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微
去石霜寺是为了跟自己打赌。
女友是个知性女子,公司高管,注册会计师,麻将高手。有一天告诉我,她笃信佛学,工作之余除了打牌和锻炼,其他时间都在读经书。我的感觉,第一是“深藏不露”,第二是“惊讶不已”。这样一个天天与数字打交道的人,实实在在活在“事实”里的人,她的精神,竟能如此水月镜花心念浮动?玄乎!怪物!我不信。再说,经书都枯涩,能比二五八吸引她?
偶然的机会,她邀我去石霜寺,说去赴一场灵魂浴佛的约会。我想好啊,倒要看看她怎么佛学高深,我赌她图嘴巴快活说着玩的。
石霜寺因山而名。石霜山,位于浏阳城南金刚乡境内,山峻水秀,溪水和鸣,触石喷霜。“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辟禅房”。史籍载:“法道盛时,石霜、道吾俱为选佛之场。”宰相裴休奉旨监建,“殿高九十尺,佛高七十尺”,曾经骑马关山门。御赐为“唐代国寺,仰食皇恩”,敕封“崇胜禅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有两宗发源于石霜寺:“有楚圆,住石霜崇胜寺行化,其下有慧南、方会,开黄龙、杨歧二派,合前五家,号为七宗。
千年古刹的背后,真有偌大的力量在繁衍。庆诸时候的古柏和银杏还在,沐于晨钟暮鼓,看尽沧海桑田。正是玉兰花开的季节,荷花玉兰枝头皎皎,与古柏和银杏对望而立。时空,就在这静谧与喧嚣中转换。檐黄树绿,花烈香幽。是一幅画,从远古走来,再走去。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林深。石霜寺的青灯,在唐僖宗的年代格外闪亮,皇帝的太子李震在此修行。僖宗钟受太子,想尽种种办法培养他,希望他将来能够好好继承帝业。然而,太子自幼就不吃荤腥,长大以后,无经世之意。中和初年九月十六日,被封为建王。885年,建王与父皇幸游蜀地,悄悄离队,远游他方,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知,他投奔到湖南霜华庆诸禅师。庆诸一见到他,就很诧异,说:“你乘愿力而来,才生在帝王之家,从红尘中脱身出来追随我,真是火中芙蓉啊!”于是剃度他出家,法名“普闻”。太子出家之事,详细记录在《盆溪李氏族谱》、《五灯会元》、《禅林僧宝传》等资料里。史书没有记载太子的生卒年份,封王应该在八九岁,出家就是十二三岁。小小年纪,为何如此作法?是父皇骄奢落败让他生怕,还是皇宫倾轧争斗使其心寒?不知是怎样的玄机,让如此锦衣玉食的小皇子心向林泉。女友说,六祖惠能慧根早植,二岁半能牵牛听经,看来佛性或许真的与生俱来也未知。
“太子桥”边,夏花葱郁,但新痕不掩旧迹,叶叶春归都从容。曾经某日,普闻禅师参礼石霜寺庆诸:“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邪?”石霜反问:“是实事邪?”普闻曰:“师意如何?”石霜道:“待案山点头,即向汝道。”普闻听之大悟。我等愚蛮俗人,不懂为何庆诸说“等到寺前的案山点头,我就告诉你”,普闻随即就开悟了。但那一风一景,印在岁月的画布中,时光流转,画痕依稀。
到底是可怜了僖宗李儇,12岁当上傀儡皇帝。风华正茂确是好玩的年龄,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游玩的营生他几乎无不精妙。打马球技艺更是高超,自己说如果设这项考试,朕只怕能中状元。李儇在位15年,遭遇宦官专权,黄巢起义,太子出家。几次出逃,在颠沛流离中离开人世,只活了短短27岁。
撰写此文时遍查史料,终于在《西方确指》里得到一个惊喜的答案。原来,僖宗长子李震,是觉明妙行菩萨化身!菩萨感恩阿弥陀佛授记,几次现身来到凡间宣说佛法,驱邪度人。行文至此,有肃然之感,有欣然之叹。我等凡俗,相不相信另说,但既是菩萨转世,也不可怜父亲失子,也不惋惜太子离家,欣然也。
大雄宝殿里恰逢一场祈福法会。梵音袅袅,眼眸澄澈,心境明净。世上最和煦的风,最温暖的情,最善良的心,原是都在这里的。烦扰去了,忧愁去了。恐惧和凶恶、喧嚣和纠结都远离。头上无量的光,笼罩着,温和而强大,现世与未在虚空融为一片,身体在太空里,自由自在,飘飘渺渺。我就是天空,天空就是我。化而为小溪,绕地球流淌,冲刷掉烦恼,冲刷掉尘灰。懵懂醒来,一个清亮的我,大而光明。
住持是个三十多岁的帅男人,淡定从容。或许接待来人多的缘故,住持能轻易知道香客信士们想了解什么。看我朋友饶有兴趣吧,他不厌其烦地历数石霜寺的显赫,不在炫耀,是想让我们知道本寺于禅宗的地位:石霜寺是佛教祖庭,禅宗道场。从曹溪的六祖惠能,历南岳、马祖、百丈、黄檗,一直到临济的义玄。义玄于石霜实在是影响深远的一祖。住持说义玄,自然格外多几句,尤其对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要点赞一二。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心即是佛。我听得懵里懵懂。女友窃笑。
大概是觉得我今天跟她来是被勉强了。女友便说了个苏东坡的故事逗乐。其实,看风景享清幽听故事,我受用着呢。
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苏东坡感到身心舒泰,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他一下,点头赞道:“像一樽佛。”佛印随口问:“你看我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说:“像一堆粪。”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告诉苏小妹:“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不以为然,说:“哥哥,今天输的其实是你。佛印禅师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如粪。”佛在心中坐,通体琉璃。
先祖殿里陈列着各祖有德禅师,庆诸为石霜开山祖。据说他当年的追随僧众达一千多人,其中近八百人一心参禅,长坐不卧,屹若株杌,称作“枯木禅”,名声远播。女友屏声静气恭敬虔诚,依次顶礼膜拜各禅师像。等她拜完,我笑她说“如如之体,内如木石”。女友大惊,以我于佛教的无知,却知有如此一说,实在不可思议!
我回个鬼眼,来前我是做了功课的,哼哼。于是拿那段著名的“公案”问她:老太太为什么把和尚赶走,还把茅庵烧掉呢?
和尚修了二十年,竟然没有识得人心道心,是假修行,不把他赶走,留着他干吗?
难道说有女人抱他,和尚动心才是对的?
有见闻觉知不等于有淫心喽。被父母拥抱,孩子不会产生淫心是吧?淫心不是从断除见闻觉知而去除,而是在于心正,在于性真。一个人被他人拥抱,却没有感觉,那不变成枯木顽石了吗?六祖惠能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而没说“断绝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佛性好比是镜子,淫欲好比镜子中的影像,一个人为了去除镜子中的影像,不要把镜子砸碎吧?
我还是不懂。
但相信女友真的读过经书的,真心学霸一枚啊!我输了。
在罗汉殿,出于好奇,抽了支签。住持亲自帮我解签,问求什么。我事先没想过,随口说妈妈正在病中,帮她问健康吧。签说“君家阴德合天意”,住持阅而大喜,说:“无恙,是上签。”我也知道这签合什么都会是好,住持佛前之人,心心向善,拣抚慰我的话说也未知。但我还是由此心情大悦,感念住持悲悯。
出得山门,群山掩翠,飞泉吐雾。这一刻,无烦忧无杂想,身心无比轻松。如石上霜华,简单透亮。住持一句吉祥话让我多日的纠结云散,难怪有人愿意信佛,因为它慈善,因为它温暖。原来近佛其实不是那么玄妙和虚无的事,女友也不再神秘莫测和不可思议。