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2014-12-24 05:33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滨湖共性新区

仲 勇

(安徽建筑大学科技处,安徽 合肥 230022)

0 引 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以产业转移为主题建设发展。滨湖新区作为合肥市新的城市中心,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滨湖新区的功能地位越显重要。2013年05月1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复同意合肥市滨湖新区核心区作为中美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低碳生态产业技术发展也是滨湖新区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共性技术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Gregory Tassey提出[1]。共性技术具有超前性、共享性、集成性、社会效益性等重要特征。在共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产业共性技术,对于政策措施决策、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企业技术储备有着重要作用[2]。因此开展滨湖新区在承接产业专业背景下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对于滨湖新区的建设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共性技术与创新体系

G Tassey与A.Granberg等国外学者对共性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的相应的技术模型[3-5]。我国对于共性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共性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图1和图2为CNKI数据库中对于共性技术的文献调研分析,从图中可知,共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在不同研究领域,在各自领域不断深入。

图1 文献交叉统计图

图2 文献分布调研

共性技术的扩散和吸收一直是近年来各类行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通过中国知网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很多科研院所在共性技术各应用层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在低碳生态产业领域基本没有涉及[6-8]。

如图3所示,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涉及面非常广,在微观,中观,宏观层次覆盖各个范围,彼此相互支撑与相互影响[9]。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如图4所示,该模型由三个层次构成:机构主体、产业主体、创新环境三个部分[10-12]。其中机构主体是其它创新主体要素间的联结;产业主体是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和创新载体;创新环境就是集群创新环境要素间的联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创新环境或通过不断完善机构主体,影响着产业主体、机构主体的相互联结方式[13]。

图3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

图4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2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建设发展规划现状

滨湖新区位于合肥市南部,南临巢湖,东隔南淝河与肥东县相望,距合肥市市中心约15公里,规划用地总面积196平方公里,合肥中美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区选择在滨湖新区核心区,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5万。

滨湖新区采用圈层发展的城市结构,新区大致划分为三个片区。北区:属于城市居住延伸区,规划策略以高铁站建设为契机,梳理交通、完善设施为主;中区:为城市产业的拓展区,以功能整合、新增配套设施为主要策略;南区: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区域,滨湖新区的主体。

规划秉承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塑造完善生态网络体系,建立滨湖新区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如图5所示。充分利用生态补水和中水回用,引皖西大别山水库优质水和巢湖深处水,并综合实施河道治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生态重建、监控调度,采取“五管齐下”的组合治水策略,构建“两片三带”的绿化网络。

通过研究滨湖新区的气候、资源、开发建设等特点,分析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配套政策和标准,制定适合滨湖新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的绿色建筑开发策略:

图5 滨湖新区生态城区指标体系

(1)研究滨湖新区的气候、生态资源状况等自然属性,以便于分析确定适应滨湖新区自然属性的绿色建筑技术;

(2)分析滨湖新区的规划和建设特点,以确定滨湖新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绿色建筑的开发范围和规模;

(3)研究合肥包括滨湖新区的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开发建设现状,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总结绿色建筑的开发经验与不足,为滨湖新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4)通过对滨湖新区自然属性、规划建设特点、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以及配套政策的分析研究,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为开发原则,首先制定滨湖新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绿色建筑的总体建设目标,进而为其制定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全过程的绿色建筑开发策略。

图6 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

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有经验,根据合肥及滨湖新区城市发展规划,贯彻绿色交通先进理念,从实际出发,全方位制定一个立体化的绿色交通体系,如图7所示。研究内容包括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打造绿色城市交通系统(公交+步行+自行车)、构建绿色道路体系、高效率交通管理(传统的交通组织技术+完善的交通设施+智能交通技术)、控制交通污染等方面。

图7 绿色交通专项规划

3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3.1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平台构建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可以依次划分为三个部分:低碳生态决策管理、低碳生态支撑平台、低碳生态创新主体等三个部分,如图7所示。决策管理层分为行政部门和技术管理部门。其中政府低碳生态建设主管部门、低碳生态科技主管部门和低碳生态产业相关部门共同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的需要提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任务,组织协调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并为低碳生态产业发展调配和筹集资金。区域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指导中心是管理部门,根据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任务和掌握的技术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计划和目标,确定具体机构执行研究任务,并在全过程中监督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落实完成情况。

3.2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作模式

从共性技术发展历程来看,共性技术的创新体系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其市场决定着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其中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只需负责引导和鼓励。另一种是实施技术追赶战略的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模仿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创新的共性技术研究,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共性技术研究发展主要依托与政府行政。在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二种模式中,因此,滨湖新区应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作模式。

图8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3.3 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形式

(1)建立区域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组织和机构。根据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作模式,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滨湖新区的低碳生态规划特色,建立以区域行政为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或者研究院,加强一般共性技术的研究,为滨湖新区低碳生态发展提供政策和技术需求。

(2)充分发挥区域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发作用。合肥市全国科技创新城市,拥有众多知名科研院所,滨湖新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应充分利用这些科研院所和学校的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承担共性技术研究课题,这对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以及共性技术成果的应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滨湖新区低碳生态技术的创新研究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组成以企业作为主体而组成的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联合体,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与应用。

4 结 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建设发展创造巨大机遇,以滨湖新区低碳生态发展为出发点,研究共性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承接产业背景下滨湖新区发展应注重以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指出滨湖新区低碳生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平台建设,及其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

1 栾春娟.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测度指标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2:11-16.

2 贺正楚,张蜜,陈一鸣,等.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路线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07:49-60.

3 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EB].国务院发展研 究 中 心 (http://www.drcnet.com.cn),2004.11.11.

4 Tassey,G.Underinvestment in public good technologies[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5(30):89-113.

5 邹 樵.共性技术扩散机理与政府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4.

6 吴 进.基于文本分析的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7 张 蜜.生物医药业共性技术产业化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3.

8 许端阳,徐 峰.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及选择方法研究——基于科技计划管理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0,04:73-79.

9 郭晓琳.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10 李纪珍,邓衢文.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的多重失灵[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7:5-10.

11 刘洪民.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3:59-66.

12 张聪群.基于集群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载体:官产学研联盟[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3:79-84.

13 陈 睿.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滨湖共性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滨湖选煤厂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技术研究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共性
小小书法家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南方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