是我们社区居民的幸福。”

(包头市昆都仑区昆工路街道

党工委供稿)

(编辑/孙东尘)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头市社工居民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青春社工
社工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将在包头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