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德明
(1.苏州大学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2.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众多高校相继增设心理学专业或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建立心理学教研室和心理学实验室,以加强心理学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1]。而心理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建设好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对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鉴于此,结合苏州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验,探析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
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心理学实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科学支撑,因此心理学实验室也成为高校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除心理学专业师生需利用心理学实验室外,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师等都需在心理学实验室中进行部分科目的学习和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广泛,很多新型学科应用而生。例如在人脑功能的研究中,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互相交叉,产生了心理语言学。建设一个具备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综合功能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不仅可以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促进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交流,大大提升心理学教学单位的综合实力,可谓惠及学科多,服务面广。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软件、硬件配套和协调共建的过程,需要在实验课程教学设计、实验室建设、实验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上详细规划,将有限的经费、设备、场地与人员进行优化组合[3],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高质量、高要求的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苏州大学“以人为本”和“开放融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尊重个性、倡导多元、强化运用”为教学理念。
“尊重个性”是指尊重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给学生创造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发展方向选择实验课程和实验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以课题的形式组建研究小组,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倡导多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倡多学科相互融合,共同打造交叉型实验课程;二是鼓励学生(尤其是师范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涉猎相关学科的实验和实务技术,从而培养“通才型”教师后备军。中心提倡教师和学生进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教学和研究,发挥专长。例如在ERP实验课程中,将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方法、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和医学的脑神经知识相融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强化运用”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和就业做好准备。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心理健康周”、“大学生暑期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进社区”、“教师技能大赛”等。
苏州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双轨单行制教学体系,即专业实验课和公共实验课采用独立的教学体系和课表,但两者共享实验中心的设备和师资。在验证性为主的基本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师生进行应用型、创新性实验。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有13个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项目分为基础型实验、应用型实验、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见图1),其中基础型实验的比例占50%左右。在公共实验课方面,实验教学中心专门精心设计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等3门公共实验课,旨在帮助师范生尽快熟悉各种心理学理论与实验方法,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在专业课实验方面,根据心理学专业特点,开展了内容跨度较大的实验:偏文科的训练型项目有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偏工科的技术型项目有心理测评软件开发;偏理科的实验型项目有生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图1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构成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不同教学体系和层次,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式主要分以下3种。
(1)基础型实验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基础型实验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在尝试错误中学到新知识并获得能力的提升。
(2)应用型实验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4],应用型实验教学的目标是针对社会需求和未来职业情况,与社会生产实际相关联,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实验教学方式以团体实训、情景模拟、计算机模拟等为主。
(3)创新型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5-6],创新型实验教学的目标是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与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心不但组织学生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大学生挑战杯”和课外科技活动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师资队伍是高校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设一支热爱实验教学、教学理念先进、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与管理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知识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团队是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努力的目标。
中心制定了鼓励办法,动员、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水平教师以专职或兼职的方式参加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工作,提高中心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具体措施有:
(1)积极邀请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以兼职教师的方式加入实验中心,提高中心教学、科研能力;
(2)在实验教学中心内部,每月组织一次学术沙龙,邀请中心各学科实验教师和其他学院的专家交流实验教学、科研、仪器使用等方面的经验;
(3)整合中心资源,鼓励教师联合申报跨学科国家级教学、科研课题。在保障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对这些课题组优先安排实验仪器,学校还以1∶1的比例配套研究经费;
(4)鼓励教师在高水平期刊发表实验教学、科研论文,扩大实验中心的学术影响力;加强与全国高校心理学实验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验的专题研讨[7],争取参加和承办全国性交叉型实验教学学术大会。
高效的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若要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8],就需要实现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的创新,以适应现代实验教学管理的需要。
苏州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精神,实行学校、中心两级管理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学校负责实验教师的聘任、实验设备购置和实验环境建设审批、财务审核以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负责管理实验中心日常事务、制定详细的实验室使用制度、维护和保养实验仪器、协助实验教师组织实验教学、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验室实行人才流动、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
苏州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属校级建制,容易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中心打破了以往各学科重复购置实验教学设备、管理分散、利用率低的情况,在全校范围内统一调配与实验教学相关的各学科资源,并使学科之间全面互动,相互渗透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网络管理不受时空限制,其在现代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中心不断完善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丰富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和师生在线互动。
(1)建立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每个实验室均有网络端口,为实验教学中心运行和网络化管理提供硬件支持。中心的实验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2)在网络平台上公布中心的实验教学设备信息以及中心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服务方式等信息,可以进行实验预约,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3)加快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主要实验课程的网络课件和电子教案、仪器使用手册、设备操作方法视频资料、网站链接等,及时公布各门实验课程的教学计划、实验要求和考核方法。
(4)学生可以在网上提交、修改实验报告,开展专题讨论,发布课程疑难问题,对实验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师生间的教学互动。
(5)基于网络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是实验室开放与高效运作的重要支撑[9]。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10]。在苏州大学的网络管理系统中,师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使用心理学实验室,经过管理员审核后可以按预约时间刷卡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系统实时采集实验人员及时间等信息。
在学校设备处的统一管理下,苏州大学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内外开放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通过网络平台预约,各实验室均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具体做法是:(1)通过网络预约平台可以查看实验室、设备的预约情况,选择实验课和实验内容;(2)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进行张贴、明示,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仪器操作培训等;(3)实验教学采取师生互评、同行互评,每月举办实验教学沙龙,交流实验教学经验和体会。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教学系统,其建设和运行过程需要不断有经费投入。为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必须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11]。除了向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和运行经费外,还可通过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和为社会服务创收[12],维持实验中心的良性运转。只有合理的实验课程设置,科学配置软、硬件,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升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
)
[1]曾祥炎,黎文导.现代心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趋势[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155-157.
[2]周文彬,张雪琴.关于心理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分析与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86-189.
[3]孙纯学,白德成,高若宇.高校文科跨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183-186.
[4]周文富.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02-107.
[5]潘清,王磊,张伟,等.创新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31-33,40.
[6]蒙艳玫,秦钢年,卢福宁,等.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创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3-25,34.
[7]严由伟.新教师教育体制下本科心理学实验室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心理科学,2007(5):1237-1238,1236.
[8]李光提,李汝莘.发挥实验教学中心作用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77-79.
[9]张艳芬,刘中成,耿强,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80-183.
[10]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1-93,132.
[11]赵丽娜,徐占林,陆国志,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五个四”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34-135.
[12]吕建国,陈小异.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